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不刷題”的“吳姥姥”火了!網友:原來物理還能這麼“玩”

一頭灰白的短髮,

身著一件馬甲,架著副掛脖眼鏡,

說話乾淨利索。

近日,同濟大學退休教授吳於人

硬核科普物理的影片走紅網路,

百萬網友粉上她,

她也被網友親切稱為“吳姥姥”

用鐵鍋演示天眼、

用掃帚模擬太空中的宇宙射線……

這位灰白短髮的“吳姥姥”說話風趣,

站在鏡頭前做趣味物理實驗時,

像哆啦A夢一樣,

從馬甲的口袋裡不斷掏出雞蛋、

花生、硬幣等“腦洞大開”的道具,

給孩子們帶來驚喜連連。

網友直呼:物理還能這麼“玩”。

號稱“不刷題”的“吳姥姥”火了!網友:原來物理還能這麼“玩”

號稱“不刷題”的“吳姥姥”火了!網友:原來物理還能這麼“玩”

“吳姥姥”的百寶箱

吳於人很喜歡聽大家稱她為吳姥姥。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她覺得自己,是吳姥姥進科學大觀園,在未知的世界裡漫遊,處處感到新鮮、好奇。

姥姥留著利落的短髮,頭髮已然花白,但精神氣卻不輸年輕人,說起話來,思維敏捷、爽朗伶俐;笑的時候,露出兩顆尖尖的虎牙。

影片裡,姥姥最常見的裝束,便是那件卡其色的多功能馬甲,裡裡外外有十幾個口袋。

號稱“不刷題”的“吳姥姥”火了!網友:原來物理還能這麼“玩”

混沌擺永動機、斯特林熱機小模型、牛頓擺、指標驗電器、菲涅爾透鏡……除了這些專門用於物理試驗的小裝置、小模型之外,吳姥姥“百寶箱”裡的“玩具”五花八門。

有童年時我們愛玩的發光拉哨飛輪,有小布偶、存錢罐、“喝水鳥”,更多的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東西,礦泉水瓶、塑膠管、絲巾、玻璃杯、漏勺、鍋蓋、牙籤、竹掃帚、垃圾簍,等等。

太空中的宇宙射線長啥樣?姥姥右手擎起一把竹掃帚,左手從掃帚柄劃到末須端,網友一下子明白過來:它的軌跡就像掃帚一樣,從能量集中到漸漸減弱、分散。

火箭是怎麼上天的呢?靠高壓氣體的反推作用。想象得出畫面嗎?吳姥姥掏出一個氣球,一點點吹大,突然一鬆手,氣球蹭地往上躥,飛走了。還不夠一目瞭然嗎?姥姥又掏出一個礦泉水瓶,往裡頭注入液氮,擰緊帶孔的瓶蓋,倒裝過來;瓶子拖著長長的白汽尾巴,竄天猴似的,沒了影。

號稱“不刷題”的“吳姥姥”火了!網友:原來物理還能這麼“玩”

吳教授做神舟十三號發射模擬實驗

有網友問姥姥,法拉第籠是怎麼回事?沒有法拉第籠,吳姥姥從家裡帶來一個漏勺,自制成一個導電裝置,又在漏勺內外分別貼上小紙條,通電後,內外的小紙條一靜一動;這樣一來,法拉第籠的靜電遮蔽效應一目瞭然。

短影片平臺評論裡,網友留言說:“這才是物理課應該有的樣子呀!”“小時候,學校要是這樣教,我可能也是科學家了。”

姥姥回覆道:不晚不晚。

號稱“不刷題”的“吳姥姥”火了!網友:原來物理還能這麼“玩”

讓孩子們不再害怕物理

吳姥姥的短影片平臺賬號名叫做“不刷題”。不刷題也能學好物理,探究迷人的物理之惑,享受科學思維的快樂,是吳姥姥一貫倡導的理念。

退休之前,還在同濟大學教《大學物理》課程的時候,吳於人便發現,不少學生依然對物理有明顯的畏難情緒。即便是物理專業的同學,有些是調劑生,也有些是按照高考分數填報了本專業,他可能很擅長做物理題,但並不真正熱愛物理,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眼睛裡看不到光亮。

害怕,是因為不夠了解;不瞭解,是因為缺乏好奇心。那麼,要怎樣讓學生對物理產生真正的、持續的好奇心呢?當下盛行的刷題式教育顯然是行不通的,反倒適得其反。

吳於人想起自己小時候,愛上科學,愛上觀察和思考,似乎毫不費力,只是那麼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

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航天人,平常工作既神秘又繁忙,出差是家常便飯,常常一禮拜,只有禮拜天的幾個鐘頭,回到家同孩子們在一起。但就是那短暫幾個鐘頭的時光,讓吳於人感受到了充沛的愛與歡樂。

父親帶姐弟倆一起體驗生活點滴,觀察、思考一些日常的小問題。比如:煮餃子時,為什麼餃子會浮起來?溼手絹貼在玻璃上,為什麼不會掉下來,掀下來的時候,就像熨燙過一般?洗襪子的時候,是一股腦地放在肥皂水裡洗,還是一隻只地抹肥皂洗,哪樣洗得更乾淨呢?

沒有鋪天蓋地的“刷題”,有的只是寓教於樂的點滴日常。那些無形之中的思維啟發,成為吳於人日後取之不盡的礦藏。吳於人也因此和物理結下一生的緣分:中學的時候,吳於人最喜歡的便是物理課;恢復高考時,她考上了大學,還是學物理,畢業後又繼續從事物理教學工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後來做大學物理課程研發,吳於人有意在實驗器材的選擇和佈置上貼近生活,設計實驗內容時,也格外注重趣味性,這一切都是為了引導學生們發現問題,思考那些鮮活的現象,探究深層的科學規律。

吳於人和同濟大學的同事們一起建設物理探索實驗室,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從中拾回科學探索的純粹樂趣。隨後,吳於人又透過努力爭取,獲得了上海市科委、教委的支援,建立了同濟大學物理實踐工作站——上海第一家對青少年開放的大學實驗室,並擔任了首任站長。她和學生志願者們組織策劃的一系列趣味物理活動,備受青少年歡迎。

“還是要從娃娃抓起”,這是吳於人的另一點深刻體會。孩子還沒有形成思維定勢,就像是一張正待塗寫的白紙,很多時候一點就通。只要良好地啟發和引導,他們就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驚喜。

號稱“不刷題”的“吳姥姥”火了!網友:原來物理還能這麼“玩”

吳教授做實驗示範

“只要有精力,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2010年,60歲的吳教授從同濟大學退休後,仍然專注做青少年的科普教育,隨著短影片平臺的興起,吳教授找到了新的傳播形式。

2018年,吳教授與學生,開始嘗試用短影片傳播科普內容,成立了不刷題俱樂部,吳教授說要讓更多人在科學實驗中找到樂趣。

“物理不是死做題,不刷題也能學好物理”

號稱“不刷題”的“吳姥姥”火了!網友:原來物理還能這麼“玩”

如今72歲的吳教授仍然在堅持,她的科普影片,吸引了全網上百萬粉絲的關注,吳教授說做科普是自己的責任,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物理的魅力,領略到科學世界的樂趣,這些努力就都是值得的,“只要還有精力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綜合自新華網、新華每日電訊、央視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