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笛子|作者

樸素的樹|編輯

《吐槽大會》 |圖源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第五季《吐槽大會》收官了。

大張偉憑藉他的“音樂脫口秀”拿了冠軍。

決賽最後的PK中,他和王冕同臺合作,信誓旦旦地說:這一次我們絕對不唱歌。

下一秒,一人一把吉他開始彈起來:

你以為我們說不唱就不唱了嗎?

正當大家以為他們唱得很嗨的時候,突然又來一句:

其實我們的吉他是假彈的。

你以為假彈就夠過分了嗎?

其實我們甚至都是假唱的。

然後cue李菲兒怎麼看待假唱,再用黃曉明的“明言明語”回答: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全場炸裂。

大張偉的無厘頭吐槽有種神奇的魔力,每次聽著你心裡默唸:這什麼破梗?

嘴上笑個不停。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我一直把《吐槽大會》當作下飯綜藝看,能給疲憊生活裡帶來許多簡單的快樂。

這一季幾次大規模火出圈的吐槽,真是把我笑到肚子疼。

比如易立競的審問式吐槽,讓網友直呼“殺瘋了”。

她吐槽汪東城:

“你們曾經有兩個隊員來過吐槽大會,你們為什麼要分開來?是因為不合嗎?”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再到許知遠,被網友大讚是

“文化人降維打擊”

他吐槽拿他相貌開涮的張大大:

“審美的偏狹,是一種智力的缺陷。”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吐槽金星:

“她有一種把全世界的事,都變成家長裡短的能力。

即使魯迅上了她的節目,她也就是問問,在北平一個月掙多少錢呢?你的故居是租的還是買的?你跟閏土還聯絡嗎?”。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還有體育專場那期,前國腳范志毅吐槽楊鳴、周琦、郭艾倫:

“他們能差成什麼樣,能讓中國足球來拯救他們?”

“籃球,只拿一分不容易的。”

“在家門口都打成這樣,臉都不要了。”

連我這種對足球瞭解不多的人,都邊看邊笑出鵝叫。

這一期直接封神,引爆熱搜。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這些吐槽顛覆了觀眾以往對他們的認知,也圈了一大波粉。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會吐槽的人自帶一種巨大的吸引力和人格魅力,就像那句話說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可並不是每個人的吐槽都會讓人感到“舒服”。

那為什麼,有些人的吐槽是幽默惹人愛,有些人卻是冒犯惹人嫌呢?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會吐槽,是一種稀缺的能力

吐槽,是幽默的藝術。

關於幽默,西方有三種經典的幽默理論。

柏拉圖時代,人們認為幽默是源於人們對於他人的優越感,是對他人的缺陷和錯誤的嘲笑。

在精神分析領域,弗洛伊德認為,幽默是人們本能地釋放緊張感,或應付交際中困難或窘迫的情況的。

而康德和叔本華則認為,幽默的產生是由於人們出乎意料地發現,所期待的結果與所看到不一致。

簡單來說,幽默主要源於

優越感、意外感和緩解壓力。

就像易立競,前段時間被爆上臺吐槽時看提詞器讀稿,被網友狂噴:欺騙觀眾、太過分了、真會演……

事實上,有提詞器是業內通用的操作,即便是國外的脫口秀和喜劇類節目也如此。

在總決賽中,她先是吐槽節目決賽請了幾個明星嘉賓參加:

“這是《吐槽大會》最後的決賽,不應該由我們 4 個決賽選手拼個你死我活嗎?

為什麼還要請 6 個無關的人穿插其中呢?

就不怕我傷及無辜嗎?

你們不是已經知道,我“殺瘋了”嗎?”

然後直接 cue 提詞器事件:

你們以為提詞器是在提醒我怎麼吐他們嗎?

NO。

提詞器是在限制我,只能這麼吐他們。

接著,她吐槽“毒舌”樂評人丁太升,說很多人想看她採訪丁太升,她當場就開始“審問”:

“我可以不看提詞器直接罵你嗎?”

簡單幾句話,就化解了提詞器風波:提詞器有它存在的理由。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還有李菲兒。

前段時間,她因為在《浪姐2》和黃曉明同臺被推上風口浪尖,前塵往事再次被翻出。

baby深夜發文澄清,黃曉明也接著發博迴應,最後宣佈退出《浪姐2》。

網友們都在期待李菲兒迴應,但她一直沒有。

在《吐槽大會》上,節目組讓她和金莎battle,輸的人要發微博並@對方認輸。

她吐槽道:“何必呢?在座的哪一位不是個體面人呢?”

