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前期人才濟濟,後期人才就凋零,這種局面因何而起?

三國前期,尤其是三國鼎立之前,簡直是各種英雄冒頭的時代,謀士運籌可帷幄,武將熱血可決勝,而在三國鼎立之後,三國人才似乎凋零,基本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那麼,為何觀眾會有這種感覺呢?其實,這與《三國演義》有很大關係,羅貫中先生的這本書流傳很深遠,很多人對三國的印象基本都來自《三國演義》,而羅貫中在三國後期,沒費太多筆墨描寫,所以給人留下一種三國後期人才很弱的感覺。

為何三國前期人才濟濟,後期人才就凋零,這種局面因何而起?

其實,三國後期與前期相比,一點都不遜色,論戰爭精彩,有鄧艾破姜維戰役,二人搶地利奪天險,對戰機把握沒話說,論政治,東吳有孫權立儲,二宮質變,孫權憑皇家身份逼死陸遜、賜死朱據,開東吳政治博弈先河,論謀略,有司馬逐步瓦解曹魏江山之略,各種博弈都深入人心。

可見,三國後期湧現的人才也不在少數,其實,後期給人人才凋零的感覺,與時代也有一定關係,三國早期,天下初亂,各路諸侯都希望瓜天下利益,都卵足了勁爭雄,而謀士武將為了名垂青史,也彼此投奔諸侯,造成三國人才濟濟的局面。

為何三國前期人才濟濟,後期人才就凋零,這種局面因何而起?

而在三國後期,由於三國鼎立,能在三國中稱雄的只有曹魏、西蜀、東吳三個國家,而這三個國家偏安一方治理,可以說是治世之初,又由於三國相互供伐,也可以說是亂世之本。

為何三國前期人才濟濟,後期人才就凋零,這種局面因何而起?

此時的三國,早已脫離了個人魅力的時代,局面也上升到了國家層次,比如,在三國早期,除了著名戰役官渡與赤壁之戰外,小戰役也引人心絃,霸主曹操曾敗於濮陽、敗於宛城、敗於漢水,每次都被別人打的痛哭流涕,觀眾自然期待後續。

而東吳霸主孫權更是一敗合肥、二敗合肥、三敗合肥,彷彿合肥這關永遠是孫權過不去的檻,觀眾也期待這位霸主後續是否會依舊重複宿命,至於劉備,早期更是一無所有蹉跎半生,數次徘徊於諸侯又與他們鬥智鬥勇,這種打天下的經歷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

為何三國前期人才濟濟,後期人才就凋零,這種局面因何而起?

而在三國後期,個人魅力急速下降,層次由於上升到國家層次,個人很難有展示機會,你來攻打,我來防守,我來攻打,你來防守,打來打去又發現誰都無法戰勝對方,所幸就鳴金收兵,所有的人都學會靠謀略戰略影響戰局,再也不會因無家可歸做出拼命之舉。

為何三國前期人才濟濟,後期人才就凋零,這種局面因何而起?

三國前期,由於諸侯要分羹,各種冒險因素多隻有多,個人表現機會層出不窮,而在後期,所以諸侯都在考慮成本,考慮得失,再也不會腦子一熱就怒髮衝冠為江山,比如,在合肥之戰中,孫權領數萬人攻打合肥,卻被幾千人輕鬆鎮守,是孫權攻不下嗎?是孫權在考慮得失。

為何三國前期人才濟濟,後期人才就凋零,這種局面因何而起?

又比如,司馬懿追殺諸葛亮,兵臨城下,諸葛亮在城頭奏樂嚇退司馬懿,是司馬懿真的害怕嗎?其實,司馬懿也在考慮成本,考慮是否功高震主,就連劉備因舉國之力攻打吳國,也是因劉備因“仁德”起家,自然要以仁德買單。

為何三國前期人才濟濟,後期人才就凋零,這種局面因何而起?

前期一團黑,觀眾自然能記住自帶魅力的人,而在三國後期,個人表現度急速下降,彷彿一眼就能看到結局,觀眾自然會有三國後期很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