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趣聞:李世民給了李恪江山社稷,為何還覺得對不起李恪?

唐朝初年,朝廷奉行“封建親戚,以為藩籬,榮辱同心,盛衰一體”的策略。唐高祖和唐太宗,把子弟們分封各地。子弟們到了十歲左右,就要“出閣”。

出閣一詞,一般是指姑娘嫁人。這個詞在《新唐書》裡面,是指親王就藩。所謂的的就藩,是指親王離開京城,去治理封國。

唐朝初年的禮制,太子是國本,不可輕易動搖,必須留在京城。皇帝的嫡次子是第二順位繼承人,萬一太子有變故,就要頂上去,也不能輕易離開京城。

正史趣聞:李世民給了李恪江山社稷,為何還覺得對不起李恪?

唐高祖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按照禮制,除了太子之外,皇帝其他的兒子,都要出閣。皇帝為了把嫡次子留在身邊,一般會封嫡次子雍州牧的職位。雍州的轄區,包括京城長安。嫡次子出任雍州牧,就可以在長安治理雍州。

唐朝初年,雍州牧一直是皇帝嫡次子的兼任官職。秦王李世民兼任雍州牧,魏王李泰也兼任雍州牧,就是明證。

太子和雍州牧可以留在父皇身邊,其他的親王到了年紀就要出閣。如果親王到了年紀還沒有出閣,就代表皇帝很喜歡他,他有爭奪太子之位的資本。

李世民的庶子李恪,是隋煬帝的親外孫。《新唐書》記載說:“貞觀二年徙蜀,與越、燕二王同封。不 之國。”

正史趣聞:李世民給了李恪江山社稷,為何還覺得對不起李恪?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恪到了出閣的年紀,卻遲遲沒有出閣。原因很簡單,李世民很喜歡李恪,有把他當成接班人培養的意思。

問題的關鍵是,李恪是隋煬帝女所出。按照禮制,李世民的正妻只有長孫皇后一人,楊妃只是李世民的妾而已。有長孫皇后所出的三個嫡子在,庶出的李恪就沒有繼承權。

李恪遲遲不出閣,李承乾和李泰就感到了威脅的存在。長孫無忌絕對不能容忍李恪威脅外甥的地位,就發動輿論,逼李恪離京就藩。

李恪既不是太子,也不是雍州牧,長久留在京城,確實沒有正當的理由。李世民面對輿論壓力,不得不讓李恪去齊州就藩。這件事情,典出《新唐書。李恪傳》的記載,原文是:“久乃為齊州都督”。

正史趣聞:李世民給了李恪江山社稷,為何還覺得對不起李恪?

長孫皇后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一個“久”字,就道出了李世民與李恪的惜別之情。李世民捨不得李恪,經常對大臣們說:“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

古代的時候,親王出閣就藩,也要建立社壇和稷壇。親王一旦建立封國的社稷,基本上就與大唐社稷無緣了。李世民賜予李恪吳國的江山社稷,就等於是剝奪了李恪的繼承權。

一系列的史料證明,李世民讓李恪出閣之後,心裡覺得對不起李恪。李世民為了避免兒子的爭鬥,只能違心讓“英果類我”的李恪出閣就藩。

李世民還對李恪說:“汝惟茂親,勉思所以籓王室,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外之為君臣,內之為父子,今當去膝下,不遺汝珍,而遺汝以言,其念之哉!”

正史趣聞:李世民給了李恪江山社稷,為何還覺得對不起李恪?

李恪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對李恪說這句話的時候,是長孫皇后剛剛去世的時候。李世民對李恪心心念念,讓長孫無忌感覺到了嚴重的威脅。

貞觀十七年,李承乾被廢,李泰被貶,李治憑藉嫡三子的身份,當上了太子。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又問長孫無忌說:“朕想廢了李治,改立李恪,愛卿以為如何?”

李治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長孫無忌肯定要幫李治說話啊。在長孫無忌的強烈的反對之下,李世民權衡利弊,還是放棄了改立李恪的想法。

李恪在該出閣的時候,長久地留在京城。李世民在長孫皇后剛死的時候,就對李恪心心念念。李治沒有過錯,李世民居然想改立李恪。

正史趣聞:李世民給了李恪江山社稷,為何還覺得對不起李恪?

李治劇照,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偏愛李恪的一系列做法,讓長孫無忌恨透了李恪。李治也感受到了三哥李恪的威脅,必欲除之而後快。於是乎,舅甥二人藉著房遺愛謀反案,擴大打擊殺了李恪。

在我看來:“李恪之死,皆因太宗長久偏愛,又下定沒有聖庶抗嫡的決心所致。李恪之死,歸根結底是死於父親的優柔寡斷。”

本文資料來源:《二十四史》《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