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帽帽翅那麼長,真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裡面大有玄機!

眾所周知,宋代“官服”的標準搭配就是左右戴著長長“耳朵”的官帽。如果它的來歷,在網路上幾乎所有的回答都說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發明,是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議論朝政”。

這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趙匡胤登基以後,大臣們還沒習慣角色的轉換,尊卑無序。某天,心胸狹窄的趙匡胤見官員上朝交頭接耳,心生一計,下旨開發出一種特別的帽子,兩邊加兩根長長的翅子,專供官員上朝使用,防止他們相互咬耳朵說悄悄話。

宋朝官帽帽翅那麼長,真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裡面大有玄機!

這種說法流傳極廣,幾乎成為人盡皆知的“常識”,而且被演繹得繪聲繪色。

這聽起來讓人覺得很有道理。可在歷史上是真的如此嗎?實際上,這只是後人杜撰出來的一個故事。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探討這其中的真相吧!

宋朝官帽帽翅那麼長,真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裡面大有玄機!

“長耳朵”原來只是固定帽子的帶子,其實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這兩條帶子就已經逐漸誇張伸長,人們以其長、挺為美,經歷百年的逐漸變長過程,並不是趙匡胤看到大臣交頭接耳不爽突然發明出來的。

這種“官帽”從隋唐時的幞頭演變而來,宋代正式文獻中也依然直接稱為“幞頭”或“折上巾”。幞頭原來是一塊黑色的方形織物,有四個角,蓋在頭頂以後,兩角在後面打結下垂,兩角反折到頭頂上打結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

宋朝官帽帽翅那麼長,真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裡面大有玄機!

唐朝,帽子從軟榻榻的形態變為有骨感的硬殼狀。

主要是給帽子裡面加層襯,再在帽子外面塑形。

這樣一來,帽子可以直接戴頭上再繫帶子也麻煩多餘了。

所以人們就把前面的上面兩個角打個結系在腦後,把下面兩個角繫到帽子前面,打個蝴蝶結。

再在垂在腦後的兩個角,往裡面襯上絹或者鐵絲,撐起來的兩角像燕尾一樣下垂,或者像飄帶一樣拖在腦後。

而這兩個撐起來的角就是宋代帽的“長耳朵”前身。

這個時期的帽子樣式,已經十分接近宋代帽子了,唐太宗和唐玄宗就非常喜歡這樣的帽子。

宋朝官帽帽翅那麼長,真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裡面大有玄機!

腦後的兩個角飄來搖去,人們漸漸嫌它不夠莊重。

於是又朝著莊重感覺改進了這款帽子,把帽子的兩個長耳朵固定起來。

兩角漸漸的成為幞頭裝飾的重點,就出現了各種誇張造型的改造。

從初唐到晚唐300年間,兩角變得越來越長,並且加了骨架,凹成各種固定造型。

但到晚唐時,向左右伸長的平幞頭腳脫穎而出帶領了流行,成為一種常用的標準幞頭。

宋朝官帽帽翅那麼長,真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裡面大有玄機!

宋朝時期,一高一矮似的帽子從圓形變成了方正、有稜角的帽子,而且以黑色為主,其他顏色兼有之。幞頭後面的翅,不只有我們所見的兩根長翅。

根據宋朝史料記載,硬角,平角幞頭是從五代時期就有了。

比如宋魏了翁《古今考》裡說“ 五代至宋以幞頭為首飾,漆紗為之,橫長其帶 ”。

不僅如此,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說,幞頭從出現以來一直變換新的樣式,兩腳或彎曲向上、或兩闊腳、或短銳角,樣式有很多大家各取所好,唐代中後期發展為“展腳”,是北宋時期服裝的樣式:

幞頭,後周武帝為四腳,謂之折上巾。……唐武德初,置平頭小樣巾子……折上巾以餘帛折之而上系,今謂之幞頭小腳,其所垂兩腳稍屈而上,曰朝天巾。後又為兩闊腳,短而銳者,名牛耳幞頭,唐謂之軟裹。至中末以後,浸為展腳者,今所服是也。然則制度靡一,出於人之私好而已。

宋朝官帽帽翅那麼長,真是為了防止交頭接耳?裡面大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