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因原生家庭委曲求全的蘇母,為何還要讓女兒重蹈覆轍

《都挺好》:因原生家庭委曲求全的蘇母,為何還要讓女兒重蹈覆轍

看過《都挺好》的觀眾都知道,明玉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家裡好吃、好穿的都給哥哥,即使讀書成績優秀,母親趙美蘭也沒有讓她讀大學的打算,只是讓明玉早點就業,根本不會考慮女兒的想法跟感受。

在趙美蘭看來,女孩子是別人家的,讀那麼多書做什麼?我們將來老了也不用明玉管。

明玉讀書時,還要做很多家務,甚至是為明成洗衣服,而為了明成結婚,蘇母甚至可以賣房,而明玉只是想要區區一份複習資料,蘇母都會吝嗇於她。

家裡無論什麼事,根本不在乎女兒的想法,更別說考慮她的前途,明玉小時候連一張照片也沒有,甚至沒有出生證明。

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明玉是她親生的女兒,為何如此刻薄她?而趙美蘭自己就出身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為什麼她還要女兒重走她的老路?

《都挺好》:因原生家庭委曲求全的蘇母,為何還要讓女兒重蹈覆轍

追究其原因,不過以下三點:

蘇母嫁給蘇大成本身就是家庭所迫,蘇母是農村人,被蘇大強母親看中是因為她一個小姑娘家家,手卻很粗糙,一看就是在家中很會幹活,所以很快決定了與蘇大強的婚事,答應解決媳婦的戶口問題。

而蘇母嫁給蘇大強的初衷,就是想靠著他家得到好處,不然年輕時的蘇母明眸皓齒,不可能看上像小老頭的蘇大強,看過該劇的觀眾都知道,不僅沒有長相,蘇大強本人也是窩囊又膽小。

而蘇家孩子的出生總是伴隨著一個人的戶口遷移,明玉的出生更是伴隨著舅舅的進城。

可見趙美蘭是原生家庭的犧牲品,更是妥妥的“扶弟魔”,蘇母死後,家人才從蘇大強的記賬本上發現,如此節約、拮据的蘇母,卻暗暗給了自己的親弟弟不少錢。

《都挺好》:因原生家庭委曲求全的蘇母,為何還要讓女兒重蹈覆轍

02並非愛的結晶

我們都知道,一個女人願意生孩子,不外乎是因為愛她的老公。

面對蘇明玉的出生,並非如此。

都說最後出生的孩子,招人喜愛,而明玉卻沒有享受到這個待遇,從小爹不親,娘不愛的。

她的成長環境脫離常規,甚至出生隱晦。

她的出生伴隨著舅舅的戶口遷移,而這個舅舅又是個沒本事的人。

戶口哪是那麼容易遷移出來的?憑趙美蘭的一已之力,沒什麼能力的舅舅為什麼能夠遷移到城裡?

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簡直太不可思議,蘇母撐死不過一個護士長,哪來的本事跟權利?

而明玉近一米七的身高,而蘇大強一米六五都不到,這基因完全是遺傳了母親。加上蘇大強之前吐槽蘇母:新婚之夜,不是處女。

甚至從親戚那傳言,蘇母能夠進衛生所轉正,都是因為被縣衛生局的一個人睡了等等,不管是否謠言,明玉只是被利用的犧牲品。

《都挺好》:因原生家庭委曲求全的蘇母,為何還要讓女兒重蹈覆轍

03蘇母的自我認同感低

我經常會奇怪:為什麼女人也會重男輕女,或者她自己就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心理學認為:當媽媽的如果不認同自己作為女性的價值,那麼就會重男輕女。

一個女性如果有自我意識,尊敬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她就不會去貶低、謾罵、輕賤自己的女兒。

事實上蘇母的行為也是種潛意識,她甚至不知道自己也不愛自己。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潛意識沒有進入意識時,命運已經註定。

而蘇明玉代表了她的影子,代表了她對女生的世界觀。

這就是為什麼,蘇母能夠為了兒子們讀書、結婚賣房子,卻不能夠為了明玉做一點點的犧牲,讀高中的明玉,在趙美蘭賣掉房子時,甚至沒有自己的一間房。

而蘇母本身也很苛刻自己,平日裡省吃儉用的為兒子,為弟弟。直到死去,弟弟一家還想著去佔蘇家子女的便宜,已然成為習慣,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都挺好》:因原生家庭委曲求全的蘇母,為何還要讓女兒重蹈覆轍

在原生家庭中,可憐的明玉才成為了被家庭忽視的孩子,成了家裡最不被愛的小孩。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成年後的明玉,即使事業成功,在感情上卻是十分的不自信,總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而蘇家的事情,總是會遷動她的神經,擾亂她的思緒。

而這些都是蘇母對明玉的傷害,她自己沒有得到一個幸福的婚姻,所以將自己的不滿意又投射到女兒身上,不得不說悲哀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