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犀牛娛樂原創

文|方正 編輯|夏添

“宇宙級段子手”翟志剛火了。

近日,神舟13號宇航員翟志剛的一段採訪爆火。影片裡,他兩眼放光,用東北話談太空漫步感受,“這天真藍…怎麼是藍的呢?哦,這地球”、“這傢伙,太深了,老遠了,深不見底啊”,風趣言論令網友直呼“宇宙的盡頭真是東北”。

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聽說要去太空“出差”半年,翟志剛下載了數部電視劇開啟“太空追劇”,網友紛紛向他安利好劇,各電視劇官媒向他喊話,助推 #為翟志剛推薦好劇# 等話題登上熱搜。在此類話題助力下,抖音等平臺的神舟13號系列直播熱度不減。

就在國人集體關心神舟13號近況之時,另一邊,俄羅斯派駐“人類首個太空劇組”拍電影的訊息傳回地球。5日,由導演克利姆、女演員尤利婭、宇航員司機組成的三人太空劇組趕赴國際空間站,他們將花費12天在太空實地拍攝電影《挑戰》。

對於此事,不知湯姆·克魯斯作何感想。一年多前,阿湯哥剛剛宣佈將與SpaceX和NASA合作一部全程在太空拍攝的電影,如今這“人類首個太空劇組”的名號卻被戰鬥民族捷足先登了。

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一場航天影視化的大國軍備競賽似乎在悄然上演。相比俄羅斯,美國好萊塢無疑是這方面拍攝經驗最豐富的,依照真實事件改編的劇情片《阿波羅13號》《登月第一人》等,由真實影像修復來的紀錄電影《阿波羅11號》,都曾在全球範圍內產生過影響。

反觀中國,作為世界三大航天強國之一,其航天題材電影數量幾近於零,即便有太空硬科幻《流浪地球》珠玉在前,它也只能算是帶有航天元素的科幻片。

此番神舟13號“太空出差6個月”,向國人大力科普宣傳了真實的太空生活場景,藉此契機,神舟號系列是否存在進一步“影視化”的可能?在《流浪地球》敲開國產科幻新大門、被外媒熱議後,不妨讓我們對「國產航天電影」做個大猜想。

“前人栽樹”的影視成果

美蘇太空競賽成助推器

太空片向來是國家軟實力的某種象徵。

太空片創作的分水嶺,就肇始於美蘇太空競賽的時局。二戰後,美蘇冷戰在太空競賽領域愈演愈烈,人類的載人航天技術大跨步突破,尤以1969年阿波羅飛船助人類登月為標誌,“登月熱”推動真實航天事件改編影片發力好萊塢。

在人類未攻破航天技術前,太空片只能依靠科幻文學的想象去製作,以1902年“影史首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為代表,太空片長時間停留在浪漫化表達的階段。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隨美蘇太空競賽上演,太空片製作才有了切實的航天實踐經驗做打底。

這期間,20世紀福克斯於1951年出品了《地球停轉之日》,這是影史最早描寫人類政府首腦與外星人接觸的電影,全片到處可見航天實踐經驗的運用。1967年,美國知名導演羅伯特·奧特曼執導了一部《太空登月記》,影片直接正面講述了美國太空署準備在短時間內訓練航天員登月的故事。

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1968年,庫布里克拍出《2001:太空漫遊》,將人類的科幻片帶到了藝術性和思想深度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真實的航天經驗為飛船內部場景的描摹打下堅實基礎,製造出“預言式”的未來科技想象奇觀,這是它成為影史里程碑作品的關鍵。

1969年美國成功登月,成為太空競賽終結的標誌點。而圍繞相關真實航天事件改編的電影,兼具冒險、驚悚、政治等元素,成為好萊塢市場寵兒。最經典的當屬1995年環球出品的《阿波羅13號》,以宣揚美式主旋律的基調,成功向全世界完成了一波文化輸出。

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與美國打造好萊塢商業大片路線不同,當年的蘇聯是先鋒派藝術電影的搖籃。蘇聯的太空科幻正是受《月球旅行記》導演梅里愛影響,發軔於20世紀20年代,《艾莉塔》《新格列佛遊記》等掀起了一系列本土科幻文學的影視化改編熱潮。

即便到了美蘇太空競賽時代,好萊塢拍攝太空科幻商業片的同時期,蘇聯最成功的科幻電影還是《飛向太空》(1972年)和《潛行者》(1979年),皆是蘇聯藝術片大師塔可夫斯基所執導的詩意派科幻片,與美式航天片調性大相徑庭。

俄羅斯在航天商業片方面驚豔世界,還得要等到本世紀的10年代。著名的“俄羅斯航天電影三部曲”,13年上映的《搏擊太空》“復原”了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完成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全過程,15年上映的《天際行者》則聚焦兩名航天員在萬眾矚目下開啟艙門“邁出太空第一步”的故事。

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中國影迷最熟悉的俄羅斯航天片則要屬《太空救援》,這部曾在中國大陸公映過的影片,同樣由1985年禮炮七號遭遇到的事實航天事件改編,該片在當年不但打破了俄羅斯多項票房紀錄,連時任總統普京都對其讚不絕口。

