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求曹操放過他兒子,八歲兒子說了一句話,流傳至今!

孔融,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大家知道孔融這個名字,還是因為“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來孔融小小年紀就口才好,還非常遵守儒家的禮法。十三歲的時候,孔融哥哥孔褒的好朋友張儉,被州郡捉拿。張儉逃命到他家的時候,孔褒剛好不在家。張儉覺得孔融還小,不該被自己所連累,便沒有告訴他自己的情況,決定離開。

孔融的名氣遠揚

孔融求曹操放過他兒子,八歲兒子說了一句話,流傳至今!

年幼的孔融看出了張儉的狼狽,便自稱為東道主,收留了他。張儉逃脫,後來事情暴露出來,官府來捉人,孔融稱自己是主犯抓自己,孔褒說張儉來找的是自己不是弟弟,請求抓他,而他們的母親則說,家裡面應該是由年長的人來承擔事情的責任。一家人爭著認罪,官府沒辦法定奪,上報給朝廷,抓走了孔褒。因為這事情,孔融的名氣在社會上越來越大。

孔融為人剛正不阿

孔融求曹操放過他兒子,八歲兒子說了一句話,流傳至今!

孔融後來受到徵召去朝廷中為官,做的是紀檢的工作,每天暗中調查朝廷中貪汙受賄的人。他查出來的大多數的有權勢的官員親屬。他的上司害怕那些權臣報復,斥責他,他反而當眾把那些人貪汙受賄的醜事說出來。也正是因為他在官場上剛正不阿,而東漢末年的朝廷混亂不堪,醜事百出,孔融第一次做官選擇了辭職回家。

孔融求曹操放過他兒子,八歲兒子說了一句話,流傳至今!

後來,孔融在接受徵召為官,正好董卓把持朝政,孔融看不過去,經常在朝堂上和他爭吵。因此,在董卓的授意之下,孔融被調去北海偏僻之地當官。幾年後,三國混戰的序幕拉開,他的幕僚勸他投靠袁紹或者曹操的勢力,反而被他殺了。他一心想靠自己的能力平定天下之亂,奈何形勢比人強,空有一腔抱負。

孔融求曹操放過他兒子,八歲兒子說了一句話,流傳至今!

後來曹操在朝中“挾天子以令諸侯”,對於這種情況,朝廷之人都選擇視而不見。而孔融身為儒家禮法的遵守著,對這種混亂的君臣勢力關係早就看不順眼,他專門在朝廷上針對曹操提出建議——不能封諸侯,同時對曹操大加諷刺,並且語言非常傲慢。正是他的這種極度尊崇儒家禮法而且剛直不加掩飾的性子,為他帶來了後面的災難。

孔融求曹操放過他兒子,八歲兒子說了一句話,流傳至今!

曹操指使朝中大臣以“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將他全家進行抓捕。孔融面對大難臨頭,為自己的孩子向來抓捕自己的人求情,他的幼子反而說出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都說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孔融這種亂世之中的性格可以說剛直不阿,也可以說迂腐不堪,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