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著很強烈的危機感,總害怕將來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為了減弱這種危機感,中國人想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存錢。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手中有錢,哪怕將來遭遇了什麼禍事,也不至於束手無策。因此,存錢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以至於存錢這件事彷彿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本能,而且不得不說,存錢也是一個能讓人上癮的事情,哪怕是中國封建王朝時期的皇帝也不能例外。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德宗李適就是一位有著存錢癖好的皇帝,甚至有點走火入魔,要錢不要命。說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有所疑惑,理論上來說,在古時,全天下名義上都是皇帝的,皇帝即國家,全天下人都給他交稅,這樣的存在怎麼可能缺錢呢?又怎麼可能會去存錢呢?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事實上,一般來說,皇帝是不能輕易調動國庫裡的錢(稅收),更不要說隨意到國庫裡取錢揮霍,可是皇帝也要開銷,比如說建個宮殿,給妃子賞賜之類的,皇帝也需要用錢。因此皇宮裡面會有個內庫,相當於皇帝的小金庫,這裡面的錢皇帝是可以隨意使用的,比如說唐玄宗時期的“瓊林庫”,以及後來建立的“大盈庫”,都屬於皇帝的小金庫,同時也是唐德宗李適的快樂源泉。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簡單介紹一下唐德宗李適,生於公元742年,是唐玄宗的曾孫,也經歷了那場改變大唐王朝命運的安史之亂(公元755年~公元763年),也許是少時顛沛流離的經歷影響了他,在繼位之初,他也希望可以成為一個明君,改變大唐王朝的頹勢,不可否認他在繼位初也確實有過一番作為(比如打壓宦官勢力等),但是他也有一個極為明顯的毛病:貪財。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公元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反唐,唐德宗李適為了平亂,立即詔令涇原節度使等各道兵馬平叛,當涇原節度使率領著兵馬趕到長安時,已經是人累馬乏,急需要一頓好酒好肉犒勞一番。這種時候,作為皇帝的唐德宗李適毫無疑問應該站出來,發放賞賜,鼓舞士氣嘛,同時也能收買人心。結果唐德宗李適卻捨不得花錢,就搞了一點粗茶淡飯,士兵們不爽了,我為你賣命,你居然就給我吃這個,於是士兵們反了,反攻長安,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涇原兵變”。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唐德宗李適只能倉皇出逃,至於他的小金庫“瓊林庫”、“大盈庫”也落入叛軍之手,失去了小金庫的唐德宗異常難過,時刻想著再造金庫。流亡途中,保護他的軍隊過得特別辛苦,他卻將帶出的財寶堆在一起,立了一塊牌子,上寫“瓊林大盈庫”,宣示自己的私有權,到最後還是大臣陸贄看不下去,再三勸說,他才撤了這塊牌子。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後來在大將軍李晟等人的努力下,平定了叛亂,天下再次太平,唐德宗才得以回到長安。回京之後的唐德宗李適更為變本加厲的斂財,先是向宰相李泌(唐朝歷史上有名的神童,在他七歲那年,唐玄宗便召見過他,對他大加賞賜,並叮囑李泌的父母要好好培養他)抱怨地方上的進貢太少,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剛經歷過叛亂,進貢肯定會少。李泌看到蠢蠢欲動的唐德宗,只得無奈答應從國庫專門撥一筆錢給他,勸說他一定不能私下裡向各區道要錢,因為李泌知道向地方上官員要錢,最終哭的只有百姓。

唐朝歷史上的貪財皇帝“唐德宗”請把朕埋在錢眼裡,要錢不要命!

儘管得到了李泌撥錢的承諾,但是他依舊派遣了自己的心腹前去地方上要錢,等到這件事傳到李泌耳中時,無奈木已成舟,李泌也只能裝聾作啞。再後來,李泌去世,唐德宗李適更誇張了,不但公開要錢,而且還派遣宦官到市集之上“強買強賣”,以劣質品換取百姓更為昂貴的東西,名為宮市,實為強奪。

貪財到了這種地步,唐德宗李適也是獨一檔,“笑傲”古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