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被埋沒的一個天才, 袁紹要是早就聽他的話, 就沒後面曹操的什麼事情了

三國裡被埋沒的一個天才, 袁紹要是早就聽他的話, 就沒後面曹操的什麼事情了

看到這裡,相信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到這次要介紹的主角了,他就是魏國的名將─張郃。他受到曹操重用,負責抵擋蜀國的進攻,讓蜀國十分頭痛。當劉備知道老將黃忠定軍山斬殺了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時,不禁脫口而出:「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意思就是殺掉夏侯淵沒用,應該要殺掉張郃才有用,由此可見張郃的重要性。

三國裡被埋沒的一個天才, 袁紹要是早就聽他的話, 就沒後面曹操的什麼事情了

張郃原先效力於袁紹手下,在關渡之戰時,曹操率兵襲擊袁紹的城池烏巢,張郃建議袁紹要去援救,因為曹操兵強馬壯一定能破城,等到那時就太遲了。可是另一個將領郭圖卻說要「圍魏救趙」,派兵攻打曹操的大本營讓他回頭救援。

三國裡被埋沒的一個天才, 袁紹要是早就聽他的話, 就沒後面曹操的什麼事情了

其實空城計、偷襲埋伏還是圍魏救趙等計謀策略,都是要在特定的情況下才能使用,例如空城計能成功,是因為諸葛亮的名聲太響亮而讓人忌憚,換成其他人就會失敗。這次郭圖提出的計謀也是一樣,需要建立在雙方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才能成功。

三國裡被埋沒的一個天才, 袁紹要是早就聽他的話, 就沒後面曹操的什麼事情了

可惜最後袁紹不顧張郃的建議,調派大量重兵去攻打曹操的老窩,結果久攻不下;而曹操則是聽聞大本營被攻打後,破釜沉舟,一口氣打下烏巢,接著回頭夾擊袁紹。

三國裡被埋沒的一個天才, 袁紹要是早就聽他的話, 就沒後面曹操的什麼事情了

戰敗後郭圖想誣陷張郃,於是張郃便投降曹操,曹操則對張郃的歸順感到非常開心,並且重用他。得到重用的張郃打了許多勝仗,替魏國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三國裡被埋沒的一個天才, 袁紹要是早就聽他的話, 就沒後面曹操的什麼事情了

在「街亭之戰」裡,張郃看破蜀國將領馬謖的失誤;馬謖因為過於自信,而紮營於一座孤立的山上,於是張郃運用智慧先截斷蜀軍的水源,幷包圍整座山腳,再行進軍,讓進攻的效果事半功倍,故此大勝蜀軍。雖然在《三國演義。孔明揮淚斬馬謖中》,把這件事寫得很輕鬆,全是因為馬謖犯錯所以蜀國才會戰敗,但若非對手是張郃這種善於事前計劃的將領,馬謖想來也不會敗得如此輕易。

三國裡被埋沒的一個天才, 袁紹要是早就聽他的話, 就沒後面曹操的什麼事情了

機智的張郃直接看穿諸葛亮的計謀。在街亭之戰後,張郃被派到吳國邊境,但此時諸葛亮突襲魏國的陳倉,於是張郃被派去援救,並告訴魏明帝曹睿:「我還沒到,諸葛亮就會離開了。他的糧草撐不過十日。」果然情況如他預料,讓人佩服萬分。張郃善於做好規劃與計劃後再行動,讓事情可以順利進行,也能讓人放心交付重任給他,所以他歷經曹操、曹丕、曹睿三任君主皆受到重用,是能擔魏國重任的一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