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洛陽》女殺手的悲劇,不在於出身,而在於偏執的性格

在電視劇《風起洛陽》中,春秋道的殺手十六夜,在自裁前的那一刻說,她羨慕的生活,就是像武思月那樣,光明正大的陪著高秉燭生活,但是她不能,殺手的註定她只能生活在陰暗面裡,就像一個影子那樣,無法見光。

《風起洛陽》女殺手的悲劇,不在於出身,而在於偏執的性格

從表面上看,殺手十六夜似乎是別無選擇,只能被動的接受命運的安排。

比如說,她自述自己悲慘的童年,父親為了米麵,竟然將自己出賣給人販子,從那一刻起,她心中所有的善念都被磨滅,心中只有殺戮,因此她成為一個冷血的殺手,她的一生,只是在被動的接受命運的安排,最後只能自裁謝罪。

《風起洛陽》女殺手的悲劇,不在於出身,而在於偏執的性格

所以,劇中才有窈孃的悲劇,成為殺手之後,就只能生活在陰影裡。

但是,十六夜的悲劇,一部分源於命運的安排,更大的一部分,來源自她心中的執念,那就是“以惡報惡”,“你狠,我就比你更狠”的心理在作祟。

大災之年,流民遍野。在唐朝那個時代裡,天災更是可怕,部分平民只能變賣家產,自求生存,賣兒鬻女更是常態,因此殺手十六夜的悲劇,並不是個例,但是出現“以惡報惡”的結果,確實她自己的原因,畢竟,每個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選擇如何活著。

《風起洛陽》女殺手的悲劇,不在於出身,而在於偏執的性格

曾經有這樣一段話,讓我終生難忘,

“真正的成熟,就是經歷過人間的險惡,仍能心懷美好,熱愛生活”,

當你無法決定生活的時候,雪上加霜的是,你正在經歷人世間的險惡,但是,當你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以善報惡”,也可以選擇“以惡報惡”,殺手十六夜決定“以惡報惡”,最終自食其果。

《風起洛陽》女殺手的悲劇,不在於出身,而在於偏執的性格

當你能選擇善良的時候,偏偏選擇了險惡,在生活給你以苦難之後,你選擇了回饋苦難,而不是“以德報怨”,最終的結局,只有自己買單,怨不得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