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回憶汪曾祺先生的一生,始於1920,歷經70多個春秋,飽含近現代中國的歷史滄桑與曲折。他是最有資格埋怨世道不公、頹廢沮喪的那代人。可是,他的精神脊樑從未垮掉,始終能於亂世之中

覓得一份屬於自己的自在天地。

仿若領悟了庖丁解牛的真諦,

任世間嘈雜汙濁,他總能將初心守護

,行走世間卻從不受染。他愛著這個略顯冷漠的世間,更愛那鬱鬱蔥蔥的人間草木,觀其姿色,品其滋味,真實而熱烈如同一個自在的“煙火神仙”。一、行走在寒涼世間他的心始終溫暖

1、故鄉的河流始終流淌他心間

人們常說:好的童年能夠治癒一生的不幸。這句話在汪曾祺先生身上得到了極好的證明。已然是動盪不安的1920年,汪曾祺先生出生在了高郵一戶舊式地主家庭裡。雖非大富大貴,

先生的年少時代總是衣食無憂的。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書香門第的渲染下,汪曾祺年幼時便開始展露文學的才華。他的故鄉有一條滋養民生的高郵湖,古名樊良湖。這條湖沒有海的波瀾壯闊,亦沒有大江大河的洶湧激盪,它只有

脈脈含情與溫柔樸實。

如同祖父對他的學習教導,雖有嚴厲卻不失溫情,在他學得煩累時總會尋得法子予他解悶。亦如他的祖母四季不閒地為家人準備:粽子、糟魚、湯糰等風味美食。即便生母早逝,父親與繼母對他的溫柔疼愛亦沒有減少半分。

他在這片故土恣意而快樂地長大。

後來先生回憶童年時,總會無比欣慰地表示,雖然生於動亂的時代,但是有著人情味的家庭溫暖

使得他的心始終保有一份柔軟

,如同他無限眷戀的家鄉湖水一般。即便,後來歷經世事磋磨,那條湖,那些情,那些兒時的回憶始終流淌在他的心間。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2、如水的脾性令他自在而豁達

如此無憂無慮的年幼時光終究要揮手道別,隨著時局動盪,家道中落,護佑自己的人逐漸老去,成年後的汪曾祺便義無反顧踏上

謀求生計

的道路。

初出茅廬的他,生性如水般溫吞而綿軟,不善交際亦不夠圓滑。從繁華上海到綺麗香港,再是遊學昆明行至越南,兜兜轉轉間步入西南聯大文學系。這期間不乏窮困潦倒的時刻,

空有一身文學素養卻無法謀取生存的辦法。

可即便如此,在逼仄而魚龍混雜的旅館裡,他也能為一顆倔強的芋頭讚歎而重獲勇氣,繾綣溫柔的昆明之雨亦是能掃清他所有的苦悶。於細枝末節處,總能覓得生活的趣味,這是他作為文人的敏銳,更是他為人的

包容與溫柔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雖然最絕望之時也曾想一了百了,卻終被自己的授業恩師沈從文先生罵醒,安慰一番後為他謀取了安身的差事。

後來,他遇到了許多知己,亦遇到了今生所愛,顛沛流離裡始終能獲得人們豔羨的溫柔以待。是他如水的脾性令他的世界總是

少一些尖刻多一縷溫情

,所以無論花草還是他人總是願意與他親近。二、他愛世俗煙火直白而情長

1、他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

他對世間的熱愛,並不是流於表面的膚淺,而是深入骨髓,在自己的心間建造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他酷愛花草,總能咂摸出

一番獨特的情致

來。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他寫紫薇花,並不多著筆於人們耳熟能詳的紫薇花形貌,而是追根溯源研究起人們何時青睞紫薇。細緻而簡練地將紫薇花的由來道明,更由此鋪開寫它的別稱與暗喻,

既有歷史的厚重與雅緻,亦有人間煙火氣。

汪曾祺先生的文章概莫如此,既有內涵又不疏離,更不流俗總有自己的

獨特見解

。所以當無數文雅人士控訴梔子花的香氣過於濃烈粗俗時,汪曾祺先生立刻跳出來為其打抱不平,彷彿看到一個老頑童對著道貌岸然的名門正派撒潑打滾,著實可愛。

不是名門正派的準則都值得推崇,世間的善惡美醜總要自己用心體會。所以,先生的心底有一座獨特的秘密花園,其中花朵並非名貴正確才被他種植,

只要他真心喜歡,便痛痛快快種它個滿園飄香。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他愛四季流轉芳菲的花朵,更愛應季飄香的美食。

"雞頭米老了,夏天就快過去了。"

汪曾祺先生品味的不僅是世間百味,更是體悟其中的時光流轉。所以,他學會了珍惜與原諒。

那篇令世人稱頌,透過文字便能看到青紫夢幻品嚐到絕美酸甜滋味的《葡萄月令》卻是來自先生被劃為右派,下放改造的困苦歲月。然而,在旁觀者都覺得痛苦不堪的往昔裡,

先生卻活得格外有滋有味

他仔細珍藏著種植葡萄的每個細節,用自己的筆觸將這段有些苦澀的時光,釀造成了珍貴的酸甜回憶。很多年後,他與曾經一起勞作的人重逢時,雙方都已老去,那相逢並沒有撕心裂肺地宣洩與傷悲的淚水,

