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親征高句麗,是李世民最後一次領兵出征,同時也是李世民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不同的是這次兵敗不但是李世民過早去世的原因之一,也讓後世發生了爭論。

一種觀點認為:這是李世民一生的轉折點,從開明的貞觀雄主,從此後變得窮兵黷武,其實跟楊廣沒啥區別了。顯然這種觀點,是反對李世民發動這場戰爭的。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另一種觀點與之相反:認為征討高句麗是必須要乾的事,不能以成敗論英雄,無論楊廣還是李世民,哪怕後面的李治,拋開成敗,都堪稱具有雄主素質!

其實此類爭論,在李世民決定征討高句麗時,身邊的重臣們也曾形成兩派,一派是以褚遂良為首的反對派,認為:大唐已事實上成為了霸主,李世民本人也被尊為“天可汗”,萬一兵敗給高句麗小國,會讓其他已經臣服的國家,產生“不臣之心”。且如今太子李治威望不夠,還有兩位親王蠢蠢欲動,萬一李世民親征真有個好歹,大唐內部也會不穩起來。所以堅決反對李世民親征,卻不反對派一大將領兵出征。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而另一派則以李靖、李勣等為首,認為早就看著高句麗不順眼了,佔著我們自古以來的國土,還耀武揚威的模樣,不揍服他影響更壞!至於李世民是否親征卻不太關注,即,親征了也是勝,不親征還是勝,但好久沒跟著老大一起出去打仗了,怪讓人懷念的……

從這兩派首領來看,顯然回到了老套路上,以褚遂良為首的文官反對,以李勣為首的武將支援!但這次卻有不同,因為褚遂良等反對的是李世民親征!並不反對征討高句麗。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所以,從史料來看,顯然當時的大唐上下是支援征討高句麗的,只不過把焦點集中在了李世民本人身上。可見後世的第一種觀點,認為李世民窮兵黷武,跟楊廣差不多,實在有點沒事找事的味道了。群臣一致認為應該征討,已經說明了問題。

面對朝廷上的這兩種意見,李世民思考再三後,毅然決定親征!理由很簡單,自己一去,哪怕啥也不幹,就能極大鼓舞士氣,加速勝利程序。但事實上李世民一廂情願了,因為他的親征,竟然是此次兵敗高句麗的最大原因……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二、遼城望月

公元645年,李世民兵進高句麗!但在出徵路上,卻突然給大漠北部實力最強悍的夷男可汗,送去一封書信,直白地說:汝能為寇,宜亟來!即:我天可汗李世民,要去揍高句麗了,你小子想趁機搞事就放馬過來,歡迎啊!

這封信嚇的夷男可汗冷汗直流,急忙回信謙卑表示:老大您這啥話,我是你的忠心小弟,老大這次去揍高句麗,有啥需要幫忙的不?要兵給兵,要錢給錢,只管開口。就這樣李世民一封書信,就震住了最具實力的夷男可汗。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果然後來在征討中,高句麗就派人約他一起動手,讓大唐兩線作戰,但夷男可汗死活不答應——這就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的威懾力。當年三月,李勣率軍巧渡遼河,兵鋒直指遼東城(今遼陽),李道宗趁敵兵混亂之機,也從南面渡過遼河,開始攻城拔寨,掃除外圍。而張亮則從海陸出發,進行夾擊!李世民率中路軍,隨後開赴遼河以西,遼東城就在眼前了!

遼東城,當年楊廣三次東征,都在這裡兵敗而歸,望城興嘆,如今李世民來了!這裡有四萬多敵軍,也是誓死一戰,想把李世民變成第二個楊廣。但李世民不是楊廣,他是千古一帝!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來到城下後,李世民就親臨前線,卻跳下戰馬,就跟著兵士一起背麻袋,扛石頭……這是要幹啥?當然是要填平護城河了!很快護城河被填平!李世民又趁風勢,火燒西南樓,遼東城裡一片混亂,唐軍發威一舉攻克遼東,把這座在東晉410年,被高句麗奪走的城池拿了回來——這是我們的地方,被搶走了兩百多年後,終於物歸原主!

在這裡,李世民寫下了首詩歌,名叫《遼城望月》,其中最後兩句是:駐蹕俯丸都,佇觀妖氛滅。後來康熙平定三番後,於公元1682年也曾來到遼陽,為紀念李世民當年的功績,和詩一首,其中最後一句是:曠然望九宵,妖氛盡殄滅!這等於是向李世民公開致敬!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遼東大捷後,李世民又攻克白巖城,大軍直逼安市城!但可惜在這裡遇到了頑強阻擊,隨著天氣轉寒,李世民知道自己無能無力,只得最終撤軍,但千古一帝就是千古一帝,在臨走前竟然賜個敵方守將“一百匹綢緞”,以獎賞敵方守將領忠於職守!

從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的戰績來看,其實在我等尋常百姓眼中,這應是場勝仗,尤其相比於楊廣來言。但李世民的目標卻是要掃滅高句麗,故而李世民認為,自己失敗了……返回路上,李世民一直都在反思,我準備的這麼充分,為何會敗呢?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三、李靖說了五個字

在李世民回到長安後依然不得其解:要大將有大將,比如李勣、李道宗、張亮,兵士更是出色,我也自認為指揮無誤,咋就敗了呢?終於李世民想起一人,這就是大唐戰神李靖!

在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前,李靖曾要求跟著出征,但李世民考慮到李靖年老了——其實主要是有些輕敵,所以沒有同意。如今李世民要聽聽李靖的意見,讓他幫著分析自己失敗原因。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顯然李靖雖身處長安,卻密切關注著對李世民親征,對整個程序等是瞭若指掌,所以面對愁眉不展的李世民的詢問時,李靖輕嘆一聲,只說了五個字:“此道宗所解!”即,這事李道宗曾經替萬歲您解決過,潛臺詞就是,你沒有聽從李道宗的正確意見!

李世民當時就愣了,急忙找來李道宗問怎麼回事,李道宗這才告訴李世民:我曾向萬歲提議,給我五千兵馬,我親自率隊,來千里奇襲高句麗的京城!但萬歲您沒有同意!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

李世民更傻了,有這事?於是拼命回想,終於想起來了,的確是有這麼一回事,李世民仰天長嘆:“當時匆匆,吾不憶也!”即,當時情況千頭萬緒,情況緊急,我竟然給忘了這事!痛定思痛後,李世民隨後對征討高句麗發生了轉變,第一條就是:我再也不親征了!理由是,雖能提高士氣等,但卻壓制住了手下將領的正確意見,使他們不能放開手腳!

第二個就是,放棄了一鼓作氣的想法,從攻堅戰改為消耗戰,比如令李勣多次出擊,反正大唐塊頭大,不怕消耗,你高句麗就不一樣了,就這麼折磨你,消耗你!也正是因為李世民改變策略,不斷消耗高句麗,這才有了唐高宗時期的巨大成功,一舉消滅高句麗,完成了李世民的遺願,同時也更是歷史的使命!

李世民問戰神李靖朕為啥會兵敗高句麗李靖回答了5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