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史傳形象的形成時期,魏晉南北朝對於劉備,都有自己獨特理解

在長達一千八百年的劉備的形象的歷史演變中,劉備的形象就像一棵不斷開枝散葉的大樹 ,《三國志》所提供的作為一個確鑿的歷史人物應有的主要資訊,將其他更加主觀的評價和富 有情感傾向的故事抽離出來以後,這就更像一個專屬於劉備的大事表。

劉備史傳形象的形成時期,魏晉南北朝對於劉備,都有自己獨特理解

對於劉備的諸般事蹟,無論個體的感受和解讀方式如何,這在實際上都構成了對劉備形 象最原初的一重描述。在這重描述中,劉備是以一個亂世的霸主形象出現的。他出生在動盪的東漢後期,出身沒落的貴族,少有大志,好結交同志朋黨,善聚徒眾;青年時代值黃巾起義遍地鋒火之時,這就成為劉備作為一個平民百姓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之後,他無轉於各地,遊走在各個勢力之間,作戰有勝有敗,但始終折而不燒,積累著人才和聲望等政治資本。他的主要成就建立在東狹末年到三國鼎立的這一社會轉型時期,成為一個順應並塑造著歷史的關鍵人物。

劉備史傳形象的形成時期,魏晉南北朝對於劉備,都有自己獨特理解

其在後世的文人作品和民間傳說中大放異彩的原因是雖然家族沒落,劉備仍是出身漢室貴青,這就使其有了作為道義化身 的先天條件一一漢朝是劉家的天下,理應由劉巧繼承,這一點在後世統治者看來關乎 正統 性,在文人階層看來關乎個人的名節,在普通百姓看來更多的或是一種社會的正義;劉備的一生幾乎都在奮鬥中度過,他出生在河北,中青年時期在中原打拼,做過大大小小的官職,後在荊州經營,晚年終在蜀中成就帝王之業;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劉備來自社會下層,在那個英雄並起的年代,他的經歷有如一部草根奮鬥的傳奇經歷,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與其他跨州連郡的豪傑相比,這位來自民間的英雄竟然在當時有一面顯著的道義的大旗。

劉備史傳形象的形成時期,魏晉南北朝對於劉備,都有自己獨特理解

在《三國志》中對劉備的評價,第一類是《三國志》中其他人物對劉備的評語。曹操評價劉備是"天下英雄",呂布評價"是兒最叵信"等。送類評語在《三國志》中出現較多,由於不同評價者的身份、立場、所持態度及個人喜好等均有不同,這類評語往往能夠從不同視角對被評論者構成一種多方位的觀視,從而讓讀者形成一種建立在時人之上的理解。第二類是人物的自評,這種自評一般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但其形式和內容則更像是人物的個人獨白。這種個人獨白在史傳文體中往往具有強大的不可質疑性,對於以人物塑造為核心的史傳文字具有重要意義。第三是史評,即史書作者對人物 的個人評價,有如《史記》的"太史公曰"。

劉備史傳形象的形成時期,魏晉南北朝對於劉備,都有自己獨特理解

《三國志》對他的評價中,好的評價比較多。其為數不多的反面評價則大多來自敵對勢力,甚至不少敵對勢力也對劉備的能力給予較高的評價。對劉備形象的評價性敘中,一方面,劉備的作為一個亂世梟雄,其一生競逐王霸之業,具有很強的個人能力和領袖素質,尤其是其寬厚仁愛的處事方式對於收納賢才具有顯著作用;另一方面,道義始終是劉備的立身之本,是其競逐天下的一面旗。手下的謀臣指 出的大概是一條軍事、政治正確的 路線,而劉備的考慮則更加偏重於"道義正確",這既可理解為劉備本身的性格,也可理解為道義被劉備看作一面最重要的旗作為立身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