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冬奧事:高山滑雪比賽如何“看天吃飯”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 你不知道的冬奧事:高山滑雪比賽如何“看天吃飯”

新華社記者

冬奧會各專案的資格賽已臨近尾聲,選手們正為通往北京的門票做最後努力。但新年伊始,高山滑雪世界盃男子專案的首站比賽就取消了。1月6日,降雨、大霧和強風天氣,使得原定於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舉行的男子迴轉賽事擱淺,辦賽似乎遭遇開年不利。

不過,由於天氣太差而導致的賽事改期、取消,在高山滑雪中其實屢見不鮮。北京冬奧會也已在科技加持下,做好了應對準備。

比賽“看天吃飯” 完賽率不過半不稀奇

薩格勒布不是本賽季第一站受天氣影響取消的高山滑雪世界盃。去年11月26至27日,加拿大路易斯湖站原定的三場比賽因過量降雪取消了兩場,令賽事總監只能感嘆:“大自然母親2比1戰勝了世界盃。”

這話道出了雪上專案的核心特質之一:作為戶外專案,它們不得不“看天吃飯”。高山滑雪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但當賽道動輒近千米的落差、選手動輒超百公里的時速,與山區多變的環境疊加在一起時,這個專案便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受天氣影響的“重災區”之一。

最近三屆冬奧會,2018年平昌男子滑降專案因七級大風推遲了4天。2014年索契的濃霧使女子超級大回轉等專案延遲開賽。2010年的溫哥華,連日降雨和溫度過高使得雪況泥濘,無法達到“冰狀雪”的標準,男子滑降、女子全能全部推遲。

溫度過高不是溫哥華的個例。而全球變暖的另一面則是氣候變得不穩定,暴雪和極寒天氣常不期而至。義大利名將布里尼奧內說:“過去幾年裡,我從來沒這麼冷過。在比賽地,氣溫可以達到零下25攝氏度,然後一兩天內又會變到零上5度。”

必須承認,期待高山滑雪這樣的專案比賽條件恆定、宜人是不現實的,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與自然的鬥爭中勝出。冬奧會上經常出現幾十人不能完賽的情況,完賽率不過半也不稀奇。2018年,中國選手孔凡影在女子大回轉中排名第55,81人參賽僅58人有成績;2010年男子大回轉中,101人參賽僅48人有成績……

辦賽隨機應變 意外與驚喜並存

國際雪聯釋出的高山滑雪規則中列舉了一些不適宜比賽的情況:“雪的厚度不足,雪面雪況不佳,有大霧、暴雪、大風或降雨”等。但風、雪、雨等天氣惡劣到什麼程度時比賽才推遲或取消,沒有絕對標準。規則特別強調了隨機應變的重要性:“賽事組織者不應完全依賴國際雪聯對賽道的認證,也應時刻注意賽時的雪況和天氣。”如果天氣條件有變,組織者可以臨時縮短賽道長度、改變比賽路線等。

因此,高山滑雪的比賽組織是個時刻處於動態調整中的過程。以1998年長野冬奧會男子滑降比賽為例,比賽先是因暴雪、凍雨、大風先後推遲三次;最終比賽那天,出發時間又因大風臨時推遲了50分鐘;而為了降低比賽難度,工作人員直到比賽開始前還在賽道上緊急人工剷雪,以削減一個需要跳躍的斜坡的高度。

也幾乎沒有賽事組織者因為天氣導致的賽程調整而被質疑過辦賽能力。長野冬奧會可謂什麼都遇到了,除了天公不作美,高山滑雪的最後一個比賽日還遭遇了一場小地震,但那屆冬奧會當時被西方媒體稱讚為“雖飽受天氣影響但圓滿成功”。在平昌,大風令纜車無法工作,但是國際雪聯仍對當地準確的天氣預報給出了肯定。

甚至,逆境反而更容易造就看點和傳奇。還是1998年長野冬奧會的男子滑降比賽,奧地利選手赫爾曼·邁耶連翻幾個跟頭摔出了佈滿冰殼與融雪的賽道,情景之慘烈讓人懷疑他是否還能繼續比賽。但長野的壞天氣讓後續比賽繼續延遲,反而給了邁耶恢復時間。幾天後,他帶著右肩和膝蓋的淤青重返賽場,連奪男子超級大回轉和大回轉兩金,成就了那屆冬奧會長久被人銘記的時刻。

北京冬奧會的“分鐘級”“百米級”預報

除了高山滑雪,北京冬奧會的專案中有七成都在雪上進行,天氣保障壓力不可謂不大。

據瞭解,2016年,中國氣象局成立了冬奧氣象服務領導小組。2017年,北京冬奧組委設立了氣象辦公室,專門協調對接冬奧氣象服務需求。近年來,以冬奧賽場為核心,氣象部門組織開展了複雜地形下冬季多維度氣象綜合觀測試驗,在北京城區、延慶和崇禮及周邊地區共建設各種現代化氣象探測設施441套,提升了冬奧賽區氣象綜合監測能力。

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介紹,目前,延慶的高山滑雪賽道已經可以做到“分鐘級”和“百米級”的預報,提前預判比賽是否具備開賽條件。

此外,雪上專案的極端低溫可能會造成電氣裝置運轉故障,而極端的升溫也會影響雪況。目前,場館管理部已在各個雪場制定了快速補雪、修整賽道以及前期除雪的計劃,確保比賽能在高水平場地上進行。

“我們還面臨著降溫、大風、大雪等極端天氣給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食材食品在山地運輸帶來的挑戰。”北京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部長於德斌說,針對突發天氣導致比賽推遲情況下食品能否連續供應,北京冬奧組委也已制定了應急預案。(執筆記者:王沁鷗;參與記者:馬邦傑、夏子麟、劉揚濤、盧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