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8月5日起,由愛奇藝出品,魚子醬聯合出品,魚子醬、愛奇藝安可工作室、愛奇藝小怪獸工作室共同製作的原創女性音樂人競演真人秀元氣森林《爆裂舞臺》於每週五晚8點在愛奇藝、隨刻、奇異果TV平臺正式上線。優秀女性音樂人的聚集、超強的製作班底、超震撼的舞臺呈現,讓節目自開播就引發無數網友的超級期待,一鏡到底拍攝的節目推廣曲《VVS》更隨著第二期節目的播出瞬間開“爆”全網。近日,“傳媒內參”專訪了該節目的劇本總監廖媌婧、總編劇曹聖揚,獨家揭秘《爆裂舞臺》的“爆裂”密碼。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另闢蹊徑,打造“女音樂人高階研修班”

國產綜藝節目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由最初對國外模式的強依賴階段轉入近些年對原創模式的強開發和打造階段。放眼當下競爭激烈的綜藝節目市場,不論是電視綜藝節目還是純網綜節目,都不難發現節目型別相比早年愈發豐富。

在節目嘉賓的選取上,《爆裂舞臺》聚焦近三年內各象限、維度的選秀節目中湧現的佼佼者,大膽突破“平臺”出身的桎梏,最終集結劉柏辛Lexie、單依純、宋雨琦、THE9-安崎、THE9-陸柯燃、VaVa毛衍七、吳宣儀、Yamy郭穎、硬糖少女303陳卓璇、周潔瓊等十位風格各異的女性音樂人,讓節目具備了超高的明星陣容。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縱觀當下節目市場,《爆裂舞臺》專注年輕女藝人群體,與2021年綜藝市場《乘風破浪的姐姐》、《披荊斬棘的哥哥》等節目為代表的30 、40 年齡層藝人群體形成了差異化競爭。而《爆裂舞臺》的嘉賓都是經歷過市場歷練的相對成熟的音樂人,她們參加節目的過程便不再是“養成”,而是“精進”,是在成為大眾偶像之後如何更深刻地被大眾熟識,如何透過節目中的競技積蓄更多能量從而在專業領域走得更遠。

在《爆裂舞臺》中,實力派歌唱家韓紅作為主理人以“XXXL”的全新身份亮相,聯合金武林、曲世聰、孔瀟一金牌製作人從編曲、舞臺等專業角度對藝人們進行全方位的專業指導。如果說,主理人和評審們在節目中發揮的既往選秀類節目中“導師組”的角色功能的話,那麼可以說節目中“導師組”基本淡化了“明星”的色彩,而以極權威的科班專業功底對藝人進行了回爐再造,助其成長為具有舞臺綜合實力的全能型音樂人。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我們定位這檔節目為女音樂人的高階研修班”,節目劇本總監廖媌婧在接受傳媒內參專訪時表示。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祛魅既定人設,借舞臺競現真實自我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其實《爆裂舞臺》的脫穎而出,密碼還在於對於“真人秀”概念和關鍵元素的深度挖掘,當然這正是劇本團隊多年深耕綜藝節目的豐富經驗的創作輸出:

一,“真”。在策劃伊始,追求真實就是節目的初衷訴求。

首先,藝人們直面自己真實的境遇。節目前採過程中,藝人們普遍向節目的主創人員表明當下缺少舞臺的現狀。不管是整體發展境況如何,她們都流露出對迴歸舞臺的巨大渴望。關於這種行業現狀,節目中透過藝人們的初亮相以及主理人韓紅和藝人們的談話予以真實呈現。

其次,與缺少舞臺的現狀相伴的便是競爭殘酷的淘汰賽制。10個人透過連續33場競演爭奪最後一個競演名額以獲得超級資源。每一場競演之後都有人被淘汰,這種殘酷的狼性賽制背後是真實的適者生存的行業生存法則。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此外,“真”還尤其體現在藝人們的真實反應和真實觀點的表達。比如在第二期節目的《VVS》一鏡到底的拍攝之後需要每個人投票淘汰一個人,由主理人宣佈投票情況,這與以往節目中看到的“盲投”不同,投票人給出的理由與被淘汰者的反應正面交鋒,大寫的“尬”字成為節目的一大看點。

“我們在最大程度地保證藝人的自由表達的同時,藝人之間這種真誠的交流也將成為節目吸睛的持久動力,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藝人間的關係塑造也始終處在一種不斷調適的狀態。”曹聖揚表示。

二,“人”。讓藝人祛魅,這也是節目的重要訴求。

作為以舞臺為生的藝人,她們自然在大眾心中已經形成相對固定的人設。是保既定人設並將其加固還是打破既有人設挖掘藝人新的閃光點,《爆裂舞臺》勇敢地挑戰了顯然更為冒險的後者。從目前節目的播出效果來看,這種嘗試已經成為節目最大的看點之一。

為了完成這項冒險,節目組從兩個方面體現這種突圍性質的立“人”。一方面是對主理人的“立”:從節目的生產邏輯來看,其實是回答了兩個問題——為什麼要設立“主理人”的身份以及為什麼選擇韓紅作為主理人。

