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五歲了,還不懂得分享嗎?

文/心理諮詢師九兒

“分享”這個話題,讓很多家長很困惑:

孩子的東西(尤其是玩具)該不該分享呢?如果不分享,孩子長大後會不會變成一個“自私”的人呢?如果孩子不分享,別人會不會對自己說三道四呢?

你都五歲了,還不懂得分享嗎?

◆01

我曾經見過媽媽和寶寶這樣的一段對話。

媽媽:“寶寶,把你剛買的的樂高拿出來給小朋友玩!”

寶寶:“媽媽,我不想讓小朋友玩!那是我的。”寶寶委屈巴巴地看著媽媽。

媽媽:“小朋友到家裡來,玩個玩具而已,你怎麼這麼小氣呢?”媽媽有些不高興了。

寶寶依然在爭取:“媽媽,我就是不想嘛!”

媽媽:“什麼你的我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小朋友又不拿走,快去吧!”媽媽溫怒。

你都五歲了,還不懂得分享嗎?

寶寶無奈,滿臉寫著不開心,非常不情願地拿出玩具。

02

相信這種場景很多人都見到過,甚至都親自做過。

下面圖片中提問的這位家長,文字中明顯帶著自己對孩子的評判:認為5歲的孩子都已經是大孩子了,應該懂得分享,否則自己就會很沒面子。尤其是在人多情況下,孩子的行為更加讓自己無地自容。

家長認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是自己管教不嚴,於是便會變著花樣要求孩子去分享。而孩子並沒有建立和環境信任關係,更加不願意分享,於是孩子在父母眼中就成了“摳門”的孩子。

你都五歲了,還不懂得分享嗎?

03

其實,能夠管理自己的物品並且參與決定,他人以怎樣的方式和什麼時候可以使用你的物品是非常重要的,這會讓你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孩子也一樣。

所屬權的清晰、可靠的體驗會為最終的分享鋪平道路,這是自我價值的資訊,可以去除對分享的恐懼。

一個孩子需要清楚地知道:“這是我的,我可以對它做我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想讓孩子懂得分享,是需要做一些鋪墊的。

比如,一個家長給孩子買玩具,TA希望這個孩子可以跟另一個孩子分享這個玩具,,如果孩子們沒有分享,父母會覺得很不安。

你都五歲了,還不懂得分享嗎?

如果說買的玩具是需要以分享的形式玩的,那麼家長應該在最開始就告訴孩子,而不是認為孩子就應該懂得分享,或者必須這麼做。

發生衝突的原因,常常是孩子的隱私和其所屬權沒有得到肯定。

分享是一個人決定讓另一個人進入TA的所屬物、TA的時間、TA的思想或者TA的空間,這是一個複雜的學習過程,需要花很長時間才可以掌握,人們只有在感到信任的時候才會與人分享。

而父母經常在孩子還不懂得如何分享的時候,就讓TA們去分享,並且為TA們沒有做好而責罰他們。

你都五歲了,還不懂得分享嗎?

這時候,孩子就會擔心,一旦玩具拿出來就再也回不來了。

在這樣的家庭中,我很少能夠看到成年人自己懂得成功地分享。

◆04

我們可以嘗試著這樣做:

在你希望孩子分享的時候,先問問孩子:“這是你的玩具,想不想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如果孩子願意分享,那便萬事大吉。

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問問孩子:“是現在不願意分享嗎?等你不想玩了可以讓小朋友玩嗎?”或者“你能不能和小朋友協商玩的時間?”。很多孩子對於玩具的新鮮感時間久了就過去了。

不管孩子是現在不願意分享還是一會再分享,父母都要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孩子所屬權和價值感的體現。

你都五歲了,還不懂得分享嗎?

這也是孩子長大成人之後,自信的基礎和重要來源。

孩子會習得父母日常的分享行為。如果父母日常很少分享,而一味地要求孩子分享,孩子內心就會產生疑惑:“我應該分享還是不分享呢?”,內心就會有衝突。再加上孩子對於玩具所屬權的需求,自然就會傾向於不分享。

如果父母因為孩子不願意分享而感到沒有面子,那就處理自己的情緒,看看自己是否把孩子看作了爭取面子的“工具”,從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面子靠自己掙,而不是看靠孩子。

你都五歲了,還不懂得分享嗎?

父母要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某一個習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學會分享也一樣。

寫在最後

在孩子成長的長河中,“分享”是一個很小的點,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這和父母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是否關注到孩子的需求、情緒和感受有很大關係。

尤其到了青春期,很多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根本就不懂自己,和父母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這是父母眼中的“逆反”,父母越來越看不懂孩子,殊不知這種“逆反”早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你都五歲了,還不懂得分享嗎?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