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

楓葉落,荻花幹,醉宿漁舟不覺寒。

唐朝著名詞人張志和的這首詩句,描繪了蓴羹的鮮美,雖然不如“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那樣名聞遐邇,但同樣出自他的作品《漁父歌》。這首詩寫於湖州,而且張志和的先祖恰恰是祖居長興房塘(注:今已難考“房塘”之地名究竟位於長興何地)的,當時長興古西湖的蓴菜名聞天下,所以該詩應當就是對長興西湖佳蓴的讚賞。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大㘰村)

北宋時左文質在《吳興統紀》中指出:“長興西湖出佳蓴,嘗貢。……此張翰所以思也。”古人視蓴羹為佳餚,猶以江南的蓴菜為佳,因此也就有了“蓴鱸之思”的典故,說的是西晉文學家張翰在司馬冏齊王府做幕僚時,為了避禍,當秋風起時,以思念家鄉蓴羹、鱸魚的美味為名辭官歸鄉的故事。其實,古西湖的歷史遠不及此,在古書中多有提及。

公元前6世紀,吳王闔閭的弟弟夫概來到長興,在今縣西南(約在高山嶺村、五峰村一帶)傍箬水之深、據戍山(即靈山)之險,築起一座狹而長的城池——長城,由此開啟了長興2500年的建城史。成書於晉代的《山墟名》雲:“昔吳王闔閭築吳城,使百姓輦土於此,浸而為湖,闔閭弟夫概因而創之。”又云:“(西湖)一名吳城湖。傍溉田三萬頃,有水門二十四所,引方山源注焉。”這段內容在劉宋朝文學家山謙之的《吳興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意指古西湖成於春秋時期的吳國。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三國時期,孫吳政權統治江東之地,平原隰溼之地得到開發,但其時西湖還在,還因一則神乎其神的傳說出現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孫皓傳》記載:“孫皓字元宗,權孫,和子也。一名彭祖,字皓宗。孫休立,封皓為烏程侯,遣就國。西湖民景養相皓當大貴,皓陰喜而不敢洩。”孫皓系孫權的孫子,當其叔孫休為王時,年僅16歲的他被封為烏程侯,當來到烏程縣任職經過長興西湖(其時長興尚屬於烏程縣)時,有一個叫景養的人告訴他有大貴之相,他雖然心裡很高興,但是因為父親孫和遇害不久而不敢向外人洩露,果不其然僅僅過了六年便繼位為吳國之王。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南北朝劉宋(420—479)初,曾經對西湖進行疏浚,灌溉農田3000頃,但其後逐漸湮塞。唐朝安史之亂後,北方士民南遷,江南人口增多,需要更多的耕地,西湖得到進一步的開發,成為重要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這在《舊唐書》《新唐書》《唐會要》和宋嘉泰《吳興志》中都有記載。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唐貞元年間(785—805),治水能臣於頔出任湖州刺史時,重新修復了西湖,並修築塘、堤和涵洞,和湖州東部平原的“頔塘”一起成為他的主要政績,載入了史冊。《舊唐書·於頔傳》雲:“出為湖州刺史。因行縣至長城方山,其下有水曰西湖,南朝疏鑿,溉田三千頃,久堙廢。頔命設堤塘以復之,歲獲粳稻蒲魚之利,人賴以濟。”《新唐書·於頔傳》雲:“出為湖州刺史。郡有湖陂,異時溉田三千頃,久淤廢。頔行縣,命修復堤閼,歲獲粳稻蒲魚無慮萬計。”因為此項工程造福了當地,百姓將這條塘堤稱之為“於公塘”,後來的另一位湖州刺史李詞專門立了一塊《於公碑》記述其事。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唐元和(806—820)中,湖州刺史範傳正會同長城縣令權達,又一次疏浚西湖;唐鹹通四年(863),湖州刺史源重和長城縣令潘虔再一次疏浚西湖。此事見於宋嘉泰《吳興志》中:“元和中,範傳正復令縣令權逢吉去塘內田及決堰,以復古跡;鹹通中,刺史源重重建,縣令潘虔重修(見《舊編》)”。由此可見,西湖這個地方還是比較容易淤塞的。

可惜的是,史書對西湖的記載止於唐代,宋代的《吳興志》及其後的《長興縣誌》關於古西湖的記載,敘述的都是唐代之前發生的事,很大可能就是古西湖區域在宋朝就已經滄海變桑田,因此考證古西湖的位置頗有難度。前人認為古西湖在林城大雲寺附近,是據清《長興縣誌》的記載:“清泉池,屬謝公區清泉鄉。池水清澈見底,久雨不溢,久旱不涸。古時可灌田千畝,唐湖州刺史於頔引方山水注西湖,方山水即此。”文中的清泉池如今尚存,在大雲寺北面的林城中學門口和校園內。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大雲寺 本人攝)

我認為清人的判斷有誤,無疑是將清泉池與方山水混淆了:一是大雲寺始建於南齊永明元年(483),固然古名“方山寺”,但距方山較遠,清泉池受方山之水幾無可能;二是大雲寺的地理位置,東西北三面多為丘陵山崗,形成大湖泊的可能性不大;三是以一泓清泉成為能灌溉農田三千頃的古西湖水源地,可能性不大,唯有山水才有可能。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張志和的詩,無疑寫於秋色正濃時,因此我們也選擇了深秋田野金黃、稻花飄香之時,踏上了考證古西湖、尋覓蓴菜鮮的行程。從古西湖承接方山來水,又據宋嘉泰《吳興志》“西湖在縣西南五里,週迴七十里”的記載,可見古西湖的區域很大,當在縣城西南方向的畫溪街道西側的平原㘰區。在北面方山山系諸座山山嶺、西邊方山崗丘陵岡地、南午山丘陵岡地的包夾之下,恰好有萬畝以上的水田,分別屬於姚家橋村、大㘰村、三新村、新莊村和白阜村的區域。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前渚東前橋)

