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大結局背後的故事: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狂飆》大結局背後的故事: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作者:洞見·安娜貝蘇

伏久者,飛必高。

今天,電視劇《狂飆》迎來大結局。

《狂飆》大結局背後的故事: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戲裡安欣和高啟強這對死敵勝負已分,劇外觀眾還在熱火朝天地討論劇情和細節。

熱度最高的,非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莫屬。

從一個人畜無害的底層魚販,一步步成為隻手遮天、冷漠無情的黑惡勢力首領。

高啟強幾十年沉浮中的辛酸、糾葛、掙扎,被47歲的張頌文演繹得淋漓盡致。

《狂飆》大結局背後的故事: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熱搜上的讚譽之聲,快要溢位螢幕。

“張頌文演的魚販我能聞見魚腥味”“中國男演員演技天花板”“建議查查張頌文,不像演的”……

那些被觀眾稱讚的高質感表演,其實是張頌文用過往人生中那些難堪、冷遇和苦逼換來的。

從入行到爆火,這條路他孤獨地走過了20多年。

當往事成為故事,姍姍來遲的成功,終究回報了這一路的顛沛流離。

01

人生,從來不懼努力太遲。

23歲以前,張頌文的人生,與在塵世中掙扎的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從職高旅遊專業畢業後,他為了餬口,做過許多工作:服務員、空調安裝工、大排檔洗碗工,還當過5年導遊。

日子緩慢向前,波瀾不驚。

直到某天,旅行社一個女孩問他:“你的夢想是什麼?”

他想起自己一直喜歡的電影,沉思良久才緩緩說起:“我喜歡電影,想從事電影相關的工作,但那不可能……”

“怎麼不可能?張藝謀都是28歲才開始學電影”,女孩瞪大眼睛反駁道。

他心中一震。

當即便收拾行李,賣掉傢俱,斷了自己所有後路,去了北京。

兩年後,他拿到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入學通知。

生活中,我們聽過許多這樣的論調:

我喜歡藝術,但總騰不出來時間去學習;我熱愛表演,卻一直等不到合適的機會。

許多人在大好的年紀裡虛度著光陰,卻從沒試圖認真叩問自己的內心。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句話說:

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忙。

人生,從來不懼努力太遲。

當你行動起來就會發現,人生,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

《狂飆》大結局背後的故事: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02

優秀的人,都度過了一段無人問津的歲月。

莫泊桑說,生活不會如你想得那麼好,也不會如你想得那般糟。

但對張頌文來講,他的演藝生涯比想象中更糟糕。

到了電影學院他才發現,人與人的差別比人與鬼的差別都大。

同學中,有人相貌出眾,有人才藝俱佳,他卻連最基本的普通話都說不好。

每個人都在忙著經營自己,沒人有功夫搭理他。

他只得用最笨的方法——每天嘴裡含著小石頭去練習捲舌音。

好多次,嘴裡都磨出了血泡。

苦練一年多,他終於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了。

然而人才濟濟的電影學院,劇組來來往往,卻沒有任何機會光顧他。

他只得瘋狂跑劇組。

去了600多趟,被拒絕了600多次。

有一次,他被導演當作反面教材當眾羞辱:“個矮,大腦門兒,這種人做不了演員。”

在眾人的鬨笑聲中,他落荒而逃。

滿腔熱情,在現實面前被擊打得支離破碎。

無人問津的日子並不好過。

他沒戲可演,只能靠打零工繼續養活自己,每天等到傍晚去買打折的菜,囊中羞澀到連給父母發個紅包的錢都拿不出來。

或許每個優秀的人,都要獨自熬過一段艱難的時光。

郭德綱三闖北京,睡過櫥窗,吃過比黃連還苦的苦。

周星馳跑了大半生龍套,承受過“命比螻蟻賤”的奚落。

欲攀高峰,必忍其痛;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始終不服輸的人,上天不會讓你輸。

當你獨自嚥下苦澀,扛過心酸,就會發現所謂苦難,不過是化了妝的祝福。

《狂飆》大結局背後的故事: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03

所謂成功,不過是厚積薄發。

張頌文曾提出過五點演員的修養:

一、大量看影視作品,知道表演的好壞;

二、留意周圍的人,細緻入微地觀察。

三、多閱讀,提高劇本的理解能力;

四、接觸一切與藝術有關的事物,讓自己具備一定的美學鑑賞能力;

五、多獨處思考,表演就是提煉我們生活中所遭遇過的事情和思考過的事情。

詳細入微的技巧陳列,無非是數年他自身經驗的總結。

一夜成名不過是故事,日復一日打磨自己才是真實的日常。

張頌文對演戲極度較真。

第一次演戲時,他不過是個充當背景的“路人甲”。

拿著30元的群演費,普通人也就走了過場拿錢完事,唯獨他不肯。

他會認真詢問副導演:這個角色是誰?叫什麼名字?做什麼工作的?多大年紀?他什麼性格?他的父母是什麼教育背景?

他得到的回覆是,不拍你就走吧,別囉嗦。

他沒有灰心,依舊熱衷體驗生活,在片場為一個小角色追著導演不停問。

好在劉偉強與婁燁導演,都隔著遙遠的攝像機,看到了那個執著於為人物“建設靈魂”的人。

張頌文慢慢迎來他的演繹春天。

此後的許多年裡,這個堅持認為“小人物的情感也很重要”,努力把每一個配角都當主角演的男人,依舊保持著觀察生活的習慣。

他會向酒店的保潔大姐學習如何清潔玻璃,耐心研究為什麼賣菜阿姨裝菜前,必須要先甩一甩。

《狂飆》開機前幾天,每天早上四五點,張頌文就待在一家水產市場,看魚檔老闆們怎麼招呼顧客,怎麼賣魚。

也因此在表演時,他有了拿魚、洗手,擦手再與人握手這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

用他的話說,“過去的十多年小角色,成就了現在的我。”

《狂飆》大結局背後的故事: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伏久者,飛必高。

當初你堅持著一些什麼的時候,並不知道其中的意義所在。

當暗無天日的時光終於終結,你會發現當時的一切,都化作日後的養料。

若你初心不改一路“狂飈”下來,命運也會贈你光鮮與掌聲。

導演李安曾在一檔節目中說:“我是36歲才開張,屬於很晚熟的人。”

回望自己大半生的奮鬥歷程,他告誡年輕人:

“成長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抓住手裡的一切,竭盡全力往前衝。”

捱到知天命年紀才爆火的張頌文,恐怕對這段話再認同不過。

路要一步步走,字要一筆筆寫。

只要你沉住性子,耐住寂寞,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點個

贊吧

,你要相信,心之所向,萬水千山,終會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