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水域(海域)水色分界線

關於河口水域(海域)水色分界線的問題,主要是由於河口的渾濁帶造成的,內容雖然容易懂,但相關的理論卻較為複雜,在這裡簡單摘錄了一些內容,使讀者略知一二。

河口水域(海域)水色分界線

本課題研究生出海過程中拍攝

河口水域(海域)水色分界線

這麼漂亮的分界線,可能不是隨時存在,或因地理位置差異而不同。圖片來自網路。

河口水域(海域)水色分界線

河口的渾濁帶,和赤潮的顏色還是有點差別的(2022年10月發生在萊州灣海域)

河口最大渾濁帶(turbidity maximum zone, TMZ)是泥沙含量穩定高於上游、下游且在一定範圍內呈現規律遷移的渾濁水體。河口渾濁帶最早由法國學者Glangeaud[5]在吉倫特河口發現並定義這一概念,至今80多年間,一直被國內外研究人員重視。

河口最大渾濁帶形成發育機制複雜,多數研究表明最大渾濁帶形成發育的主要因素包括河口餘環流、潮汐作用、泥沙沉降和起動滯後效應、鹽淡水混合作用、絮凝作用、高濃度懸浮體的懸浮作用和泥沙再懸浮(如下圖)。

河口水域(海域)水色分界線

不同型別河口最大渾濁帶形成發育機制示意圖。(王重洋等,2020)

(a) 弱混合型河口; (b) 緩混合型河口; (c) 強混合型河口

流域來沙和海域來沙是最大渾濁帶泥沙的主要來源, 取決於區域自然地理地貌環境, 同時也決定了不同河口最大渾濁帶泥沙組成成分的多樣化和粒徑特徵的差異。

我國三大流域長江、黃河和珠江口最大渾濁帶主要為流域徑流攜沙入海, 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發育形成。

閩浙地區海域泥沙在洋流和漲潮流的作用下可直達潮流界,錢塘江河口最大渾濁帶泥沙部分來自長江口。

鴨綠江、甌江河口最大渾濁帶泥沙的主要來源是泥沙再懸浮。

本文內容主要引自:王重洋, 周成虎, 陳水森, 等。 河口最大渾濁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科學通報, 2020, 65: 1–15

連結: https://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doi/10。1360/TB-2020-0938?slug=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