神舟號“影視化”諸多優勢:

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從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到新世紀美、俄航天商業片“兩開花”,兩大航天強國從科技硬實力、電影軟實力兩個維度,向全世界做了全方位的國家航天能力宣傳。

而反觀我國,我們所研製的“天宮一號”空間飛船曾在好萊塢電影《地心引力》裡得到過露面演出,但根據我國真實航天事件改編、由我國自己講述的航天敘事方面,始終沒有代表性作品產出。

值此神舟13號勝利發射、成功開啟空間站旅行之際,犀牛君認為,行業是時候去思考怎麼打造以神舟號、天宮號飛船等作為敘事空間去演繹的影視作品了。

神舟號“影視化”擁有諸多優勢,首先是對外的國家形象宣傳維度,一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天題材電影是最有力的文化輸出品之一。

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兩年前的《流浪地球》雖僅有少量場景發生在太空飛船,仍一度引起外媒對其的激烈討論,《紐約時報》當時評論稱,“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是後來者,在電影業中,中國也是科幻片領域的後來者,但這種局面就要被改變了(That is about to change)”。

再者,航天題材電影非常契合當下主旋律創作大潮的趨勢,容易帶動大眾的愛國熱情。當年的《流浪地球》之所以能拿下46億多的傲人票房,家國情緒的加持是重要因素。而若將神舟13號影視化,強化航天空間敘事現實感的作品,無疑更容易打動國人內心。

不得不說,相比其它科幻題材,基於我國航天器械的物理空間去演繹故事,給國內觀眾的代入感是更強烈的,更有助於國產科幻片“沉浸感”的打造。

尤其是近段時間,抖音、微博上有大量神舟13號及天宮空間站的直播和短影片刷屏,藉由這輪科普宣傳潛移默化植入給觀眾空間站生活的想象,影視創作者們完全可以此為契機對其進行藝術加工。

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當看到我們的宇航員在太空裡生活,人們會自覺會帶入自我,對不久將來可能的太空旅行進行發散性暢想,這為國內科幻作家、編劇以此為創作基點去創作新故事提供新機遇。

近些年,影視行業一直在大力推動主旋律與型別片的融合創作,《奪冠》《我和我的家鄉》等影片的票房成績也證實了這類片的市場潛力,加之《流浪地球》證明國產科幻工業製作的成熟,這讓我們有理由期待,航天題材電影今後或成為一大最“高階”的主旋律品類。

故事與工業實力兼備

中國航天片的N種拍法

太空片對推廣美國夢、蘇聯強國形象的助力,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國產航天片能夠更形象地闡釋中國夢和航天夢,在故事、工業硬條件被夯實基礎上講好“中國故事”。

一方面,中國一直不缺乏宏大科幻命題的講故事能力。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國產科幻文學就在《科幻世界》等雜誌支撐下蓬勃發展,並助力出產過《霹靂貝貝》《珊瑚島上的死光》等軟科幻作品,產生一定社會影響力。

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而進入新世紀,經過多年中國科幻人的努力,《三體》《北京摺疊》接連獲得雨果獎,標誌著中國科幻故事得到了世界範圍的認可。尤以劉慈欣為代表,《三體》所描繪的“宇宙社會學”,是放眼寰球視野以探尋人類命運,其社會性和哲學性具有全球普世性。

另一方面,《流浪地球》《上海堡壘》等電影的出現標誌著國產影視工業已發展到能支撐拍攝硬核航天題材科幻電影的程度,此類片想象空間巨大。

在此基礎上,我們航天電影製作的第一大方向,可以是類《地心引力》的以空間站生活為基底的太空故事片,一來可追求視覺效果和商業大場面,二來加入倫理情感探討、人性衝突等作者電影元素,以綜合調配之。

再者,航天人物傳記故事片也可以作為嘗試。好萊塢的《登月第一人》以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作為影片主角,《搏擊太空》以加加林為原型塑造故事,帶入兩人的第一視角觀眾都獲得了沉浸式的觀影體驗,並與當年的宇航員們達致了情感共振。

相信若以楊利偉、翟志剛等中國宇航員為人物原點去拍攝,一部太空版的《中國機長》很大可能會有不錯的市場反響。

國產航天電影大猜想軟實力、主旋律、沉浸感

此外,紀錄電影可能是當下最容易製作的一類航天電影。19年的《阿波羅11號》,將真實紀錄的新舊影像無縫對接,為人類歷史上標誌性事件展現了全新的視角,將紀錄片拍出了可以以IMAX大銀幕規格播放的電影質感,以此製作邏輯拍攝神舟系的紀錄電影,未必不是一個新鮮嘗試。

就在即將文畢之時,平遙影展上一部名為《宇宙探索編輯部》的國產軟科幻電影正被無數影迷熱議,更拿到豆瓣8。6的罕見高分,這正傳遞出一個訊號,國產科幻電影的想象空間還有很多。而藉著全民觀看航天直播熱潮,航天電影未必不會成為下一階段國產科幻開發的重點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