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這個話題也許有點傷感,但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外孫小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是傾注了一切,可是外孫長大了,卻離我們越來越遠,不是住房的距離,而是心的距離。

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因為我們家沒有兒子,所以女兒也就是我們一切的希望,外孫也就成了我們老兩口的一切。

女兒懷孕之後,她的公公婆婆並沒有盡到照顧兒媳婦的責任,表面上的語言還是非常的客氣,但行動跟不上。甚至以需要上班為理由,把這個責任推給了我和妻子。

畢竟是自己的女兒,我們還是很心疼,儘管還開著店鋪,但是寧願耽誤自己的時間,也想盡量把自己的女兒照顧好。

所以還在懷孕期間,我同妻子不遺餘力想盡一切辦法,照顧女兒和肚子裡面的寶寶,女兒想吃酸的甜的,半夜我們都要跑出去幫她買,特別是養胎的後兩個月,掃帚都不會讓女兒提一下,所以在我們的精心照顧下,女兒健健康康,身體漸胖。

就這樣大外孫出生了,因為付出了這麼多的精力和時間,所以最開心的是我們兩口子。她的公公婆婆當然也高興,只不過給了兩萬塊錢,便什麼也不管了。

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我妻子就在醫院裡面伺候女兒,我就在家裡面做好內勤,變著花樣做各種美食然後送到醫院去。

甚至在第一時間,外孫降臨的那一刻,我們早已準備好鮮花,親自送到了女兒的手上,看到女兒感動的目光,其實我兩口子也很欣慰。

出院了也是我兩口子去接的,一路上商量著女兒的吃的用的喝的,新鮮的鯽魚以及老母雞這是必備,希望給女兒多補充營養,當然也希望大外孫有奶喝。

接到家裡之後,給孩子起名字的事情我當仁不讓,親家公親家母做了甩手掌櫃,我裡裡外外的一頓忙乎,跑了很多個起名字的店,花了不少的錢,終於給我的大孫子起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名字,大家都很滿意。

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就這樣外孫滿月了,他爺爺奶奶也以看孫子的名義經常來到我家,可每次只要一來他們就都叫我大外孫,快叫爺爺奶奶,女兒和姑爺也跟著附合,我的臉上雖然歡笑著,但是感覺還是有點不舒服。

總覺得雖然是住在我的家,他們一家人反而更加親熱,幸好親家公親家母還算比較明事理,說有的人家把姥姥和姥爺也可以稱呼為爺爺奶奶,所以讓大外孫以後長大了也叫我爺爺奶奶。

我也有虛偽心,心裡感覺還是挺開心,所以為了爺爺奶奶的這聲稱呼,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外孫就在我們家一天天的長大,看著這漸漸調皮的外孫,我們兩口子打心眼裡都喜歡,只要孩子盯著某一個玩具,我們從來是不拒絕。

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成長路上給他買了各種各樣的玩具,從簡單到複雜的,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外孫一起玩。

給外孫買小床買學步車,然後買兒童腳踏車或者是兒童開的小汽車,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或者幾千,我們兩口子眉頭都沒有皺一個,只是希望外孫成長快樂,每一步都有我們兩口子的參與,所以還是感覺很幸福。

想吃什麼?只要是大外孫開心,無論是多高檔的水果我們也捨得買,哪怕是自己捨不得吃也要留給孩子,什麼肯德基麥當勞只要大外孫開心,我們兩口子省吃儉用也得讓他去。

大外孫一步一步地到了上學的年紀,從來沒有想過讓女兒給一點生活費,有時候還感謝女兒給了我們這樣的快樂,算得上是一切都為了大外孫。

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甚至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我們把大外孫送到最近的幼兒園,然後每天按時的接送按時的做飯,生怕孩子營養不良,所以也不放心全託。

到了晚上還有教大外孫學習,教大外孫認字背唐詩,教大外孫畫畫剪紙,還要陪著大外孫踢球或者是各種遊戲,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大外孫身上,也想給他學會一點的基礎,然後上學的時候爭取能名列前茅。