只有爽朗一笑閒話家常的瀟灑。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人生如同葡萄的月令一般,經歷艱苦磨難,酸甜收穫,終究要埋入泥中迎接消亡重生。亦如自然萬物一般,

終究逃不過輪迴往復。

既如此,又何須長吁短嘆,走過四季流轉遍嘗人間百味。去感知,擁抱再揮別,豁達看去,萬般情愫早已在心間。如此,便也算不辜負此生年華。三、為何先生的文與人生能如此詩意又充滿人間煙火

1、先生的人生路格外崎嶇坎坷

生於1920年的先生足夠不幸,那不僅是他個人的時運不濟,更是

那個時代逃脫不了的宿命悲歌

。即便家境優渥,親人慈愛,動盪不安的時局裡這樣的溫情終究難以長存。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為了生計,先生遠走他鄉,遊學謀生。若是太平盛世,以先生的才學足夠獲得安逸順遂的人生。只是那樣不堪的歲月裡,總是讓人想起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悲涼。他輾轉多地,長年窮困潦倒,

經歷過飢寒交迫亦看過無情戰火。

手無縛雞之力,只能依靠手中的筆慰藉心靈填飽肚皮。

總算逃過戰火紛飛的動亂時代,迎來了安寧天下,但命運卻格外苛責這代文人。十年的浩劫與磋磨,

令多少人無端受辱,甚至毀家隕命。

作為文人的先生也同樣裹挾其中難以抽身。好在,他的通透樂觀令他最終走出了那段歲月,後來也算是獲得了

世人的肯定與尊崇

只是面對這些虛名,歷經磨難的先生早已不放在心上,不若賞花花草草品嚐美食來得痛快自在。他的一生不僅看過自身的繁華落寞,更是

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跌宕起伏。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豐富而曲折的人生閱歷無疑是他寫作的瑰寶

,他看得透徹明瞭,知曉現實的殘酷與血腥,足夠厚重悲涼的氛圍裡他依舊選擇用詩歌的華衣將它包裹。他曾說過,是這個世界先愛的他,所以他不能不愛它。

2、先生的骨子裡是絕對的樂天派

翻閱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宛若在天乾物燥的時節飲茶,初時只覺得平淡甚至略帶苦澀,但稍作回味便能體會到其中的無盡甘甜,茶香嫋嫋經久不散。這便是先生寫文為人的妙處,

總能透過平凡小事尋得世間樂趣。

不似他人,總思量著如何成就一番驚天偉業令世人嗟嘆。

所以,他並不仰慕泰山的恢宏,忙不迭地為它讚歎稱頌,只於亂雲密霧裡承認泰山的偉大同時,

始終守護自己內心微小的安寧

。被世人稱作中國最後士大夫的汪曾祺先生卻未嘗過幾日士大夫的悠閒自在。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在殘酷歲月結束,他原以為會徹底擺脫困境的時候,再一次被時代打倒。那是他的子女記憶裡,先生難得的抑鬱時光。他每日前往玉淵潭散步,若是一般文人,身處困境,必定是滿心傷悲,定要

糾結出感時傷懷的文章

而在這段時光裡,先生筆下誕生的卻是《枸杞》《槐花》《長進樹皮裡的鐵蒺藜》,其中

雖有愁緒但總是點到即止,不蔓不枝

。再是倒黴的環境之下,他抒發的依舊是獨有的黑色幽默。

不論成長環境的影響,現代心理學亦指出,有些人天生就是樂天派。他身體裡的快樂因子極其容易被激發,

總是有將悲傷輕描淡寫立刻拋卻的能力

。大抵先生便是這種,只要得見些自然光彩便會立刻獲得幸福感的存在。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3、先生的慈悲心存於字裡行間

先生的小說

永遠充滿著詩意與煙火氣

,譬如《侯銀匠》這篇文章。開篇便是侯銀匠的女兒到了出嫁的年紀,他們出身貧寒,卻勤勞而赤誠。侯銀匠手巧,女兒也隨父親那般靈巧周到,自備嫁衣,帶著父親贈予的花轎便嫁了人。

在人口眾多的婆家,七竅玲瓏的心思令她迅速得了所有人的喜,

日子平安順遂。

通篇都是兒女心思,家長裡短的生活瑣碎,只在結尾以孤獨的侯銀匠念起: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兩句文不對題的詩文裡悠悠結束。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世人終將孤獨的悲涼便力透紙背直擊人心。

他始終願意相信,世間充滿著美好與值得,但也清楚地知曉最終都是曲終人散的寂寥。

可是,他不期望世間行走之人因此而充滿“冷氣”。所以,他致力於挖掘一切平淡的美好,又懷著慈悲心將其埋葬。他期望所寫文章的字裡行間裡,能始終有著這份人間小溫暖,

熨帖著人心保有珍貴慈悲

。四、總結

寫文

於先生是生計,亦是他的修行

。在遣詞造句的琢磨裡,他看透世間的殘酷與真實,即便如此,先生還是選擇了義無反顧的溫暖前行。

“煙火神仙”汪曾祺任世間嘈雜汙濁,總能將初心守護!

這是他的選擇,亦是他秉持的道。他尋到了屬於自己的道,即便經歷萬千磋磨也未曾削減半分。看似柔弱不堪,實則堅韌勇敢。

上善若水,以柔克剛

,終令他修成自在的“煙火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