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傳》在愛情中出局的往往不是無緣,而是自作

《嘉南傳》在愛情中出局的往往不是無緣,而是自作

強求不得的愛,要適可而止,這是被公認的交往法則,可這說起來容易,卻少有人能夠做到,因為我們害怕的或許並不是被拒絕,而是無法接納那個失敗的自己。

其實,那些痴情人的背後都有一個他不敢去面對的故事,故事中的他是無助而孤獨的,所以,才會那麼不顧一切的去遷就一個人。

《嘉南傳》中痴情男兒並不少,有在愛情中學會了上進的李謙,有隨時都可以說出海誓山盟的趙翌,也有那為了愛情,可以連親情都捨棄的趙嘯。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三人,卻同時喜歡上了嘉南郡主,而結局只能是有兩人出局,一人得抱美人歸,那麼,我們不妨去看看那些在情理之中的離別是註定還是自作。

01、

自作多情就是一種單相思的求愛方式,它是得不到迴應的付出,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讓很多人在看到這樣的情節時會感動。

這正是趙嘯的情事,身為靖海侯世子,有與郡主門當戶對的身份,且才情過人,對愛情執著且專注,初看之下,如果與這樣的人過一生,也算得上是良配。

《嘉南傳》在愛情中出局的往往不是無緣,而是自作

可他不能成為陪伴郡主一生之人,是一種遺憾,但更多的是它存在著合理性,原因有三點。

其一,她們之間永遠停留在想象的世界,沒有真正去了解對方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對於趙嘯來說他喜歡的人是完美化的,認為她所思所想所做都是好的對的,就不會再想花心思去了解真正的她是什麼樣子。

其二,她們之間存在著利益關係,因為兩家都是朝中重要人物,如果聯姻,那麼,這份感情存在了雜質,會被人所非議,為她們的以後埋下了禍根。

其三,趙嘯的鋒芒和膽識讓她們之間存在了危機感,他是一個沒有格局觀的男人,只會在意當下,而從來都不會顧慮到未來。

從這三點可以看出,她們之間分開是一種必然,因為作為一個男人,他在愛情中僅僅只是做了個體貼之人,還應該有遠見和格局。

《嘉南傳》在愛情中出局的往往不是無緣,而是自作

於是,當我們看到趙嘯為了嘉南郡主硬生生捱上一劍,我們以為是一條漢子,也看到了負傷還答應了比武定親,又以為他是個不畏生死的勇士,當看到了他會為了這還沒有定下來的情,而連親人,兄弟都可以捨棄,才忽然懂了,他所求的愛是一場沒有責任心的自私佔有。

02、

如果說青梅竹馬是佳話的基本保障,那麼,成長後變得自我,是拆散這類姻緣的罪魁禍首,那麼,這樣的故事,正是當朝皇帝趙翌與嘉南郡主姜保寧在上演的。

《嘉南傳》在愛情中出局的往往不是無緣,而是自作

那個信誓旦旦的說著“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是趙翌,那個在宮廷之內摘了紅杏的也是他,最讓人無法接受的還是那個依舊天天打著痴情的旗號,卻在扮演了善變的自己。

帝王薄倖,可薄的不只是權勢,還有女人,因為他們會如同強盜一般把自己心愛的人和事搶來,以為給予那些金碧輝煌的宮殿和尊崇,就可高枕無憂的做一個情聖。

在劇中,起初,我們看到嘉南郡主對於趙翌並不是喜歡,而是為了報答太皇太后對她的恩情,與維護皇家的尊嚴,和造就國泰民安的志向,才答應了這門婚事。

可漸漸的才發覺,這其實是一種無效的犧牲,不僅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還會把世態變得更加的糟糕,於是,冷靜之後的姜保寧意識到了她們之間這份情的危機感,才用計讓自己從中脫了身。

《嘉南傳》在愛情中出局的往往不是無緣,而是自作

趙翌心裡是有嘉南郡主不假,但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他的誓言,輕易就被他糟蹋了,這樣脆弱的情感,何以支撐起她們這場理想中愛情呢。

遵守承諾之人,它並不是在這條約定上一塵不變,而是在發生了變故時,會找出一個讓人可以接受的理由去解釋,不管理解不理解,都要重新擬定一個方案繼續守約。

03、

趙嘯與趙翌這兩人在對於郡主的情,都存在著缺陷,而李謙能抱得美人歸,也是在情理之中。

李謙對於郡主的情是真誠而純粹的,雖門不當戶不對,但是合理的。

她們之間是以正常的模式開始的,經歷過諸多坎坷,修成了正果,這本就是希望渺茫的故事,卻在兩個人共同經營下,讓它活了下來。

一個出生草芥,一個出生高貴,因機緣巧合下結實了彼此,並一路披荊斬棘開闢了一條只屬於她們的交往之路,這裡沒有門戶之見,沒有利益關係,更沒有高低貴賤,只有那乾淨的靈魂交匯和齊心協力的以後。

想想,愛情難得的乾淨,是件多麼幸運之事,如果能守住了,那麼,成就一場佳話又有何難。

《嘉南傳》在愛情中出局的往往不是無緣,而是自作

我們始終不能成為如影視劇那般大氣之人,因為她們是完美化的情人,但我們都不該失去那些對於情感的美好向往,因為能遇到一個可以付出一生之人,是十分渺茫的,無論如何,都該珍惜。

愛情是有內涵和深度的意識形態,它沒有邊際,但並不特殊,從別人的故事中去感悟它的點與面,而後組合成體,會成為一種不錯的體驗。

《嘉南傳》或許不是那般出色,但劇中所要展現給我們的情,細品之下,卻也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