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天資並不聰穎,卻能從憤青成為聖人,都是這個習慣的功勞

年輕時的曾國藩是個憤青,“自負本領甚大,每見人家不是”。30歲時突然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曾國藩立志學做聖人,他的方法就是寫日記,不過他的日記與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

曾國藩日記的篇幅都不長,每則都是幾十字或是一兩百字,寫的內容多是生活的白描,他的日記不光自己看,還讓別人看。他把日記抄錄數份,然後在朋友圈子裡傳閱。朋友們會在後邊加批註,談自己的感想,或批評,或鼓勵,就像現在粉絲們的跟帖一樣。

有一次,一位好友在曾國藩的日記後面批語道:你既然如此好學,就應該努力完善自己,摒棄一切應酬、瑣事等,專心一意自我提高,以求脫胎換骨。曾國藩看到後“為之悚然汗出”,然後感嘆說,不如此“安得此藥石之言”。

還有一次,他在日記中抱怨前輩加上級的駱秉章對他很冷淡,他的三弟評論說:“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難堪。”這讓他如醍醐灌頂,想起自己素來自負,對駱秉章彙報工作或說話總是不容置疑,於是一下子警醒過來。

日記是非常私密的東西,通常都會嚴加保密,曾國藩為什麼如此開放呢?

原來,他在日記中雖然能夠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但自己的缺點或是陋習改正起來卻非常困難,總是改了犯,犯了改,改了再犯。他曾在日記中立誓“夜不出門”,但還是經常“僕僕於道”。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二十五兩天,京城颳起大風,他仍然“無事出門”,回來深切自責“如此大風,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

這使曾國藩認識到,光靠自我反思、自我監督是不行的。於是他把日記公開,透過親人朋友的“跟帖”,點醒和提示自己,形成強大的外在監督力量。用他的話說就是:“勢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有所成。”

曾國藩天資並不聰慧,但卻成為“內聖外王”式的人物,成為清朝的“中興之臣”,與他注重自我修養,不斷完善自己是分不開的。而這種類似“微博”的日記就是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一個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真正強大的人,不是展現力量,而是放低自己,不斷從外界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