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本能擒殺曹操,卻派關羽把守華容道,從而放了曹操

赤壁之戰後,曹軍水師大敗,而曹操本人從華容道逃跑。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當時派關羽把守華容道這最後一個關卡,雖說關羽武功高強,按理說定能在華容道擒拿曹操,並將他手刃刀下,但是在最後,關羽念及舊情,還是放過了曹操一馬。

為什麼諸葛亮本能擒殺曹操,卻派關羽把守華容道,從而放了曹操

很多人為之嘆惋,諸葛亮料事如神,怎麼偏偏讓關羽把守要關,最後落得曹操逃逸,要是能在華容道斬了曹操,豈不是除了蜀國心頭大患?但其實並非如此,關羽釋放曹操也在諸葛亮的深謀遠慮當中,要知道諸葛亮是眼光長遠的謀士,如若曹賊的死對蜀國有利,那他也絕對不會派遣關羽把守華容道。而關羽遇上曹操時會將他釋放,也是在諸葛亮的預期中的。

為什麼諸葛亮本能擒殺曹操,卻派關羽把守華容道,從而放了曹操

關於諸葛亮要放曹操一馬的原因,一說是對未來天下三分、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利。“三足鼎立”是諸葛亮策劃已久的理想化勢力分佈大況,如果天下三方勢力獨立、互相牽制,那麼留給蜀國的發展時間和機會就會更多。蜀國比起其他兩國,從最開始就稍顯疲軟,蜀國的人才情況比起人才濟濟的魏、吳,本就顯得力不從心,除了五虎將和一員諸葛亮外,就基本沒有能擺上檯面與其他勢力抗衡的牌了。諸葛亮雖料事如神,但下錯一步棋,就將一錘定音蜀國生死,所以不得不謹慎而為之。

為什麼諸葛亮本能擒殺曹操,卻派關羽把守華容道,從而放了曹操

所以有的人認為,諸葛亮特意放曹操一馬,實在是小人行徑。其實這麼說是不妥的,雖說當時蜀吳聯合抗曹,但劉備孫權之間的結盟並不穩固,蜀吳聯盟的性質更偏向單純的利害關係一致,至於所謂深厚的聯姻情誼,或者是長遠的目的和相互牽制的籌碼,兩者之間是壓根不存在的。並且這樣的結盟一旦瓦解,首先受損的還是劉備,畢竟當時吳要比蜀強大很多,諸葛亮能調動的全部兵力加起來不過幾萬,但孫權手下隨隨便便就能調出十萬有餘。

為什麼諸葛亮本能擒殺曹操,卻派關羽把守華容道,從而放了曹操

所以如果在華容道殺害曹操,曹勢力也並不會因為曹操之死而鬆動瓦解,反倒會變得更加過激。曹操之子曹丕曹植肯定要借為父報仇之由討伐蜀國,這時候吳國的勢力走向就充滿了未知數,想必孫權手下的幾位策士也會選擇坐收漁翁之利,瓦解聯盟,並將蜀國納入囊中。

為什麼諸葛亮本能擒殺曹操,卻派關羽把守華容道,從而放了曹操

諸葛亮的這一舉充分體現了他的深謀遠慮,這樣做不僅穩固了三國局勢,曹操敗退後定會安頓一段時間,蜀國也可以藉機發展。另外,還有一些個人層面上的原因。關羽關雲長生性驕縱倨傲,但卻很念舊情,在出於私心放了曹操一馬後,讓曹操欠了蜀國一個人情不說,關羽面對諸葛亮時自然會感到心虛,諸葛亮這一舉還澆滅了關羽趾高氣揚的秉性,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