等到大外孫上小學了,這下我們就有一點留不住了,因為戶籍所在地,他只能在爺爺房子附近的學校上學,所以他爺爺奶奶把他接了回去,只是告訴我們可以經常去看大外孫。

大外孫到了他爺爺奶奶家之後,從開始的陌生到漸漸地熟悉,當然也不知道他的親爺爺來了用的什麼辦法,時間不長就非常的融洽。

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大外孫也會經常到我家裡來,嘴裡面動不動就是他的爺爺奶奶,而且說到這些話的時候眉飛色舞,小嘴巴巴地說個不停,這讓我的心裡面出了一絲嫉妒。

這可能就是血緣關係吧?儘管我兩口子的心裡面都有一種失落,但還是要笑著陪伴自己的大外孫。

那我們兩口子感到更不舒服的是,大外孫上到二年級之後,他居然知道了自己的姓是跟爸爸爺爺一樣,甚至從心裡面覺得我是一個假爺爺,他好像知道自己是誰家的根。

日子就這麼繼續,沒有大外孫在身邊的日子,總覺得是一份孤單。大外孫已經上小學四年級了,慢慢地長大了,就這麼幾年沒有帶在身邊,我們發現大外孫與我們越來越疏遠。

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以前叫爺爺奶奶,隨著大外孫一步一步的長大,到五年級的時候居然又換回了姥爺姥姥的稱呼,我甚至問過他,可他的回答居然讓我流淚:

小的時候叫爺爺奶奶是因為我不知道,我們老師教了,媽媽的爸爸的媽媽我應該叫姥爺姥姥。

此時無語,一聲長嘆!淚水順著臉頰而下,但還不能讓大外孫看見。

再也回不到從前的那種親近感了,時候的熱情再也不見了。那個時候一回家都撲到我們懷裡的感覺,現在再也沒有了,曾經的熱熱乎乎,現在彷彿多了一絲隔閡。

大外孫繼續上學,然後從初中升到了高中,與我們兩口子的來往漸漸少了一些,他總說自己的學習很忙,來看一下老爺姥姥彷彿成了一種例行公事,每次就是一兩個小時,說自己還有很多作業沒有做就回自己的家去了。

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現在大外孫已經上大學了,與我們這個姥爺姥姥聯絡越來越少,不僅很少來我們的家,甚至沒有女兒和姑爺的提醒,他的電話都不會打一個。

寫到這裡感悟還是挺深,想起小時候對大外孫的千般好萬般愛,甚至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時間,不過是剃頭挑子一頭熱。

是什麼原因促就這樣的感情變淡,其實我也不知道具體的原因,但我始終認為自己對於大外孫的愛從來沒有變過,也許終究是外姓,在大外孫的眼中,爺爺奶奶跟姥爺姥姥還是有所不同。

當然也許有這樣的原因,是不是爺爺奶奶灌輸了一些什麼樣的思想?或者是女兒和姑爺在中間給他們做了什麼樣的工作?這個我不得而知。

只是感覺心還是有一點寒,姥姥姥爺不管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孩子的心裡始終還是以爺爺奶奶為主。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去解釋這種原因,可能就是血濃於水吧!

現在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付出我們何須要什麼樣的回報,畢竟在大外孫的長過程中我們還是享受到了很多的快樂,只要他能夠健康的成長,也是我們老兩口的一種欣慰。

要說孩子為啥跟爺爺奶奶比較親,我想是因為同姓氏的原因以及社會的影響,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人話語的影響對他也很大,他會想到外公外婆跟自己不一個姓,而爺爺奶奶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再加上有一部分人的嗦使,從而漸漸的改變了孩子的認知。

外公外婆從小照看外孫,長大後外孫還是偏向爺爺奶奶:外公不服氣

其實只要孝順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他就會知道外公外婆跟爺爺奶奶一樣親,我們付出就別去求回報,多想一下孩子曾經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也就釋然了。

大家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媒體人週刊#​#頭條創作挑戰賽#​#歡迎光臨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