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四世三公,為何袁紹兄弟權勢極大,而楊彪只能看著楊修被殺?

在東漢末年,弘農楊氏和汝南袁氏都稱得上是四世三公。弘農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自此有了“四世三公”之名。而袁氏自袁良以後,到其孫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為司空,京子袁湯為司空、太尉,湯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號稱“四世三公”。可以說,無論是楊氏還是袁氏都是當時的名門望族,無論是聲望還是權勢都是極高的,但到了三國時期,兩家人卻有著不同的境遇。

同是四世三公,為何袁紹兄弟權勢極大,而楊彪只能看著楊修被殺?

出身汝南袁氏的袁紹與袁術兩兄弟是割據一方的諸侯,袁紹於初平元年正月,在關東州郡起兵討董卓時,被推舉為討伐軍盟主,雖然盟軍並沒有將董卓誅滅,但也能從此事中看出袁紹當時的地位,後來袁紹擊敗公孫瓚統一河北,權勢與聲望一時無兩。不僅是袁紹,就連當時在淮南的袁術也曾兵精糧足,實力不凡,只不過他自立為帝,這才遭到眾人的抵禦,就此身亡。反觀同樣出自四世三公的楊彪,其聲勢似乎弱小得多,當時曹操借雞肋之事除掉了楊彪的兒子楊修,楊彪看在眼裡,卻沒辦法對曹操復仇。既然同樣出自四世三公,為何兩家的差距如此之大?

同是四世三公,為何袁紹兄弟權勢極大,而楊彪只能看著楊修被殺?

其實,原因在於兩個世家大族的追求並不相同。當時弘農楊氏一直是大漢的忠實擁護者,對於楊彪而言,他是可以給大漢王朝陪葬的人,正因為楊彪從始至終都不願,也不會做一個權臣,因此他並沒有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只是默默地待在漢獻帝的身邊,就此為漢室陪葬,因而在漢室失勢的情況下,楊彪手中也沒有太多的權勢可言。

同是四世三公,為何袁紹兄弟權勢極大,而楊彪只能看著楊修被殺?

而袁氏則與楊氏截然相反,袁氏算是第一個大漢王朝的掘墓人,自袁安位高權重以後,袁家就走上了與其他世家大族截然不同的路,當時袁安與專權的外戚針鋒相對,藉此獲得了朝廷的倚重,逐漸成為朝堂上的領袖。後來宦官當權,袁家又繼續與宦官集團走得很近,等到了袁紹袁術兩兄弟這一代,他們就已經不再滿足於累世公輔了,而是準備謀求帝位。

同是四世三公,為何袁紹兄弟權勢極大,而楊彪只能看著楊修被殺?

筆者認為,正因為兩家的追求不同,在大漢將傾的情況下,楊彪依舊站在大漢這一邊,自然就沒有了勢力,而袁氏則想著要自立門戶,自然就成為了割據一方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