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版《情書》,追朔20年以前的情感,但此次的主人公是兩女

1995年,日本導演巖井俊二拍攝了一部純愛電影《情書》,被稱為文藝青年入門級的電影。

二十五年過去了,無論多少次回憶起《情書》,腦海裡想到的都是中山美穗在人海中的回眸、風吹起白色窗簾後的柏原崇的側臉和酒井美紀踮腳還書的畫面。

當然,還有小樽那美到令人窒息的雪景和電影裡那個暗戀到極致的故事。

多年後,巖井俊二導演了一部中國版《情書》,以一封封書信串聯起當年三人的故事。

雖然人物的塑造和留白的設計還是濃濃的巖井俊二味道,還邀請了以靈氣著名的周公子周迅主演。

韓國版《情書》,追朔20年以前的情感,但此次的主人公是兩女

可最終在豆瓣上也只拿到6。7的評分,甚至被不少網友調侃“沒有《情書》萬分之一好看”。

難道說,是這個劇本故事放在中國產生了水土不服?

一年半後,巖井俊二以同樣的劇本拍攝了《你好,之華》日本版,又叫做《最後一封信》。

韓國版《情書》,追朔20年以前的情感,但此次的主人公是兩女

演員陣容也是華麗,松隆子、福山雅治、廣瀨鈴、神木隆之介,光是福山大叔的顏就加分不少。

這一次,影片上映後在豆瓣的評分定在了7。8分,雖說比起《你好,之華》好了一些,但和經典的《情書》相比,還是落後不少。

韓國版《情書》,追朔20年以前的情感,但此次的主人公是兩女

看來,經典終究是經典,時隔多年,就算是導演自己,也很難再拍出當年《情書》的味道。

可沒想到,有一部相對冷門的韓國電影,卻深得《情書》精髓,它拍出了連巖井俊二都再難抓住的《情書》的味道。

豆瓣8。1,幾個和《情書》氣質相似的電影中評分最接近《情書》的一位,這次就把這部電影介紹出來:

《致允熙》

韓國版《情書》,追朔20年以前的情感,但此次的主人公是兩女

《致允熙》這部電影在釜山國際電影節作為閉幕電影首播,播出之後反響很不錯。

第一遍看《致允熙》的時候,我就發現,這部電影無論是題材以及色調,敘事手法,劇情節奏,環境渲染都太像《情書》了。

我是巖井粉,究竟重溫了幾次《情書》,自己都記不清了。

但這版韓國導演的“中年版”《情書》,卻不是一次拙劣的“模仿”,單就電影來說,我可以給4星。

和《情書》一樣,《致允熙》講得也是一個和初戀有關的故事,不同的是,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女人。

這是關於兩個女人的愛情故事。

電影名中的“允熙”就是女主角金喜愛在電影中的名字,而故事就是以一封寫著“致允熙”的信件拉開序幕。

冬日的小樽,一封寫有“致允熙”的信被投入了郵箱。

接著,信件出現在了韓國一戶人家的信箱裡,可在收信人允熙還沒拿到之前,就被她的女兒新春出於好奇打開了。

這一封令人好奇的信,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魔盒裡是關於媽媽允熙的故事。

從信上的內容來看,這位寄信的人純,和自己媽媽有著一種很神秘的感情。

純,是誰?

新春想知道,但卻不敢直接問媽媽。

其實她也不知道是不敢問,還是知道問了也不會有答案。

新春的父母離異,當初因為覺得媽媽看起來很孤獨,新春選擇了和媽媽一起生活。

可就算生活在一起,媽媽看起來卻還是很孤獨,她雖然把新春照顧的很好,但卻很少和新春交流。

儘管新春一直努力和媽媽溝通,可到頭來,沉默寡言依舊是媽媽最常表現的狀態。

於是她開始翻媽媽的學生畢業冊,找舅舅詢問關於媽媽的故事,向爸爸打聽媽媽是個怎樣的人。

最終,除了從爸爸口中再次證實了媽媽的孤獨,和一張可能是純學生時代的照片,她還是一無所獲。

於是,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她向媽媽提出了想要和她在畢業前來一次出國旅行,地點就定在能下大雪的地方——小樽。

媽媽允熙並沒有立刻答應,她還是和往常一樣,上班,下班,做飯,睡覺。

直到她從信箱裡拿到了新春放回來的信,20年了,第一次收到純的來信,一向冷靜到近乎冷血的她出現了情緒波動。

第二天一向準時上下班的允熙缺席了,在家裡翻看相簿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張照片。

再聯想之前新春的奇怪言論,允熙心中大概明白了幾分,也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允熙辭掉了在工廠食堂打工的工作,和新春一起去到了小樽,來了一次兩個人的旅行。

