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智慧之談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俗語歷經幾千年的歲月依舊散發著亮眼的光彩。俗語最大的魅力在於通俗易懂,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俗語老話的身影,有些更是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老人言’。

俗語主要來源於古人對生活的概括,

而在很多俗語裡有這麼一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這段話不難看出它是關於‘餐飲文化’的老話。餐飲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們已經懂得了如何種植和養殖,同時也創造出了我國最早的飲食文化。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智慧之談

老人言

菜不擺三

生活中不管是家庭吃飯還是朋友聚會,餐桌上肯定是少不了幾道菜。我們都知道中國曆來被稱為‘禮儀之邦’,所以從古至今關於餐桌上的講究也是特別多,就拿坐次來說,

坐次講究‘面朝大門為尊’和‘尚左尊東’。

那麼菜的數量為什麼講究‘菜不擺三’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智慧之談

餐桌坐次

首先是‘三’的諧音與‘散’比較相似,我

們都知道生活中講究‘家庭和睦’與‘歡聚一堂’。另外則是雙數更受歡迎,而且生活中講究‘好事成雙’和“成雙成對”,

例如,生活中喜慶的事情很多人會選擇在雙數的日子。最後則是會讓客人覺得不夠重視,因為一般家庭來客人的時候,主人通常想要把拿手菜做個遍,雖然說不至於一桌菜,但是三盤菜多少略帶寒酸。而且這三盤菜很容易讓別人有不好的聯想,所以也就有了這句“菜不擺三”。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智慧之談

接待客人

筷不成五

“筷子不成五”這句話裡面的‘五’並不是筷子的數量,‘三長兩短’這個成語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太陌生,而它指的是筷子的長度長短不一。

我們都知道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對稱和規整,

比如,修建房屋講究左右對稱,整理家務講究整整齊齊。

所以接待客人的時候也是不太適合拿出三長兩短的筷子。餐桌上關於筷子的講究還有很多,比如,

吃飯的時候不可以把筷子插到米飯中,還有就是吃飯的時候也不可以用筷子稍打飯碗等等。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智慧之談

筷子

席不成六

‘席不成六’的含義指的是:一個桌子上不宜安排六個人,這是因為六個人為一桌會顯得不是很美觀。

就拿長方形桌子來說,假設兩個長邊坐四人兩個短邊坐兩人,那麼最後拼出來的圖案肯定不好看。

我們都知道老話常說“一桌別擺三盤菜,六人別坐烏龜席”。而‘烏龜’很多時候屬於貶義詞,所以也就有了這句“席不成六”。

當然了,圓桌子肯定就不會有那麼多講究了,這裡只是說長方形桌子的情況下。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智慧之談

烏龜席

其實餐桌的禮儀遠遠不止這些,例如,

吃飯的時候主客優先動筷,有人夾菜的時候不宜轉動桌上的轉盤等等,餐桌文化是我國重要的文化之一,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餐桌上的文化和禮儀一定要重視。畢竟老話常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智慧之談

餐桌文化

總結:對於這句“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個人感覺許多古代習俗雖然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了一種古老的規矩。但是這種較為中性的文化傳統卻是值得了解的,畢竟生活中少不了人情世故的往來。雖然有的人不會太重視,但是難免個別人比較在意。

這裡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因為他們可以用非常簡單的一句話表達出如此深刻的道理,當然了,這段話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這句老話你怎麼看呢?(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