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外書內的人生感受

最近看了幾本北洋軍閥的傳記,這幾本書寫到袁世凱、段祺瑞、吳佩孚等人的時候,不是簡單用的那種臉譜法,而是用了他們一生或者當時時代的若干場景,去貫穿表現他們的出生、崛起和衰落,有的長些有的短些,放到民國北洋時代的亂世背景下去看,

比我們承平時代的感受少了很多同理感,多了很多戲劇感。

但這些人使用力、道、人、事的哲學和章法,卻也能給讀者一些特殊的啟發。很多資源成也在此,敗也在此,不能低估了事在人為的可能,也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能量。社會時勢和個人能力,可能在恍惚之間就已經發生了重大易位。

《悉達多》

是一本特別小的書,但是好像算國際上的暢銷書。這本書以悉達多的人生階段為線索,把他的人生歷練和感悟展示出來——在家、苦修、還俗、河修、開悟,七情六慾、生活百態,不同於一般的佛祖講說,這個更讓人有自然切身的連線感。可能有些虛擬成分吧,用這樣一本小書說一個大人物,有點驚豔。為配合這本書的閱讀,我還準備讀一本印度的譯著

《吉檀迦利》

書外書內的人生感受

《聖經》

是一本重讀的書,從四個篇章每日段讀:詩篇、箴言、約翰福音、哥林多全書,分別是大衛的詩篇、所羅門的語錄、約翰講述的耶穌故事、保羅對哥林多教會治理的教導。

《聖經》的耐讀性在於每天一小章節的閱讀和思考就夠豐富,如果配合適當切題的讚美詩就更好了

,在百度上找到這樣的讚美詩也不難,搜尋HILLSONG就有很多這一國際唱團的很多敬拜讚美詩歌,在網易音樂上也有不少帶有流行風格的讚美詩歌。

書外書內的人生感受

我正開始讀的是

《匈人王阿提拉》

,這一位是曾經讓羅馬時代的歐洲人提之色變的人物,如同後來的成吉思汗或者部分的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看這本書時,我本身帶著幾個疑問:強大的羅馬帝國何以為一個草原部落出生的民族拉垮?匈人是匈牙利人的祖先麼?匈人和中原民族是怎麼樣的關係呢?環遊中歐的時候,就聽說不少關於匈人的傳說,在匈牙利聽到更多,也許這本書可以解解我的疑問。

帶著問題讀書,往往是加強讀書興趣和提高讀書效率的很重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