情感障礙的家長,就是過不好每一天

來自群友的分享:

“懂得這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每一天。

嗯,是的,過不好每一天。情感障礙的家長,就是過不好每一天。

親愛的,讓我抱抱你。

孩子剛生病的時候,我是根本無法接受的。用詞是無法,代表抗拒的強烈程度。強烈到每天都要數次的哭泣消耗自己的能量。別笑我懦弱,也別說教。語言何其蒼白,有些苦,有些痛,語言是無法表達的。我能用鍵盤來表達這種情感之一二,可能也算是小小的進步吧。

親愛的,如果你痛苦、悲傷,請說出你的痛苦和悲傷吧。我們越是著急去擺脫,就越是被這種情緒所控制。大家一起討論,一起經歷,別認為誰做得比較好,其實都一樣。沒有一日成佛,沒有一步登天。我們都是天底下最深刻的雙面人。在孩子面前,我們歡歌笑語,彷彿一切都真的是那麼開心。我們當然希望這種偽裝的開心是真的。但這對我們真的很難,偽裝就是偽裝,孩子當然能識破,但是裝出來的歡歌笑語中,有我們的愛。我們有多難做到,我們就有多愛。凡是有愛的地方,就有真理,就有能量。而背過孩子,我們的情緒跟過山車似的,在我溫柔的笑容背後,有多少淚水哀愁。哭到胸悶,悲到天明。

親愛的,如果你焦慮、不安,請告訴我你的焦慮和不安。焦慮和不安,來自於我們對未來不確定因素的負面結果的貼現。看到別的孩子高高興興地上學,自己孩子門都不出,你說你不焦慮,你說你很平和?看到別的孩子事業有成,自己孩子謀生都難,你能說你無動於衷?毫無想法?看見別的孩子婚姻幸福美滿,我們又怎麼能放下對孩子幸福的憧憬呢?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能不上相的,又有幾人呢?焦慮著你的焦慮,不安著你的不安。

親愛的,不批判,不抗拒,嘗試接納我們的負面情緒。情緒是個巨大的能量場,擁有驚人的破壞力量。如果你去壓抑這種情感,就會是黑暗力量的累積,到一定程度,會吞噬我們的。而我們接納了這種痛苦、悲傷、焦慮和不安,不徒然的浪費力氣與這種負面能量抗爭和較量,往往就孕育著新的轉機。是的,黑暗情緒不就是要我們痛苦、悲傷、焦慮和不安嗎?好吧,我照做了,還能如何呢?其實,這是一種有覺知的苦,當我們感受到撕裂般的痛楚,燭骨般的疼痛時,我們不逃避,不抱怨,我們只是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經歷它。讓這個黑暗力量盡情地燃燒和爆發。不批判,不抗拒,這就是我們的態度。

親愛的,浴火後鳳凰會更有生命力。如果你累了、哭了、痛了、傷了,請讓我們抱抱你吧。我們就在這裡,傾聽關於你的一切。你所經歷的,正是我在經歷的;你所悲傷的,正是我在悲傷的,你所期望的,也正是我所期望的。

親愛的,讓我抱抱你。”

很感謝這位作者溫暖溫情的表達,感謝這位群友熱心地分享。我從中感受到了愛,所以也加入到了傳遞愛的隊伍中。

是的,這些被診斷為“情緒障礙”、脫離人生正軌的孩子們,背後大多站著同樣情緒障礙的家長們, “全家生病,孩子吃藥”。

而吃藥就能完全解決問題嗎?一位醫生說藥物只能解決疾病三分之一的問題。

是的,藥物能調整紊亂的神經遞質分泌水平,緩解症狀,它並不能解決孩子們的認知偏差問題。孩子是莊稼,家長是土壤,醫生和心理諮詢師是化肥農藥。家長不能無所作為、袖手旁觀,把自己和孩子的命運交由醫生和心理諮詢師負責,要勇敢地選擇對自己的人生幸福負責任吧。