她叫金莎發微博也別@她。

“畢竟不是誰@我,我都會迴應的”

巧妙地迴應了風波,懂的都懂。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每一次的群體性吐槽,都是一次高強度的自我暴露。

你以為她們會對這些爭議事件避而不談,可她們偏偏把“傷口”撕開給你看。

這些吐槽既一針見血迴應了她們面對的輿論壓力,又讓觀眾感到意外驚喜:

哇,原來這些明星那麼真實,那麼敢說,了不起。

在這樣的自我暴露中,吐槽者得到了群體中的共鳴和理解,更惹人愛了。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為什麼有些吐槽是好笑,有些卻是冒犯?

作家紀伯倫說:

幽默感便是分寸感。

喜劇性的、高階的、有智慧的吐槽,必定是有界限感和分寸感的。

你別看《吐槽大會》好像每次都是火力全開,嘉賓哪裡痛就戳哪裡,又狠又準。

比如這一季,大張偉老被吐槽寫爛歌、說破梗、作品沒營養,閻鶴祥被吐槽被郭麒麟拋棄、王建國被吐槽老是說諧音梗、和李雪琴組的CP炒到爛……

但其實,《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這些喜劇類節目,是在特定情境中的集體吐槽。

在上場之前,節目組會和每一位嘉賓溝通確定可接受的心理舒適區範圍,不會讓明星在現場真的生氣,或覺得被侮辱。

也就是,

事先確定了可冒犯的邊界。

而嘉賓之外,那些看節目覺得不舒服、被冒犯的人,實際是過度地把自己代入被吐槽者的身份裡,才感受到了被攻擊的感覺。

另外,

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把人身攻擊當成幽默。

如果你的玩笑越過了對方的底線,那就不是幽默,而是惡意諷刺、無禮。

很傷人。

比如中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聽到的大人們的中國式逗娃:

“你爸媽有了弟弟,就不要你了!”

“你是爸媽撿來的。”

“你這麼醜這麼笨,一看就不是我親生的。”

大人們還喜歡拿孩子的糗事、缺點,一次又一次地在大眾面前開玩笑。

他們把攻擊、揭短當作幽默,要是把孩子逗哭了就說:

跟你開個玩笑而已,怎麼這麼較真?

殊不知,這些玩笑對孩子而言,是一把扎進心裡的刀,血淋淋地痛。

朋友間也是如此。

我中學時因為齙牙經常被一個男同學當眾吐槽是“齙牙妹‘’、“牙擦蘇”,每次聽到都很難受,但又不會反駁。

在那之前我對美沒有概念,也沒覺得自己的牙齒有什麼問題。

但自從那個男同學一次又一次笑嘻嘻地當眾吐槽我的牙齒,我開始變得自卑,笑不敢露齒。

而那個男生還自以為很幽默。

這不是開不起玩笑,而是不接受不懷好意的玩笑。

真正能引起共鳴的吐槽,一定是建立在善意的理解之上的。

老舍先生說:

人的才能不一樣,有的人會幽默,有的人不會,不會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強。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邊界。

所謂自我邊界,是指個人所創造的準則、規定或限度,並以此來分辨什麼是合理的、安全的,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是可以被允許的,以及當別人越過這些界限時該如何應對。這些邊界能夠保護你的自尊及對自己情緒的控制力。

所以,不想把吐槽變成冒犯和攻擊,找到合適的邊界尤為重要。

在你對一個人瞭解不夠深,不清楚對方的邊界時,最好不要輕易吐槽別人,不管是生理缺陷,還是失敗經歷,各類謠言。

這是對他人的寬容,更是對自己人格的尊重。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最高階的幽默方式,是適當的自嘲

自嘲,指的是說話者透過開玩笑的方式放低身段,或用謙遜的話語譴責、低估自己的行為。

在別人吐槽自己之前,先把自己給“吐”了。

人們為什麼要自嘲呢?