在這片區域的南端,我們走訪了姚家橋村的前渚自然村和大㘰村的烏泥㘰,兩個地方相距不遠,但地形截然不同。“渚”的本義,是“水中小塊陸地”,比如無錫的“黿頭渚”,而前渚村就是這樣一塊海拔20來米左右的高地,其東、北、西三面即為地勢低窪的糧田,當地傳說就是趴在水邊的一隻“金烏龜”福地。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來到離前渚村不遠處的烏泥㘰(林城環橋午山崗南面),站在邱家灣自然村西面的施家父命橋上觀察地形,只見四周數條河流交叉縱橫交錯,屈曲盤繞,海拔高度不到10米(林城環橋),這兒的河流㘰堤完全不象長泗平原那樣的“兩㘰夾一河”的形態,而是“㘰一河—㘰—河一㘰”甚至“㘰一河—㘰—河一㘰—河一㘰”的“三㘰夾二河”和“四㘰夾三河”的形態,特別是從烏泥㘰—小石橋—施家父命橋—邱家灣村的古道就是河道當中的㘰堤,可以輕易得出這裡原本是湖泊的結論。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在這片區域的西端,我們沿著方山餘脈的方山崗北行,來到了界於丘陵和平原之間的張家橋村,察看了張家橋遺址和古祥符橋。張家橋遺址海拔25米左右,在張家橋自然村西的崗地上,是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坡地型聚落遺址,現今附近沒有水域,結合其他新石器遺址的古人擇高地臨水而居的習俗,顯然原本附近也是有水域的,只是如今湮廢了而已。張家橋自然村的東面就是平原㘰區,前伸的河道㘰堤中有座古祥符橋,遺憾的是隻能大致判斷此橋建於明代之前,無法確證具體始建年代。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祥符橋)

在這片區域的北面,就是海拔近600米的方山南麓,由東向西的葡萄岕、塔嶺、排旗嶺、金雞嶺、南周嶺、斯岕嶺綿亙數公里,將原白阜鄉分成八都岕山區與山外丘陵㘰區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又大致以白阜街—坍樹下—莊基墩村為界,將丘陵與平原㘰區分開。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白阜老街祥符橋)

老阜老街在白阜港的北端,《長興地名志》指出:“此鎮該是長興古西湖北岸的一個埠頭”;在白阜老街東北的坍樹下村興隆橋,海拔高度僅5—6米,《長興地名志》記:“坍樹下,古名灘熟村,據史料判斷,這裡是長興古西湖的西北灘”。除了對“西北灘”的方位有個別異議外,筆者完全同意該書的觀點。因為北面山區丘陵的山水傾洩而下,恰好有低窪之地承受,才是形成古西湖的天然地理環境。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莊基墩村 王雲峰攝)

在這片區域的東北端,我們考察了新莊村的莊基墩自然村,距白阜老街東北1。5公里,是四面均為水田的高地,筆者認為這裡才是古西湖的東北灘,而非白阜村的坍樹下自然村。莊基墩,其實由“獐麂登”諧音簡化而來,因為八都岕數十年前還是獐麂鹿兔經常出沒之地,故有此名。正因為這樣的地勢,莊基墩才形成為一個古村落,既便於墾殖,又可以在洪水來臨時避開水患。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長㘰)

在這片區域的東面,我們分別考察了新莊村的官莊㘰和大㘰村的大㘰。位於南陽自然村的官莊㘰上接長㘰,四周皆為河堤,㘰內水田面積有1200畝。而官莊㘰更長,㘰內水田面積約4800畝。在南陽村,我們參觀了清道光四年(1824)所建的兩墩三孔石樑橋——官莊橋,橫跨官莊㘰與潘德㘰之間的外港,儲存完好,測了一下地勢,海拔僅為6米,顯屬低窪之地。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官莊橋)

大㘰則是長㘰西面的一條㘰堤,因為比官莊㘰、長㘰、烏泥㘰更長,㘰區面積更多,故名。大㘰村委會所在的地方,其地勢是“㘰—河—地—河—㘰”的形狀,河面開闊,中間所夾的一塊平地上還保留了一座長興獨有的“㘰門廟”,如今闢建為“㘰文化館”,筆者在此不再贅述,有興趣者可前往參觀。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綜上考察,筆者以為我們所考察的區域,即以白阜港為中心的四周平原㘰區,即為古西湖所在。古西湖有個演變的過程,春秋時面積較大,這一區域可能都是湖灘遍佈的溼地湖泊;此後面積不斷縮小,故才會有劉宋和唐代不斷疏浚湖泊的記錄,唐朝已有築塘堤、設涵洞之舉,但仍有湖泊,並盛產蓴菜;延至宋代,長興進入到古代的第一次人口高峰時期(第二次為清朝乾道年間),人們不斷圍湖造田,縱橫交錯的㘰堤之分割,使得西湖不復存在,但還儲存著面積較大的水面。

走讀山水長興丨長興西湖:佳蓴難尋 芳蹤何處

最後要說明的是,筆者只是以史書資料為參考,結合初步的地形考察,結論還缺乏地質勘察及地形測繪的科學依據,專業的事情仍需要專業人士去完成。筆者此文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專業人士能夠早日揭開長興古西湖的謎底。同時,畫溪街道正在打造“畫裡慢鄉”農旅融合示範帶希望本文對歷史的挖掘能有所裨益。

注:本文圖片除註明外,多為潘志強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