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人貪四項,一生白忙,四項指的是什麼,為啥不能貪?

俗語是一種文化,在口口相傳這個過程中,讓無數人明白了生活的真諦。老祖宗的經驗總結,有著很高的實用價值,在看似言簡意賅的話語中,還蘊含著先輩對後人的殷切希望。

從古籍中找尋處世之道,在歷史中感悟人生價值。《後漢書·楊秉傳》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

楊秉是東漢中期名臣,太尉楊震之子。此人自幼便開始鑽研苦學,學識令人羨慕。但一直很謙虛,也不願意拋頭露面,直到四十多歲時,才接受司空徵辟,歷任豫、荊、徐、兗四州刺史。他不出手則已,一上陣就奏免汙吏,屢言時政,可謂威震四方。

但即便這樣的身份,楊秉也有三大疑惑,分別為酒、色、財,足見這三樣東西讓人多麼無奈。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遇到,主要還得看內心的控制度有多強,一旦放鬆警惕,有了貪念,那辛辛苦苦奮鬥的成果可就要白費了。

根據這句話衍生出了一句俗語:“人貪四項,一生白忙”。其實除了酒、色、財之外,還有一樣東西也是不能貪的,到底是什麼,且聽娓娓道來。

甘甜的美酒令人垂涎欲滴,對於酒的品嚐自古便愛不釋手。而且還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說法,只要有好酒,無論多麼偏僻,總會有人尋來,這種鍾愛之情難捨難分。

酒在中國是一種文化,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東西雖好,但不能貪。只要一貪杯,好事都會變成壞事。愛喝酒而不控制限度,貪杯誤事。

從酒品可以看出人品,貪杯之後洋相百出的人不在少數,酒醒之後尷尬不已。而且在酒後吐真言之後,身邊的人和事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可能就在貪杯之後悄然離你遠去,到時悔之晚矣。

雖然酒逢知己千杯少,但那是對於酒量十分好的人而言,自己能喝多少心中一定要有數,不然知己也會變成你耍酒瘋的物件。不僅傷身體,還傷感情。

酒在中國人眼裡更多的是當作一種交際的工具,這個“工具”用好了皆大歡喜,用不好可就變成了害人的兇器。喝酒不貪杯,才能起到真正的目的。

色字頭上一把刀,這句話說得很清楚,好色會降低人對危機的警覺,使人容易受到傷害。與“紅顏禍水”有異曲同工之妙,明白了這一點之後,也就明白了為什麼不能貪色。

在《左傳·成公二年》中記載:“貪色為淫,淫為大罰。”“美人計”就是利用眾人對色的貪念,遺憾的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最後都敗在了色字上。

在歷史上有很多因色而誤事的例子,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算是一個,為了討得王妃褒姒歡心,竟然多次點燃烽火,為的就是看各路諸侯前來救援那種急迫的樣子。最後變成了“狼來了的故事”,真正有敵人來犯時,烽火已經不起作用了,

犬戎攻破鎬京,殺死了周幽王。諸侯們知道犬戎真的打進了鎬京,這才聯合起來,帶著大隊人馬來救援。犬戎看到諸侯的大軍到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斂起來的寶貝財物一搶而空,縱火退卻。

所以,老祖宗一直在教育我們,色不能貪。這是一種讓人迷失自我的毒藥,若不及時懸崖勒馬,毀掉一個人輕而易舉。

《增廣賢文》中說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

也有人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為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鳥為了爭奪食物,寧可失去生命。這句話說透了人性,在金錢面前,大多數人難以控制內心的貪念,殊不知一時犯錯,帶來的惡果無法想象。

自古以來,貪官為了物質的享受不惜以身試法,最後斷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得不償失。犯罪分子為了得到錢財,不折手段,最終把自己送上了不歸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貪財。

筆者對於“氣”的理解是“賭氣,鬥氣”。人生總有不順心的時候,與親人朋友發生不開心時常有之。這個時候就會賭氣,難以控制這個度的話,賭氣就會讓人喪失理智,從而幹出令自己悔恨一生的事情來。

“鬥氣”的例子就更多了,怒路症算是很嚴重的一種,因為手握方向盤的那一刻,就註定與生命聯絡在了一起。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往往為了一點小事,就得理不饒人,總覺得馬路是自己家的,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結果一時衝動,釀成大錯,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別人。

生氣可以,但不能貪,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否則做出出格的事情之後,一生也就毀掉了。

老祖宗說的人貪四項,一生白忙,“四項”指的是酒、色、財、氣。這四樣東西一定要合理進行控制,否則會對自己的人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到時候連後悔都沒有機會說。

在生活中,無論做什麼時候都要有度,不能貪。貪念一出,人性中的惡就佔了主導地位,此時的你如同行屍走肉,想想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奮鬥一生得來的幸福要珍惜,因為貪念而導致一生白忙,那將是十分痛心的。對於“人貪四項,一生白忙”,你還有什麼看法呢?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