一是可以調節氣氛

尤其是在一些讓你覺得尷尬或有衝突的情境裡,透過幽默的迴應逗笑別人,可以調節氛圍,化解矛盾。

再者,自嘲也是一種高情商的自我保護。

因為在自嘲中,先主動貶低自己,就會降低別人對你的期待,從而產生出乎意料的反差。

而且研究者發現,如果在一個群體環境裡,人們覺察到一個人已經被嘲笑了,就會控制自己想嘲笑的慾望,不會再重複去嘲笑 Ta 。

也就是說,如果你先吐槽自己,就不用擔心再被別人吐槽,能夠贏得好感,增強人際關係,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援。

最重要的是,自嘲能讓我們接納自己,治癒自己。

馬思純在《吐槽大會》中大方談到:

“我有病。《脫口秀大會》和《吐槽大會》是治癒我的一個節目”。

她深受抑鬱症折磨。

因為吃藥的原因,現在很胖,上節目也被很多人說“怎麼胖成這樣了”。

可她不在乎了。她只要健康快樂。

每次她在臺上吐槽完,都會以一句話結束:

我是希望大家永遠健康快樂的馬思純。

《吐槽大會》第五季第一期播出後,她發了一支Vlog,說:

“你看,我又重新笑開花了。”

即便後來被淘汰了,她依然笑靨如花。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還有渾身是槽點的張大大,被全員嘉賓吐槽他討人厭、戲精、裝可憐、愛哭等。

沒想到他自嘲的時候更狠。

說自己犯賤 :

“人不犯我,我就犯賤 ”

說自己缺德:

“你們這輩子積的德,都不夠我一個人敗的”

說許知遠告訴他“人醜應該多讀書”,可他偏偏“醜人多作怪”。

還有那句經典的,

“如果我有罪,法律會制裁我,但如果我能留在《吐槽大會》,你們每個人都能制裁我!”

他淘汰後,還發微博為過去的自己道歉,說自己也想做個快樂有趣的人。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這一季節目下來,很多觀眾都被他的“自殺式吐槽”共情到,說他討厭的人少了,很多人發彈幕說“好心疼張大大”,“怎麼辦,我好像有點喜歡張大大了”。

自嘲的魅力,就是這麼神奇。

胖、矮、醜、黑、沒實力、膽子小等,這些槽點從別人嘴裡說出來,如果不是知己知彼的熟人,容易變成人身攻擊。

而當自己接納了這些,適當地把自己的小缺點、過去犯的錯自我暴露出來,其實是在告訴別人:

我願意向你展現有缺陷的、脆弱的、不完美的自己,你願意接受這樣的我嗎?

自己開心,旁人也覺得你樂觀幽默。

面對不完美的世界,不完美的自己,多多自嘲,人生會豁達許多。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如何更好地自嘲?

那麼,如何得體地“自嘲”呢?

“脫口秀女王”思文在她的書中提到三條建議。

a. 要真的吐槽自己的缺點,或窘境

只有說得真誠,這個自嘲才能夠成立。

千萬不要抱著假裝謙虛的想法,把自嘲作為一種手段,其實是想讓別人誇你。

b. 你自嘲的缺點和窘境應該是你能接受的

這一點很多人都會忽略掉。

要知道,自嘲雖然是一種自我貶低和放低身段,但事實上,只有足夠自信和接納了這些缺點、窘境的人,才能輕鬆自嘲。

一個人真正在意的東西,是沒辦法自嘲的。

如果你硬是要調侃自己在意的事,場面會變得非常尷尬,因為你不像是在開玩笑,而是在攻擊自己,會讓人覺得心疼,同時倍感壓力。

c. 當你處於高位的時候,適合自嘲

自信的人才能自嘲。

這裡說的高位,不一定指外在條件,而是優勢心理地位。

我們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個相對的心理位置,當你處於優勢心理地位的時候,就適合自嘲。

比如,兩個人談戀愛,一定有一方主動,一方被動,主動的那一方適當自嘲,能給兩個人的關係增添情趣。

相反,如果你在聊天時處於低位或劣勢的心理地位,就不要自嘲了,因為只會讓你的處境更加尷尬。

《吐槽大會》高能收官,這女人卻“殺瘋了”:會吐槽是種稀有能力

寫在最後

想起很多人都喜歡李誕的那句“人間不值得”,但我更喜歡的是前半句:

開心點啊,朋友們。

希望我們都能學會吐槽,用不作、不裝、不怕、不慌的態度笑對人生百態。

即便有一天被現實打趴下了,也願我們都能笑著趴下來歇一會。

歇一會兒而已,能怎麼樣呢?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