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無奈,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中國酒文化歷史悠久,據說是杜康發明了酒,從此讓失意之人,找到一種發洩情緒的絕佳方式。對於古代文人墨客而言,幾乎與酒結下不解之緣,心情愉悅時,需要美酒相伴,否則顯得缺少些許氛圍和樂趣。鬱悶難過時,美酒比知心朋友還靠譜,酩酊大醉倒頭就睡,至少暫時忘記煩惱。

作為宋代最著名詞人,蘇軾也喜歡喝酒,儘管跟詩仙李白相比,他的酒量和嗜酒程度稍遜一籌,但在蘇軾的諸多作品裡,與酒有關的屢見不鮮。有一年的中秋佳節,蘇軾想念遠方的弟弟蘇轍,立即給他寫封信,信中是他的代表作《水調歌頭》,開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無奈,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除此之外,蘇軾的那句“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流露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趁著現在還年輕,一定要用心品味美酒,哪怕喝得大醉,也要放縱一把,如若不然,就浪費了大好年華。文人需要靠酒激發靈感,蘇軾也不例外,有一天晚上,他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無奈,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北宋: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首詞創作於元豐五年,蘇軾過得並不好,至少仕途不順心。在此之前,蘇軾因烏臺詩案,差點丟掉項上人頭,好在王安石、章惇等人替他求情,加上宋太祖不殺士大夫的遺詔,總算保住蘇軾的性命。雖然皇帝沒殺他,但也沒讓他好過,一道聖旨將蘇軾貶離京城,到千里之外的黃州任職。

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無奈,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來到黃州之後,蘇軾及時調整心態,既然改變不了,那就只能接受現實。蘇軾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實際上只是閒職,平時工作不忙,況且剛來不久,人際關係比較簡單,有大把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閒不住的他,看到住所的不遠處,有一塊無人耕種的荒地,於是擼起袖子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和花草樹木。

經過蘇軾的努力,原本長滿雜草的荒地,變成一塊寶地,鬱悶的心情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成就感,他給這塊地起名為“東坡”,從而有了“東坡居士”這個稱號,世人習慣稱他為蘇東坡。兩年後,一個深秋的夜晚,蘇軾抱著一罈美酒,獨自到東坡開懷暢飲。

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無奈,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不需要大魚大肉,只弄了一碟花生米,順便拿了兩根大蔥,自斟自飲,偶爾舉起酒杯對著明月,算是邀請嫦娥仙子喝酒。他把所有愁緒拋之腦後,管他三七二十一,喝到半夜才結束。且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說明蘇軾酒量不行,醉了好幾次,三更半夜才到家。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這十幾個字更有意思,由於時間太晚,家童已經睡著了,打呼的聲音蓋過電閃雷鳴聲,此處肯定稍微誇張一下。敲了半天門,家童依舊沒有醒,蘇軾只好到江邊聽江水奔流的聲音。他並沒有生氣,畢竟怪他自己回來太晚,怨不得家童。

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無奈,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是蘇軾發自內心的感嘆與惆悵,歷經宦海沉浮,覺得並非他想要的生活,卻又身不由己。許多中年男人,應該都有過這種想法,從事著不感興趣的工作,多次想換份工作,卻因生計所迫,繼續在不喜歡的崗位上掙扎。

最後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短短十個字,表達蘇軾對自由的渴望,寧願坐著小船,漂泊在浩瀚的江海,安穩度過下半生。全詞從積極心態,轉為消極心態,而後又以曠達飄逸的境界結尾,這就是蘇軾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