這一次小樽之行,新春除了想要追溯媽媽20年前的感情,還藏著一個秘密,她的男友也跟著一塊兒來旅行。

韓國版《情書》,追朔20年以前的情感,但此次的主人公是兩女

於是新春就和媽媽約定,每天上午兩人自由活動,下午再匯合一起逛小樽。

來到小樽的第一天,新春就和男友找到了純的住處,一棟2層小樓,住著純,純的姑姑和一隻貓。

其實純和允熙的故事也並不特別,就是一場無疾而終的愛情罷了。

學生時代兩人相愛了,但因為她們這“不同尋常的愛”而不得不分開。

韓國版《情書》,追朔20年以前的情感,但此次的主人公是兩女

純的父母離婚,她跟著父親回到了日本,一直就沒有結婚。

而且為了不再傷害別人也害怕受到傷害,純隱藏起了自己。

選擇和父親一起的原因,是因為父親不怎麼管她。和姑姑一起,冷清的過著每一天。

而允熙則被家裡人當做是得了病,被迫住進了精神病院。出院後,允熙就聽從哥哥的話,和他介紹的人結了婚。

結了婚,生了女兒,又離了婚,允熙的日子過得並不快樂,她把生活當做是贖罪。

每一天的生活都沒有生氣,她像行屍走肉一般的上班下班,不願意和人敞開心扉交流,總是在家樓下一個人抽菸。

誰都看得出來,她是孤獨的。

於是這份跨越20年的初戀,一方逃避隱藏,一方為此贖罪,漸漸成了兩人的一個心結。

在這封“致允熙”的信曝光之前,純還寫過不少給允熙的信,每次做夢夢見她,純就會寫一封給允熙的信。但每次純都沒有勇氣寄出去,而是默默收了起來。

其實沒有勇氣的何嘗只有純一個人,允熙來到小樽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寄信地址,也就是純的家門口。

可在純的家門口,允熙還是沒有勇氣走上前去敲開這扇門。

反而在純要開門出來之際,迅速的跑到牆背後躲了起來。

金喜愛這段“允熙”式的表達處理真的堪稱一絕,躲在牆背後,屏住呼吸,最後連呼吸都擔心重了,用手捂住嘴,等到純慢慢走遠才放鬆下來。

一個讓女兒都充滿了孤獨感的母親,一個看著像是一直沒有感情的女人,直到這一刻,情緒才徹底的爆發了。

接下來的旅行好像又恢復成了普通旅行,逛街,買飾品,去酒吧,而新春的主要任務還是想要見上純一面。

終於新春敲開了純的姑姑經營的咖啡店,在姑姑的牽線下,見到了純。

再然後,新春安排了允熙和純的見面,在她們小樽之行的最後一晚。

這場鋪墊了80分鐘的重逢,導演卻還是選擇了冷靜、隱忍、剋制、含蓄的表達手法。

他把這次重逢應有的或炙熱或濃烈的感情,都放到了允熙和純的眼睛裡。

就算是分別了20年,但一個擦身,就能夠認出你。

呼喚,轉身,回頭,四目相對。

允熙用了10秒的時間來整理自己複雜的心情,可最後眼裡閃爍的淚光和再次放出的光是騙不了人的。

時隔20年的重逢,想說的很多,但說出口的只一句“好久不見”。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裡說:生命只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靠著回憶和幻想,許多意義浮現了,然後消失,消失之後又浮現。

允熙和純,在她們失去彼此的20年裡,有過多少次回憶和幻想,都是浮現後消失,消失後再浮現。

這些回憶和幻想,其實不需要付諸行動,一句“好久不見”就足夠了。

重逢的處理,導演在一句“好久不見”後就轉向黑屏,兩人再無言語,只剩一起在雪地裡向前走的腳步,慢慢走遠。

允熙在見到純之後說了什麼?我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知道,兩人還是會夢見對方,但在這之後兩人也都會開始新生活就夠了。

看到這裡,有一個問題縈繞心中:怎麼去形容兩個女人的愛情呢?

借用兩句豆瓣的熱評:

“就好像銀裝素裹的滿月夜,白茫茫的大地上,一隻甜筒和一塊牛奶巧克力緊緊相偎在一起,等著明日的太陽將這一切融化。”

“兩位女子跨越二十多年的“情誼”,含蓄又美麗,雖然因為“逃避”而彼此錯過,但這份感情一如樓宇間偶然瞥見的那輪滿月一般,只是見過一次,在日後漫長的歲月裡回想起來,當時的美好依然清晰可見。”

《滿月》,是《致允熙》的另一個名字,或許就是為了說出她們兩人的愛情吧。

其實在這部電影裡講到的還並不只是這兩個女人的愛情,而是4個人的故事。

當然,允熙和純跨越20年的初戀是串聯始終的,其中還有允熙和新春終於靠近的母女情,新春和小男友的交往,純和涼子沒能繼續下去的故事,還有純的姑媽。

在釜山電影節閉幕之後,《致允熙》的導演林大迥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這次電影想講的是一個母女之間的故事。

允熙和新春的轉變是來到小樽之後,越靠近真實自己,允熙反而越能開啟心扉。

她開始會和新春交流,聊相機,聊好友,聊喜歡的人,聊新春的男友。

一場小樽之行,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

在這之外,純和涼子那場月光下的約會也是極美的,終於看到夏目漱石的“我愛你”的正確表達方式。

純和涼子走在沒什麼人的街上,涼子停下抬頭望,接著那個女孩對她說:“今晚月色真美”。

還有純的姑姑說的關於愛情的往事,雖然是隻有6個月的交往,卻換來了至死不忘的印象,那股好聞的味道永遠都會記住的吧。

雖然是一部韓國電影,但它卻是典型的日系風格。

沒有刻意的渲染,沒有劇情的誇張,它用極致細膩的手法緩慢的刻畫了一種欲說還休、若即若離、點到即止的隱秘情感。

電影沒有用慣常的時光回溯,今昔交錯,讓觀眾知道當初是怎樣的美好和殘酷。

韓國版《情書》,追朔20年以前的情感,但此次的主人公是兩女

而只是藉助兩封信,用旁白的方式簡筆勾勒了曾經的過往。留白,給觀眾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一點都不會讓人想拉快進。

一個眼神,一杯咖啡,一支菸,一聲嘆息,一個擁抱,一句問候,一個微笑。

每一處細節裡都是無法用言語傳達的精彩。

看完電影之後,我們更希望的是,如果有更多的允熙和純,她們不用再逃避和贖罪,而是能夠大膽的說出:

“不用再羞愧了,我們都沒有錯。”

青石電影編輯部/老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