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安徽蚌埠市雙墩村的北邊有一個墳場,不知何時起,這裡散落著許多陶碗碎片,當地鄉間一直有傳言說,這些碗是被孤魂野鬼砸破的,活人千萬碰不得,人們途經這裡時,往往還會放鞭炮壯膽。

直到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一群不信邪的人來到墳場上,他們砍藤蔓、割野草,漸漸地,一個被掩藏了數千的秘密開始顯露在世人面前……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這群不信邪的人是考古人員,他們在一次文物普查中,發現墳場之下有一座距今

7000多年

的史前人類遺址,而這些散落的碎陶片,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很快,考古人員注意到,這裡的陶片與別處的比起來,尤為特別。

特別在哪裡呢?

其一,它們被故意砸碎,並集中掩埋的

。僅僅600多平米的面積中,就出土了20多萬份碎陶片,層層疊疊,而附近並無墓葬,也不見遺骸,因此,這裡應該只是一個集中掩埋碎碗的地方。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一個陶碗,放在今天,並不值幾文錢,砸就砸了,但放在7000年前,卻是一項重要的資產,什麼樣的原因,會讓雙墩先民做出自砸飯碗的舉動呢?

其二,許多碎陶碗的底部都刻著一些奇特的符號

。有的是幾道豎線加一個圓圈,有的是一根樹枝、一片花瓣或一間房屋,有的則是一頭野豬、一頭鹿或幾條魚,內容非常豐富,看上去並非隨手塗鴉,應該具有某種涵義。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那麼,該如何解讀它們呢?

經過拼對,一個現代湯碗大小的陶碗呈現在大家的眼前,陶碗內壁似乎還有一些食物殘留,考古人員立刻進行了取樣分析,結果顯示,它們是一些

人工種植的水稻微粒

緊接著,考古人員對遺址中不同區塊的土壤進行了取樣檢測,很快,就從中發現了不少魚刺和獸骨,涉及到的動物種類達幾十種,可見雙墩人食譜之豐富。

更令人驚喜的是,土壤裡面果然提取到了炭化的稻種!

由此可以肯定,

7000年前的雙墩人,已經掌握了稻種技術

。農業與氣候密不可分,懂得了耕作,就意味著認知了天象,有了時空的概念。

一名考古人員突然想起之前發掘出的一個陶碗底,其底部刻劃了一個橫豎線組成的方格圖形,這是否與天空星象有關?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此外還有一些碗底,也出現了橫豎線交叉的圖形,數量從“一橫一豎”到“五橫五豎”不等,比雙墩文化晚了3000多年的殷墟甲骨中,也出現了“十字”,經專家解讀,它表示的是方向,即東、南、西、北、中。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雙墩刻符(左)與甲骨文中的“十”(右)

古人認為,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雙墩碗底的方格十字,是否表明,類似的宇宙觀早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一個“十”字表方向,多個“十”字交疊在一起就成了方如棋局的大地!

考古人員還發現,有的碗底刻畫的是一個方框,如果將它和碗底的圓形邊緣結合在一起看,赫然是一個“外為圓,內為方”的組合,難道這是“天圓地方”概念的體現?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疑似“天圓地方”刻符

兩個“十”字之上再加一個“圓”,又代表什麼呢?

有人認為,這可能是雙墩人對太陽執行與方位的一種表達:正“十”字代表“東西南北”,翻轉45°的“十”字則表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加上中間的太陽,就能組成一個十分完整的四方四維宇宙影象。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還有一個碗底,刻畫的是一左一右的雙頭豬圖形,比雙墩晚了2000多年的紅山遺址,也出土了不少雙頭豬造型的玉器,比雙墩晚了5000年的漢墓天象壁畫中,雙頭豬影象同樣頻頻出現,其所在方位正好對應了北斗七星,這是否意味著,7000年前雙墩人在碗地刻下的雙頭豬,代表的就是天上的北斗?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雙墩“雙頭豬”(上)與漢墓中的“雙頭豬”(下)

史前文化中常見的“六角星”、“同心圓”符號,同樣也出現在了雙墩人的碗底,它們都與天象、宇宙相關。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相同的文化理念,在數千年裡,一脈相承,只不過,雙墩人的感悟,比其他人更早、更久遠。

考古人員發現,凡是刻有符號的碗底,直徑都在8釐米左右,顯然,對於這些符號的載體,雙墩人是經過認真篩選和規劃的。那麼,他們為何要把這些符號刻在碗底呢?

有學者指出,倒扣過來的碗,如同圓形的天空,因此,碗底就成了記錄雙墩人對自然宇宙感悟的最佳載體。如今,經勘探出的碎碗陶片堆積層,厚度超過了1米,可以想象,7000年前的雙墩,每逢重要集會或祭祀節日,成百上千的雙墩人就會積聚在這裡,自砸飯碗,藉助碗底,溝通天地、祭祀鬼神。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幹欄式建築

除了天空與大地,雙墩人還將他們的生活記錄在了碗底,從捕魚的工具到幹欄式建築的房屋從三角形的山峰到條紋形的魚兒,透過解讀它們,雙墩人織網捕魚、養蠶種植、飼養家畜、建房造屋、記事計數,乃至仰望宇宙、俯察地理的史前生活,一一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由此也能看出,7000年前的雙墩,在原始經濟、文化、宗教、天文、藝術等方面,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端。

更重要的是,一些符號,與甲骨文幾乎一致。也就是說,眼前的這些刻劃符,不但具有表意和記錄的功能,還帶有原始文字的特徵,它們與3000多年後的甲骨文,存在著緊密的聯絡。

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在7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雙墩刻符與甲骨文對比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雙墩的碗底刻劃符,已具備了原始文字的功能,它們應該被視為漢字的最早源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