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服極其尊貴,有資格穿的只有三種人,錦衣衛也並非人人能穿

“飛魚服至,繡春刀現,血光沖天。”近年來,在各類影視劇的渲染下,作為明朝三大特務機構之一的錦衣衛再度走進人們的視野,而飛魚服、繡春刀似乎成了錦衣衛的標配。

飛魚服極其尊貴,有資格穿的只有三種人,錦衣衛也並非人人能穿

這些錦衣衛成員,不管官職如何,都是飛魚服、繡春刀,雖然從視覺效應來說,滿足了觀眾的審美情趣。其實,這是影視劇帶給觀眾的一種誤導。在真正的歷史中,飛魚服並非人人都能穿,“飛魚”也並不是一種魚。

在明朝,官員除了規定的飾服之外,還有一類由皇帝特賞的賜服。它雖不屬於朝廷官員的標準制服,但卻有著比普通官服更強大的地位。作為皇帝對臣下的一種極高禮遇,賜服非皇帝最親信的人不能獲得。

飛魚服極其尊貴,有資格穿的只有三種人,錦衣衛也並非人人能穿

在當時,一般只有三種人能夠得到這種特殊服飾:少數有功之臣、宮中宦臣和外藩之王。而飛魚服就是明朝四大賜服當中的一種,其他三種為蟒服、麒麟服、鬥牛服。

飛魚服是僅次於蟒服的一種賜服,為明代錦衣衛和大內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祭歷代帝王所穿禮服,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著。

由此可見,飛魚服是皇帝賞賜的,並不是錦衣衛裡上下全員穿著。一般有資格穿這種服飾的基本都是錦衣衛的正三品堂上官,是榮寵和身份的象徵。但也未必,因為它與官員品級無關。而且飛魚服必須是重大場合如祭祀活動時候才能穿戴。

飛魚服極其尊貴,有資格穿的只有三種人,錦衣衛也並非人人能穿

《明史》裡有提到一位名叫張爵的錦衣衛指揮,就曾得到嘉靖皇帝飛魚服和繡春刀的賞賜。此事作為一種特別的榮耀記載在主人的墓誌銘裡。

飛魚服上的“飛魚”,也並不是一種魚,而是一種龍首、有翼、魚尾形,具有神話色彩的動物。在服飾上表現為四足,四爪,有腹鰭一堆,尾部保留魚尾的特徵。

要從服飾上區別飛魚紋和蟒紋,主要看尾巴,尾巴分叉的是飛魚紋,不分叉的就是蟒紋。它們與龍紋區別在於,飛魚和蟒都是4爪,而龍是5爪。

飛魚服極其尊貴,有資格穿的只有三種人,錦衣衛也並非人人能穿

飛魚紋

飛魚服極其尊貴,有資格穿的只有三種人,錦衣衛也並非人人能穿

蟒紋

在明代,亂穿賜服是會受到嚴厲懲處的。《明史》曾記載兵部尚書張瓚就差點因僭服蟒衣而獲罪。其實他是被冤枉的,原來是嘉靖的視力不好,誤把飛魚服看成蟒服。

而如果民間有僭用織繡蟒龍、飛魚、鬥牛等服飾者,工匠要被處斬,家人則要被充軍的偏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