家長成長的速度,決定孩子康復的速度。

這位作者的分享,寫出了天下所有心理疾病孩子的家長,多麼相似的心路歷程和痛苦掙扎過程,痛過苦過之後,自我總結的止疼藥:不批判,不抗拒,嘗試接納我們的負面情緒。

原來“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也同樣適用於家長的情緒管理,越抗拒越強烈,越不允許越強化,越逃避越緊追不捨。我們選擇不批判、不抗拒,勇敢接納,順其自然,安安靜靜地和負面情緒呆一會兒,而不是徒勞地和它對抗,用雞蛋碰石頭,用頭撞牆,那麼,負面情緒被看見了、被接納了、被允許表達了,它就安安靜靜地離開了。而不是卡在身體裡,鑄成我們的痛苦之身,日日夜夜不定時地傷害我們、折磨我們。

“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同樣適用於我們和孩子的相處。 “家長是大的,孩子是小的”,家長站在更高的位置,以無條件愛的心、包容的心、慈愛的心,微笑地看著孩子跳、鬧、耍賴,允許、接納。沒有家長施加的作用力,又哪來孩子的反作用力呢?沒有家長的壓迫,又哪來孩子的反抗?就讓孩子氣勢洶洶的報復、叛逆打在又溫暖又柔軟的棉花上吧。

家長勇敢地選擇撤出戰場,停止和孩子的權力爭奪戰,單方面無條件投降。那麼孩子就從攻擊和防禦的狀態迴歸和平的狀態,從危機四伏的叢林場景回到美好放鬆的花園場景。他寶貴的心力就會用在刀刃上,就會安安靜靜地思考: “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要過上什麼樣的日子?我應該做出什麼樣的努力?”

我女兒從前衝動消費的時候,每次總是和我陷入艱苦的拉鋸戰中,死纏爛打、苦苦哀求、憤怒控訴,犧牲掉很多本就匱乏的自尊心、自我價值感、親密關係,最後才可能讓不堪其擾的我無奈妥協。 “恨恨地給錢,恨恨地花錢,沒完沒了地要錢”,成了當時噩夢般的輪迴。而我也在太多次的失敗經歷中漸漸形成了習得性無助,對於未來可怕的後果深感絕望崩潰、束手無策。

經過學習成長後,我選擇了“能力範圍內痛快滿足,能力範圍外溫和拒絕”。新的應對方式給了女兒更多的理解、尊重、接納,更好地消解了她的叛逆心、攻擊、防禦,被愛和接納的女兒漸漸地擺脫了對外物的瘋狂抓取,迴歸了平和、理性消費。

《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說,受苦有兩種:

一種是無知的、無明的受苦,就是任隨潛意識的操控而受苦,同時在抱怨、抗拒那份痛苦。這樣的受苦不能讓你成長。

另外一種受苦是有覺知的受苦,當你感覺到撕裂般的痛楚、好像要爆炸似的憤怒,你不逃避、不抱怨,你全然地去經歷它。讓這個壓抑、隱藏多年的能量爆發出來,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態度,在全然的愛和接納中去經歷它。這樣的受苦,是你走出人生模式、茁壯成長的契機。

親愛的你,你正在受苦嗎?你正受著無知無明的苦?還是有覺知的苦?你準備把受的苦轉化財富還是隻是經歷?或是任憑自己越來越痛苦?誰痛誰改變!你做好學習成長改變,讓餘生不那麼痛不那麼苦,越來越甜、越來越好的準備了嗎?

人生即選擇,選擇即命運!

歡迎你加入“渡過”家長學堂,和我成為同班同學,抱團取暖,互相鼓勵和幫助,一起學習,一起自我療愈和成長, “我們就在這裡,傾聽關於你的一切。你所經歷的,正是我在經歷的;你所悲傷的,正是我在悲傷的,你所期望的,也正是我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