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名人在這座城市皆匆匆過客

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原宜山縣、宜州市,一座2100多年曆史的古城,風景秀麗,交通便利,素有“小桂林”之稱。這座城市標籤很多,“劉三姐的故鄉、“一座會唱歌的城市”、“宜人之城”、“中國桑蠶之鄉”、“歷史文化名城”……

我遊歷過很多地方,卻很少遇到過這樣一座邊陲小城能與那麼多歷史名人聯絡起來。

傳說壯族女子劉三姐沿江而下,在宜州定居,成為遠近聞名的歌仙。今宜州區城北5公里處設劉三姐鎮,鎮內有景區劉三姐故居、劉三姐對歌臺、壯古佬風景區,城區有劉三姐噴泉廣場,區內保持著濃厚的山歌氛圍,來自各鄉鎮的歌手處處對歌,市民文化廣場有山歌週週演,每年區裡還舉辦劉三姐山歌文化藝術節。

近年來劉三姐的故鄉爭議頗多,各地都在爭這個金字招牌。但據考證,宜州確為劉三姐的故鄉。然而,品牌效應卻不是很明顯。很多年前有一部電影叫《劉三姐》在桂林拍的,桂林搞了個劉三姐大觀園,比宜州名頭還響亮,後來張藝謀還在桂林搞了個印象劉三姐,氣勢上更是壓過宜州一頭。柳州有個魚峰山,傳說是劉三姐騎著上天的鯉魚變的。

宋朝最後一位三元及第狀元馮京出生在這裡,宜州城區建有馮京公園。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號山谷道人)人生的最後一站就是宜州,先生於1105年5月24日客死此地。當地在原廣西軸承廠附近發現先生墓葬,當地將原廣西軸承廠門前大道命名為山谷路,路邊設立一所高中為山谷高中,會仙山景區內建有山谷祠,祠後安放先生衣冠冢。

徐霞客遊歷四方經過這裡,逗留一個月,《徐霞客遊記》有關宜州的記載41頁,共計2萬多字。宜州城區會仙山景區建有霞客亭。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徵戰廣西曾途徑宜州並駐留,會仙山上留有其閱兵臺、提壁詞,原宜山縣老縣委大院裡有其辦公場所遺址。

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曾客居宜州,今宜州城區建有中山公園,內有孫先生銅像兩尊、紀念塔一座,先生住過的八角樓至今還在,曾是宜山縣保育院舊址,當年筆者作為該院的學生在裡面上課。

近代著名軍事家蔣百里先生在宜州去世並葬於當地,後遷出。

抗戰時期浙江大學為避戰火在竺可楨校長的帶領下西遷,途徑宜州駐留一年零四個月,宜州城區內建有浙江大學西遷紀念廣場,廣場中央有竺可楨校長塑像,城北劉三姐故居附近曾是當年浙大臨時辦學點。至今宜州區與浙江大學保持著較緊密的校地共建關係,每年考入浙大的宜州生源較多。

這座不大的城市留下了無數歷史名人的足跡,無疑,這些歷史名人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數不清的文化遺存,這些文化遺存仍在為宜州區今天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然而,當有人問我:“宜州是否人傑地靈?”我笑而不語,不知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對於這座桂西北小城來說,靠得上的歷史文化名人的確很多,但他們都是匆匆過客。這片土地能讓無數賢士流連,卻不能留住賢士,或許,這才是宜州區乃至整個桂西北需要深思的問題之一。

20多年前,本人在廣西大學上學,學成從南寧回到宜州,感受到的是不一樣的氛圍。在南寧,書店人流攢動、門庭若市;在宜州,書店秋風寥寥、門可羅雀。在南寧,圖書館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在宜州,圖書館桌椅蒙塵、讀者稀稀。我記得當年宜州城區還有幾處報刊亭,如今這些報刊亭最後的倔強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無蹤,即便是機關單位訂閱的報刊,也常常無人翻閱,剛郵寄到單位,即被成捆成捆地送到廢舊站。

參加工作後,我發現,即便在機關單位,“讀書無用”的論調依然十分盛行。當時,作為極少數全日制本科畢業生,我常常被人罵成“書呆子”、“學生氣”,機關單位隊伍的整體觀念,仍以高官厚祿為榮、讀書深造為恥。甚至我利用業餘時間備戰司法考試,也成了他們口中的“好高騖遠”、“不務正業”。那幾年招進來的高學歷幹部職工,後來的境遇也不盡如人意,仕途都十分慘淡。

今年上半年,本人有幸參加河池市教育工作調研,對本地教育事業發展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無疑,河池市教育最大的難點在於優秀師資在不斷外流,優質生源在不斷輸出。優秀教師嚮往南寧、柳州、桂林等城市更豐厚的待遇,大批流向這些地方。而我們當地的生源,也向往外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大批大批地進入這些發達市的各個學校就讀。無論師生,都在想方設法逃離桂西北,這種惡性迴圈正在不斷地掏空著當地的文化和教育基礎。

育人的土壤不肥沃,僅有美景,足可引人,卻不可留人,也不可育人,桂西北這片土地可以引人駐足,卻難以產出賢士,更難留住賢士。這就是古往今來,桂西北名人過往甚多,卻皆為匆匆過客。因此,問我桂西北是否人傑地靈,作為當地人,我實在難以啟齒。

2019年,我曾到安徽省合肥市學習。期間參觀了合肥的名人館,才知道,這座城市曾經走出那麼多的歷史文化名人。包拯、李鴻章、張治中、衛立煌、李克農、楊振寧……。他們生在一個文化氛圍極其濃厚的地方、長在一個尊重知識、崇敬讀書人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裡,他們自幼眼界開闊,理想遠大,進而發奮努力,終成一代英豪。而在這樣的環境裡,同樣培養出無數的伯樂,他們慧眼識珠,為一匹匹千里馬提供堅實的發展平臺,不斷促進人才發展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或許,我們在反思自己的同時也該看看別人。改變這片土地,終歸還是要改變我們的大腦。我們尊重什麼,什麼就興旺,我們崇敬什麼,什麼就能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不要用“廟小妖風大”來束縛自己的手腳,也不要抱怨人才不濟和空談引進人才,真正讓裡裡外外都尊重知識、崇敬人才,做一些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實事,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