如果把《爆裂舞臺》比作“女音樂人的高階研修班”,那麼主理人的身份其實像是研修班的班主任,這個角色需要在藝人們面前有威望。而韓紅作為中國音樂界極負盛名的實力派唱將已經具備這個條件,她近來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嘗試說唱音樂,走出舒適圈,挑戰自己。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所以無論是從資歷、從專業來說,還是從當下在做的事情來說,她都可以成為表率,並且既往的綜藝經驗和這種類似“小白”身份的跨界嘗試不至於讓主理人和藝人兩種角色之間陷入僵持,如此,韓紅作為主理人的身份確立下來。

而另一方面,褪去明星的光環,這10個藝人也只是普通的女孩,有焦慮有苦惱,有鬥志昂揚也有低落崩潰,她們對現在的職業有熱情也有倦怠……對於她們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人設,她們自己也有想要去打破的想法。比如作為Vocal擔當的單依純,在公眾面前可能更多的是擅長唱抒情歌的“好聲音”冠軍,但她卻不甘於OST女歌手的現狀,想要嘗試更多不同風格的音樂。

《爆裂舞臺》提供的是可貴的舞臺,如何用自己更多的標籤在有限的舞臺上“爆裂”則是各憑本事了,這也是她們自我突圍,走出身份焦慮的一次次機會,而透過這些展露,必將是為公眾熟知的全新“人設”,同時也是更貼近藝人自己所認同的自己。

三,“秀”。節目對於“秀”元素的體現更多地著力一次次的大小競演。

緊張而殘酷的淘汰賽制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以往印象中藝人們“演繹”的成分。喜怒哀樂的心緒變化已經透過最直接的生理反應進行了最真實的呈現,她們最主要的精力無疑就是進行完美的舞臺表演。

甚至是在節目的空間打造上,雖然節目名稱“爆裂舞臺”極易引導觀眾預設對舞臺設計的關注,但製作團隊恰恰不再只追求“炫酷”的舞臺效果。“用真人秀包裹舞臺表演去講故事”成為節目“秀”出的最大亮點之一。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按照正常的節目流程設定,節目第一期需要完成的藝人初亮相的任務正是在主理人和藝人們的談話場中慢慢實現的,觀眾透過節目中藝人視角下對自我的定位、主理人韓紅視角下對藝人們的初印象而形成自己對節目中所有藝人的認知,隨後帶著這些認知去觀賞藝人們的舞臺亮相,更加全方位地去欣賞並理解這場“秀”。

競演是一場真人秀,是藝人們一次真正的“爆裂”。如此一來,《爆裂舞臺》節目名稱中的兩大關鍵詞便得以深入人心。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底層邏輯 模式研發

內容方與平臺方合力推進節目內容共創

《爆裂舞臺》的最終呈現其實是平臺方和節目團隊通力實現的內容共創,這也是節目致勝的重要因素。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曾在多次公開發言中強調“愛奇藝始終堅持理解和尊重藝術家,只有和他們在一起,才能創作出最優秀的作品。”

在《爆裂舞臺》的創作過程中,作為平臺方的愛奇藝給予主創團隊以最大的創作自由。平臺方提供資料支撐輔助節目主創團隊,但在創意上做到了充分尊重節目主創團隊,一起完成一場“爆裂”實驗。在節目的底層邏輯“藝人都缺舞臺”被確認下來之後,節目主線隨之確立為“爭奪限定數量的舞臺”。之後,節目模式、賽制等水到渠成。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

作為聯合出品方和導演方的魚子醬文化曾出品製作了《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中國音樂公告牌》等多檔優秀的綜藝節目;作為編劇團隊,景禎文化劇本工作室曾先後創作了文化旅遊類節目《青春環遊記》,情感觀察類節目《女兒們的男朋友》,航天挑戰類節目《挑戰吧太空》和電子競技真人秀《超越吧英雄》等不同品類的綜藝節目。依託如此豐富的實戰經驗,節目中的大部分藝人基本都與內容方有過深度的合作,彼此具有較好的合作基礎,而在平臺方給予內容方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之後,“天時地利人和”之下,一檔《爆裂舞臺》在眼花繚亂的綜藝市場“爆裂”而出。

《爆裂舞臺》對於製作團隊來說是一次冒險,而節目所呈現的藝人們,是最真的她們,也是最好的她們。

QA

傳媒內參:在節目策劃過程中,你們對於節目最終傳遞的價值觀有什麼想法或者願景嗎?

廖媌婧:接地氣一點地說,其實《爆裂舞臺》講的是一個青年的奮鬥歷程,也是告訴年輕人機會是有限的,你要抓住機會,你要做好準備,你也要熱愛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我們總講“缺舞臺”,但給了舞臺你真的準備好了嗎?音樂人在舞臺上表演是她的本職工作,要能在舞臺上繼續發光就要不斷自我精進。

傳媒內參:您如何看待真人秀編劇這個職業?

曹聖揚:可能很多人對真人秀編劇有誤解,常說“劇本痕跡”,其實完全不是這樣。我們是想當一面鏡子,用內容創造折射自己生活當中會冒出的某一個疑問,面臨的某一種困惑,或者會碰到的相似的情景。只是透過我們的設定,讓這些似曾相識的片段在節目裡面出現,達到我們常說的“共情”。至於怎麼兌現或者兌現多少,這是編劇的手法。

走出舒適圈,《爆裂舞臺》真的“爆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