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根據紀實實驗,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延遲滿足: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設計了一個著名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這個實驗是在斯坦福大學校園裡的一間幼兒園開始的。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呆在一個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裡,桌子上的托盤裡有這些兒童愛吃的東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餅乾棒。

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還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他們還可以按響桌子上的鈴,研究人員聽到鈴聲會馬上返回。 對這些孩子們來說,實驗的過程頗為難熬。

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有的孩子為了不去看那誘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轉身體,還有一些孩子開始做一些小動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辮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結果,大多數的孩子堅持不到三分鐘就放棄了。“一些孩子甚至沒有按鈴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則盯著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鐘後按了鈴”。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了自己對棉花糖的慾望,他們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兌現了獎勵,差不多有15分鐘的時間。

研究人員在這些孩子青春期時再次跟蹤調查,發現當年“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孩子,也就是忍耐力、剋制力更強的,得到獎勵的孩子,表現更加出色。高考的成績也更加出色。當年的參加者到中年時又接受了,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儀為他們的腦部進行掃描,發現延遲滿足能力強的人,前額葉皮層區更加發達和活躍。這些人在生活和事業上也的確更加成功。

(據資料顯示,這個實驗還在進行中……)

由此而知,人們從這個實驗中得到了一個“偉大”的發現,如果孩子在四五歲時發展出延遲滿足的能力,那他的以後“成功”的可能更大,“成就”也可能更高。

我覺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推崇“延遲滿足”的根源吧!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這樣高大上的標籤,外加實驗結果加持,很容易讓人信服並奉為真理吧!

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呢?

是因為我們錯位了,主導人是被試,也就是小朋友才是決策者。

也就是棉花糖什麼時間吃由小朋友自己決定,他第一時間吃,可以。三分鐘後吃,可以。到時間吃,也可以。研究人員不會干涉,也不會評判,早吃不好,晚吃的鼓勵。

只是早吃的小朋友,只有一份,等待結束的小朋友,會有額外加的一份獎勵。自然而然……

那我們是怎麼做的呢?

主導人或者說決策者由孩子轉為家長了。

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節目中伊能靜表示,也會心疼,但是不理她,一次之後,再也沒有犯過第二次。

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下次再來的時候,你記得嗎?上次哭了四個小時媽媽都沒給你買。這次你覺得會買嗎?

伊能靜說,這是堅持原則。

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又說,延遲滿足是好事,對以後得人生好。

真的是這樣嗎?

可以看的出,主體是大人。大人說不能買給你,你哭也不可以哦~這對你以後的人生好哦~

這不是“延遲滿足”,這是以愛之名的“控制”。

孩子是被迫“妥協”。

從上面的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自主“延遲滿足”者的腦成像圖,“前額葉”的發展更發達和活躍。

那“前額葉”是掌管什麼的呢?

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已知的前額葉功能包括:記憶、判斷、分析、思考、操作。

從腦前額葉的功能可以看出, 它對人的思維活動與行為表現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是與智力密切相關的重要腦區。

這才是關鍵點。

提高大腦前額葉的活躍,刺激神經元連結,才是真正的助力孩子。(這個話題有點大,我們回頭再聊。)

孩子哭四個小時,感受更多的是絕望吧!沒有希望她下次是不會再要了。但並不代表可以抹掉心裡的渴望,也有可能換一種方式來求認可。

有人會問,那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嗎?豈不是無法無天了?

心理學李雪老師回答過類似的問題↓

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李雪老師真的是太智慧了。

實事求是,自己捨不得花,就說明,不精神綁架孩子。

最要命的就是,一邊滿足孩子,一邊抱怨孩子想要的太多,不懂的體諒人,不懂事之類的。

李雪老師說,實事求是,這樣有遺憾,但沒有創傷。

之後伊能靜又做了解釋,真好呀!在育兒中,誰又能保證自己一定是正確的呢?沒有完美的人生,也沒有完美的媽媽。(包括我自己也是在摸爬滾打中前進)

伊能靜能去求證,去學習,這不就最好的媽媽嗎?

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延遲滿足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親愛的您覺得呢?

愛生活,愛自己,並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