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以修身,靜以養心

練習瑜伽時,有一個深層的技法叫作:冥想。

通常是說,練習者身處一個靜謐的環境裡,不受外界干擾,以一個舒適的姿態,長時間保持穩定不動,進入冥想狀態。

最終目的,就是讓人平靜下來,避開世間紛擾,忘記物質慾念,達到解脫。

誠然,內心若是平靜,即使外界風波四起,也能從容笑對。

周國平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不論世界多麼喧囂,當你可以靜默片刻時,便會擁有萬千力量。

1

靜而不爭,是一種豁達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段關於“智者”的描述。

其中寫到:

“大智者,往往都顯得愚笨。他們心如明鏡,對外表現的卻很糊塗。

他們不會輕易說出別人的心思,不會搶奪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會對自己的言行明察秋毫,不會凡事爭個高下。

但他們活的愜意自在。”

曾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的葉嘉瑩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不喜紛爭之人。

去年5月,95歲的葉先生再為南開大學捐贈1711萬元,用於研究中華古典文化。

幾年時間捐款三千多萬,對她而言,金錢早已是身外之物。

她不需要多大的名氣,也不願爭搶現實利益,更是不會為得失利害憂慮煩惱,只要詩詞長存於心間便是足夠。

如今九旬高齡的葉先生,提及自己起起落落的一生時,總是很平和,似乎對人生的一些桎梏早已有了解脫。

“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是她的生活寫照,獨自一人的生活,也能從幽靜中覓得一片清泉。

國畫大師大曾有一首打油詩寫的極好:

不爭長短是非遠,淡看名利天地寬。

勸君莫裝煩惱事,日子越過越心歡。

人活到一定年歲,就會讀懂那句:“時間順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學著清空心中的雜念,尋得一份從容,應對世間萬難。

有時候,退出人群,也是善待自己、迴歸安寧的另一種方式。

正如豐子愷所言: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不爭,是向他人的讓步,對世俗的放下,於自己的成全。

靜而不爭,是對得失的看淡,於人世的灑脫,看萬物的豁達。

2

靜而不亂,是一種坦然

晚清名臣曾國藩,一生方方面面有很多被世人稱讚之處。

曾國藩為官多年,一直有個習慣,就是每天靜坐片刻,反省自身,思考做人做事的方法。

每當遇到事情,他都會三思而後行。

有時候還會點上一炷香,深思熟慮事情的前因後果,找出一個最佳解決辦法。

因為有這個好習慣,他很少出錯,更是改掉了他年輕時太過急躁的脾氣。

曾國藩有句名言,堪稱“行事第一要義”:

凡遇事須安詳和緩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詳,為處事第一法。

世事大多如此,以平和之心面對事情的人,往往都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誤。

近些年,越來越佩服一種人:

急事面前沉著冷靜,總能想到萬全應對之策;

大事面前沉得住氣,總能以不變應萬變;

小事面前不慌不亂,總能面面俱到梳理清楚。

事事從容之人,都十分厲害,千難萬險總能遊刃有餘。

不知你是否聽過德州撲克牌遊戲?

在牌局對決中,牌手的臉上若是有一絲細微的表情變化,都有可能透露自己的底牌,然後滿盤皆輸。

這場遊戲裡,管理好情緒就是關鍵所在,再頂級的牌手有時也會因一點慌亂而輸掉全部身家。

遊戲裡最後的贏家,一定都是“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之人,人生的贏家亦是如此。

蘇軾說:“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不急不亂,給自己一點時間,給靈魂一些空間,穩中求進。

靜而不亂,留有處世的智慧,定有遇事的坦然,水到渠成。

3

靜而不語,是一種修行

《沉默的大多數》裡有句話說的很對:

“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

假如還想學到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

人到中年,戒掉了抱怨,戒掉了吵鬧,很多人都將生活調成了“靜音模式”。

前些日子,一檔綜藝裡的對話引發熱議。

主持人問演員楊冪:“你是不是不太擅長,向別人傾訴你的辛苦?”

楊冪指著樓下回答道:

“你往下去看一看,每個人都很辛苦。

你覺得送外賣的人不辛苦嗎?他剛才出去幫我們焯排骨不辛苦嗎?工作人員蹲在這對半天稿子不辛苦嗎?

所以你憑什麼要別人去理解你的辛苦,因為每個人都辛苦。”

的確如此,就像有句話說的:“挫折經歷得太少,才會覺得雞毛蒜皮都是煩惱。”

年齡越大,越不想去向別人抱怨自己的難處,也不願再說那些無謂的小事。

沉默,是因為不再計較,以一顆平常之心,靜看花開花落。

往事終歸都會變成過眼雲煙,與其耿耿於懷,到處訴說,不如安然於心,笑對一切。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不解釋,就是最好的解釋;不爭論,就是最強大的力量。

就像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寫的那般:精緻的沉默,凌駕於一切之上。

不言不語,給自己沉澱的機會,給生命紮根的時間。

靜而不語,人生需要默默修行,才能達到至高境界。

4

很喜歡餘秋雨在《山居筆記》中所寫的一段話:

“成熟是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囂的微笑;

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能夠看得很遠卻並不陡峭的高度。”

真正成熟的人,其實都是掌握了“靜”的奧秘。

靜以修身,靜以養心,心靜人自安,穩居天地間。

餘生,覓得一處靜地,守住一顆靜心,在靜默的歲月裡,等一株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