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日本投降!謎底出乎意料!

元宵節,在中國古代也稱為上元節或春燈節,時間和現在基本一致,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最早是西漢確立的,漢武帝正月十五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到漢明帝時候,開始多了“燃燈”這習俗,隨後又開始創新,變成了“吃元宵、看花燈”的全民狂歡節。

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日本投降!謎底出乎意料!

到了唐朝,很多皇帝本身就喜歡元宵觀燈,樂於親自參與其中。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上元之夜,中宗就與皇后出宮觀燈。唐朝女性在政府的組織之下,也積極參與元宵觀燈的娛樂活動,甚至宮女都被允許外出。據張鷟《朝野僉載》記載:“睿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於京師安福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玉,燃五萬盞燈,簇之如花樹。宮女千數,衣羅綺,曳錦繡,耀珠翠,施香粉……萬年少女婦千餘人,衣服、花釵、媚子亦稱是,於燈輪下踏歌三日夜,歡樂之極,未始有也。”

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日本投降!謎底出乎意料!

這樣一來,官方也正式承認這項節日活動。《唐會要》卷四九“燃燈”條記載:“天寶三載十一月敕。每載依舊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開坊市燃燈,永為例程。”從此以後,元宵節張燈觀燈一直是元宵節民俗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民間百姓,都廣泛參與,樂在其中。

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日本投降!謎底出乎意料!

把謎語寫在花燈上,稱為“燈謎”,這也是傳統的元宵玩意。不過到了近代,由於花燈的製作費時費力,謎語多是寫在懸掛的紙條上。

猜燈謎是頗費心思,也頗多趣話的。據說大陸解放初期,有一燈謎,謎面是“日本投降”,猜古代名人,謎底本是“蘇武”,但許多人卻猜作“屈原”。“原”者,原子彈也。也有人用脫帽格猜作“李世民”,意思是日本投降,便是世界人民的力量。

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日本投降!謎底出乎意料!

元宵節除了是燈謎節,還是“情人節”。要知道,在古代實行宵禁制度,只有元宵節這天,皇帝特許執金吾馳禁,這一天允許士民自由踏月觀燈。

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日本投降!謎底出乎意料!

要知道我國古代的女子一直養在深閨,只有元宵節這天允許外出夜遊,允許百姓“徹夜狂歡”,因此,元宵節也成了女子唯一可“自由戀愛”的節日。《武林舊事》記載了南宋首都臨安府士女觀燈市的情形:“都城士女,羅綺如雲,蓋無夕不然也。”

也正是因這樣的“一年一宵”的邂逅相遇,誕生出很多美麗的愛情來。如《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夜情定終身。韋述《兩京新記》記載了南陳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恐國破後兩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於他年元宵節賣破鏡于都市;後來,兩人終於在元宵夜破鏡重圓。

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日本投降!謎底出乎意料!

很多的宋詞也反應了這一情景。如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這首詞以女性的角度描繪了元宵節那天不見意中人的遺憾和傷感。

元宵節最牛燈謎,謎面日本投降!謎底出乎意料!

當然,這樣邂逅的愛情故事有美滿的,也有淒涼的。如宋代女詞人朱淑真的故事就是令人為之感傷的,朱淑真遇人不淑,嫁了一個庸俗的市儈。在元宵節曾有懷念她舊日情侶的一首詞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青衫袖。”

也正是因為這樣,元宵節也因此成了我國最正宗、歷史最悠久的“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