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賞賜兩位愛將,一個求官一個要妾,為何前者早死,後者善終?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伴君如伴虎”可謂是一點不假,在封建王朝皇帝擁有者至高無上的權利,甚至一言便能主宰一個人的生死。而且皇帝的心思往往也很難捉摸,在皇帝身邊做事一個不好就會,咔,掉腦袋了。

乾隆賞賜兩位愛將,一個求官一個要妾,為何前者早死,後者善終?

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皇帝殺的最多的,不是文臣,而往往是一些武將。很多文臣指著皇帝的鼻子說不是,但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寬容大度,能納忠言。最後也不會對他們怎麼樣,實在忍不了了,最多也就打個幾十大板,這時候群臣們也就懂乖了。

相反一些在戰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武將們,越是功勳卓著,往往能夠善終的百年越是少。比如說明朝時期,朱元璋手下的那些開國大將們就是最好的例子。李善長,藍玉,周德興都曾跟隨朱元璋東征西討,最後被朱元璋親自送進了墳墓。

乾隆賞賜兩位愛將,一個求官一個要妾,為何前者早死,後者善終?

這也不能怪朱元璋,在中國古代的皇帝都是如此。就拿清朝的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來說吧。乾隆在清朝算是一個比較有名望的一個皇帝了,對內休養生息,曾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在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將中國人口突破到了3億。

在武功上,也是功勳赫赫,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維護了主權的完整。有仗打自然就要有將軍,乾隆手下的大將有很多,包括他父親雍正時代的大將嶽鍾琪、傅爾丹、張廣泗還有他自己人民的傅恆、阿桂、策楞等人。

乾隆賞賜兩位愛將,一個求官一個要妾,為何前者早死,後者善終?

喜歡讀清朝歷史的,對於這些人的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但是今天要說的卻是另有其人,不知道為何他們的經常在清宮劇中出現,一個是海蘭察,一個是烏爾登。兩人都是後起之秀,當時清朝在西北和準噶爾打仗,兩人因作戰勇猛,被乾隆親封了副都統。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再次發生叛亂,這已經是第二次金川叛亂了,因為海蘭察有病在身,於是乾隆便派遣溫福為主將,烏爾登為參將,前往西南,攻打金川叛軍。海蘭察病癒後,隨第二批八旗士兵,奔赴戰場。

乾隆賞賜兩位愛將,一個求官一個要妾,為何前者早死,後者善終?

這場戰爭打的很艱難,連主將溫福都戰死了。還在烏爾登和海蘭察作為副將,擔起了重任力挽狂瀾,最終取得了勝利。大軍班師回朝之際,乾隆龍顏大悅,論功行賞將海蘭察和烏爾登封為了一等功,並在文物群臣面前問兩位功臣還想要什麼?

烏爾登先說:奴才一心想要為國效力,希望皇上能給奴才更多的並將,幫皇帝平定四海。海蘭察接著說:奴才沒有什麼出息,只喜歡漂亮的侍妾,如果您要賞賜就賞賜奴才幾個漂亮的侍妾吧。

乾隆賞賜兩位愛將,一個求官一個要妾,為何前者早死,後者善終?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一個要官,一個要妾。按道理說要官的那個進取心強應該被高看一眼才對。但是在後來的和卓之亂中,海蘭察和烏爾登被一通派遣前去平亂,最後5000清軍被打的只剩下幾百人回來。乾隆立即便處死了烏爾登,而海蘭察則只是被貶職,並且不久後被重新複用。海蘭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將領,而且為人低調,正因如此他才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