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為何只聽調不聽宣?你懂嗎?

二郎神為何只聽調不聽宣?你懂嗎?

楊戩長大後,練就一身本領,斧劈桃山,救出母親,又有彈打鳳凰、力誅八怪、梅山結義的傳奇經歷,加之玉帝對他心有虧欠,便封他為“英烈昭惠顯聖仁佑王”。

二郎神為何只聽調不聽宣?你懂嗎?

在《西遊記》原著裡,二郎神“聽調不聽宣”,是個看似不起眼,其實資訊量非常大的劇情。它最早的出處,是《西遊記》的第六回。當時孫悟空殺的性起,前線天兵天將稀里嘩啦。一旁看熱鬧的觀音菩薩,趁機強推二郎神:“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

二郎神為何只聽調不聽宣?你懂嗎?

所以,這“聽調不聽宣”的意思也很明白:二郎神擁兵灌江口,天庭的各級部門都管他不著,天庭的日常活動他也不參加,就是呆在灌江口享受香火。這叫“不聽宣”。但需要他出力時,只要玉帝發話,他就得來助拳。這就叫“聽調”。如此奇特關係,《西遊記》裡也有詩句形容:“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十分特立獨行。

二郎神為何只聽調不聽宣?你懂嗎?

調,便是指調遣,派遣;

宣,就是宣召、命令。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說天庭如果有需要楊戩出力的地方,楊戩可以聽從天庭調遣,但如果天庭要宣召楊戩覲見,或者命令楊戩行事,那麼對不起,楊戩恕不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