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萬隻河蚌副業產珍珠,主業讓人意外

這幾天,杭州市餘杭區未來科技城6條河道里的60萬隻河蚌“火”上了網。工人們從河道里撈起河蚌,開啟來後一粒粒圓潤的珍珠太吸引眼球。

為什麼在城市河道里養這麼多河蚌?

12月27日,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了解到,這些河蚌還真是寶藏,產珍珠只是它的副業,主業更加厲害:治水。

140萬隻河蚌副業產珍珠,主業讓人意外

河蚌治水有個專業名稱叫“智慧生物鏈靶向治水技術”,利用微生物、微藻、河蚌、魚類等構建的生物鏈逐步淨化水體,保障水質達標。

這一次,相關部門在未來科技城6條河,包括新橋港、紅衛港、前進港等共投放了60萬隻河蚌。

負責治水的王工告訴小時新聞記者,河蚌治水專案從2020年11月就進場了,當時是新橋港進行河道治理,2021年2月完成工程建設和河蚌投放,2021年4月初,新橋港主要斷面水質開始持續好轉,以海創路橋最為明顯,河蚌為主的生物鏈靶向治理技術開始發揮作用,水質長期維持Ⅳ類水質。

為什麼要用河蚌治水?

“作為調節河道水質的‘得力幫手’,河蚌有著天然的優勢,1只成年河蚌每天能過濾50多升水,可以24小時不間斷濾食水中的藻類、浮游動物、有機碎屑等,60萬隻河蚌一天可以淨化3萬方水。”王工說,而且它對河道沒有特殊要求,嚴重汙染的河道也可以進行治理。

140萬隻河蚌副業產珍珠,主業讓人意外

河蚌的另一個神奇之處還在於,它不僅能淨水還能治底泥。用王工比較專業的說法就是“原位生物清淤技術”:“無需機械清淤,採用自動化汙水細微顆粒收集裝置,將河底汙泥收集至漂浮在水面的處理池中,利用微生物將其分解消化成無機鹽,然後用無機鹽擴培有益藻,智慧靶向輸送給河蚌,達到生物清淤的目的。”

“當時選擇這種技術,主要因為生態環保,同時,建設和運維成本比其他技術低,後期還能有收益。”

140萬隻河蚌副業產珍珠,主業讓人意外

除了未來科技城的河道,杭州拱墅區紅旗河片區的5條河道里,也投入過80萬隻河蚌。

在紅旗河片區,汩汩的黑水像自來水一樣流進一個被劃好的“沉澱池”裡。杭州市拱墅區河道保護管理中心介紹,這黑水是河底的淤泥,淤泥抽上來聞著味道很重,因為裡面存在氨氮等元素,但是它們對河蚌來說是有益的。沉澱池將泥沙沉澱在下面,上層則用菌劑對其進行分解。

河邊一座簡易小房是擴培室。擴培室內一個角落裡放著一瓶瓶綠色的水,這是藻種一級擴培區。

還有一塊區域放著一根根的玻璃管,上面寫著藻種二級擴培區。

擴培完成後,透過智慧生物鏈靶向治水控制系統,向每隻河蚌上的專屬輸送管道,將營養精準輸送到河蚌體內,河蚌吸收有益藻,越長越大。

在10公里的河道中,懸掛著80萬隻淡水珍珠蚌,就如同安裝了80萬隻小型生物。

加上河中配置的水生植物,配合定期投放合理數量的上中下層魚類,豐富水體環境,河道生態迴圈系統得到了完善。河底的淤泥減少了,水體變清了,河裡的蚌和魚也長大了。

140萬隻河蚌副業產珍珠,主業讓人意外

這項技術是模仿自然界水生態的自我修復功能,在水裡建立一個穩定的純生態食物鏈系統。

水質穩定後,透過定期迴圈捕放河道中的貝類、魚類,把水中的有機營養帶出水體,不但可以保持水體營養平衡,降低水體氮、磷營養鹽,防止富營養化,還能收穫可觀的經濟效益。

現在,就靜待它們產珍珠吧。

140萬隻河蚌副業產珍珠,主業讓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