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亭丨這個距今1.32萬年的人類遺址,為何考古界謂之“重大”?

觀瀾亭丨這個距今1.32萬年的人類遺址,為何考古界謂之“重大”?

□周學澤

1月8日,一條訊息在考古界“石破天驚”:新華社報道,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在淄博市臨淄區趙家徐姚村西,發現了一處距今大約1。32萬年左右的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人類遺址,出土了包括200餘件早期陶片製品在內的1000餘件早期人類遺物。

觀瀾亭丨這個距今1.32萬年的人類遺址,為何考古界謂之“重大”?

記者採訪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波和負責現場發掘的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趙益超,他們介紹的情況資訊量頗大。

考古遺址要明確年代與性質,趙家徐姚遺址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趙家徐姚遺址處於大約1。32萬年,正好是處於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這填補了山東史前考古學文化序列的空白,為相關研究提供了證據和線索。

二、趙家徐姚遺址出土了山東最早的陶器。出土的陶片質地均勻、器型規整,胎土摻雜著植物莖稈,屬於典型的夾炭陶工藝,再加上外壁磨光,口沿型別多樣,說明當時的製陶工藝已經相對成熟。

觀瀾亭丨這個距今1.32萬年的人類遺址,為何考古界謂之“重大”?

三、發現大規模火的痕跡。趙家徐姚遺址發現火的遺蹟分佈面積大約1平方公里,層面斷斷續續,有的地方很厚。

我們知道,除了這次趙家徐姚遺址,臨淄還有著名的後李遺址。後李遺址位於臨淄區齊陵街道後李官莊村西北約500米處,在淄河東岸一片呈半島狀外凸的二級臺地上,距今約8500~7500年,是山東地區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其時代延續之長,內涵之豐富,全國罕見。

新發現的趙家徐姚遺址和後李遺址有無傳承關係?趙益超表示:趙家徐姚遺址和後李遺址,是“兩撥人”還是“一撥人”,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在地理空間上,趙家徐姚遺址和後李遺址相距很近,只有4公里,兩處遺址能夠“一眼望穿”;而且,趙家徐姚遺址和後李遺址都處在淄河的沖積扇上——從趙家徐姚遺址發掘來看,當時的淄河還沒有下切,即沒有形成主河道。

趙家徐姚遺址和後李遺址的年代相距4000多年。在人類發展史上,4000多年是一個比較長的歷史時期,期間會有很多變數。而且,兩個遺址陶器的陶質、器型、製法也不一樣,因此,兩處遺址的聯絡還需要更多的工作來論證。

從大的範圍來看,山東魯中南山地丘陵及沂沭河流域形成一個密集的古人類活動中心。該範圍的“沂源猿人”是黃河中下游地區最早的古人類,周邊的新泰、沂水、蒙陰、臨淄等地,都發現了多處古人類和舊石器遺址。其中,新泰烏珠臺村化石,現存山東博物館,屬於智人,屬更新世晚期——距今126000年至10000年(±5000年),和臨淄趙家徐姚遺址年代相近;沂源扁扁洞人遺址距今約9000年-1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在趙家徐姚遺址年代之後,相差3000年左右。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波表示,

趙家徐姚遺址處於大約1.32萬年,正好是處於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在山東屬於首次發現,是重大考古發現。

趙家徐姚遺址面積很大,遺物豐富,從中可以研究古人類對火的管理、對森林資源的管理等等。在東北亞地區,古人類遺址多,而且在時間上具有一定連續性,可以透過遺址遺物,研究古人類行為方式,判斷其中是否具有某種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