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被稱第一清官,兒子卻被扣上第一貪官的帽子,康熙:罪不可赦

古代父子同朝為官的不少,但因能力不同,所受到朝廷的賞識、重用也不盡相同。然而在清朝有這麼一對父子,他們卻走了截然相反的兩條路,父親成為了受人稱頌的第一清官;而兒子卻居然放著現成的榜樣不學,養成了第一貪官。就連皇帝都說“罪不可赦”,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父親被稱第一清官,兒子卻被扣上第一貪官的帽子,康熙:罪不可赦

我們先來看一下趙申喬,他還沒有當官的時候,父親就教育他要做到一個清官,必須要有一個“傲”字,然而他對這個字的理解,卻不是十分的準確,甚至因此還惹惱了皇帝。起先的時候,由於他為官清廉,為此康熙皇帝對他也是頗為重用,使得他的官場之路也是平步青雲。

父親被稱第一清官,兒子卻被扣上第一貪官的帽子,康熙:罪不可赦

有次地方上發生了災荒,他就把家裡的糧食,都拿出來賑濟災民。皇帝看到他做得這麼好,就覺得非常欣慰,為此還特意稱他為“天下第一清官”。然而他對此毫不在意,一根筋地認為這是自己幹得好,後來和皇帝的關係就越處越糟,在又一次發生災荒時,就徹底把皇帝給得罪了。

父親被稱第一清官,兒子卻被扣上第一貪官的帽子,康熙:罪不可赦

原來這次災荒的規模更大,遠不是趙申喬自己能夠解決的,按理說這個時候,他應該抓緊時間上奏皇帝。然而他卻不這麼認為,他看到洪水肆虐,就私自作主動了國庫裡的銀兩。雖然老百姓得到了拯救,但皇帝這邊可氣壞了,他認為這個官員,是慷皇家之慨,給他自己臉上貼金。

父親被稱第一清官,兒子卻被扣上第一貪官的帽子,康熙:罪不可赦

偏偏這個時候又有好多的老百姓,跑出來為這個官員求情,皇帝儘管窩著一肚子火,卻無法發作到他身上。由於他清廉得像一盆水那樣,皇帝在他身上找不到什麼破綻,於是就尋思著,能不能在他兒子身上找到突破口,因為他的兒子趙鳳詔也在朝裡做官!沒想到這個思路還真對了。

父親被稱第一清官,兒子卻被扣上第一貪官的帽子,康熙:罪不可赦

皇帝派人一查,趙鳳詔貪樁枉法那些事,就都被抖擻出來了,皇帝抓住這個機會,馬上給他的兒子扣了一個“天下第一貪官”的帽子,並且認為“罪不可赦”,很快就把他的兒子給處死了。其實當時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帝這是抓不到他的小辮子,拿他的兒子在出氣,當然他的兒子手腳不乾淨,也算是自作自受。

父親被稱第一清官,兒子卻被扣上第一貪官的帽子,康熙:罪不可赦

受到兒子的連累,趙申喬本人也被朝廷流放到邊疆,走到半路上就病死了,可以說是相當的慘。清廉為官一輩子的他,最終連家鄉都回不去。其實他至死也不明白,自己的“傲”字沒有用對地方,這才招來了如此大禍!

備註: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