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鬥笑社》第四期:同樣是抄襲段子,孟鶴堂比張九齡高明得多

9月12日是綱絲節,德雲社沒有舉辦任何的慶祝活動,但是《德雲鬥笑社》更新了第四期的相聲競演部分,算是小小的彌補,本相聲迷表示很欣慰。不過,相聲看完以後,感受有點複雜,有喜有憂。

《德雲鬥笑社》第四期:同樣是抄襲段子,孟鶴堂比張九齡高明得多

喜的是,誠如郭德綱和于謙所言,孟鶴堂真的開竅了,已經到了“人保活”的境界,無論什麼樣的作品,什麼樣的搭檔,都能夠高質量的演繹出來;可以不誇張地說,現在的孟鶴堂,已經接近於岳雲鵬在2016年奪得《歡樂喜劇人》冠軍的水準了;如果還有一點點欠缺的話,那就是需要長期穩定的輸出,還有一個讓全國人民重新認識他的機會。

明年春晚,如果孟鶴堂有幸登場的話,屬於他的時代就會真正來臨。

憂的是,孟鶴堂和張九齡的作品都有抄襲的嫌疑。有笑果文化旗下作者小黑,已經在微博上大張旗鼓地向張九齡開炮,指責其抄襲;而孟鶴堂的搞笑式造句,網路也有很多相似的案例。下面,我就分開說說兩個人的問題。

《德雲鬥笑社》第四期:同樣是抄襲段子,孟鶴堂比張九齡高明得多

張九齡抄襲這個事沒得洗,是實打實的抄襲。無論是結構,還是內容,張九齡幾乎是原封不動的照搬,只有小部分文字內容的改動;不客氣地說,重複率超過80%。

有很多張九齡的粉絲,辯解說抄襲小黑的人非常多,為什麼小黑單單指責張九齡,並指責人家釣魚。既然說到釣魚,那就拿釣魚舉個例子吧。

魚被釣上來的前提是什麼?就是魚得咬鉤;但是,有的魚很小,不值得下廚,也賣不上價錢,所以釣魚者就把它放了。但凡釣到大魚,那就得好好拾掇一下了,或煎煮烹炸,或轉手賣人,或送給親戚朋友,都是實惠的選擇。

小魚被放了,不代表它咬鉤就是對的;大魚被抓了,也沒必要叫屈,誰讓你咬鉤了呢?既然咬了鉤,那主動權就在釣魚者手中了。是低頭認錯,還是拼個魚死網破,或者法庭上見,都是正常的選擇,但是粉絲們非要用拿“完美受害人”這一套說辭來洗地,那就應了郭德綱的一句經典名言,“專業上幹不過你,就從道德上詆譭你……”

《德雲鬥笑社》第四期:同樣是抄襲段子,孟鶴堂比張九齡高明得多

再說孟鶴堂的問題,他比張九齡高明在哪兒呢?

張九齡是受了人家的啟發,把人家的幾個小段理順了,揉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屬於比較低階的洗稿方式。

孟鶴堂是設計了一段結構,然後根據結構往裡塞內容,主要就是搞笑造句的那部分內容,但是他沒有原封不動的照搬,而是借鑑了網路笑話的思路,又進行了再創作。

舉例來說,關於“欣欣向榮”的造句,網路上比較常見的是“欣欣向榮榮XXXX”,而孟鶴堂改成“欣欣像容嬤嬤”,還是有其獨特的一面。

其他像“一邊一邊”“欲罷不能”“一本正經”“勾股定理”等,都是相似的“諧音梗”思路,是相聲創作中最基本的技巧,甚至也是最廉價的技巧,以至於脫口秀演員紛紛表示“要扣錢”。

《德雲鬥笑社》第四期:同樣是抄襲段子,孟鶴堂比張九齡高明得多

孟鶴堂的閃光之處在於,“諧音梗”造句只是他整段相聲中的一個環節,是為整體服務的;也就是說,孟鶴堂有一個完整的結構。透過造句這條線,以連續多個“三翻四抖”,層層遞進的技巧,串聯起一個完整的故事。“造句”的包袱固然可樂,但是孟鶴堂的表演才是整段相聲中最拉分的部分。另外,像老師們出人意料的表現,還有孟鶴堂主動刨活,說“需要鋪墊一下”等,這些小技巧的靈活運用,都為整體增色不少。

所以,如果沒有孟鶴堂設計的故事結構和表演技巧,單純地看幾個關於造句的網路笑話,顯然是達不到同等效果的。但是有沒有張九齡的表演和串聯,單純看小黑的影片,雙方的效果都差不多,這就是差別。

《德雲鬥笑社》第四期:同樣是抄襲段子,孟鶴堂比張九齡高明得多

最後多說幾句,聽完孟鶴堂的相聲,不妨細細品味一下,這段相聲中最離譜的人是狗子嗎?我認為不是,老師們才是。

像狗子這樣的學生,每一個老師都會遇到,他們不是想搞笑,是因為理解能力就到那個程度,關鍵看老師怎麼引導。如果老師循循善誘,指出其錯誤,並給出正確的示範和講解,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理解,掌握相關知識。如果老師只會嘲笑,甚至將其像段子一樣四處傳播,可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足以影響一生的陰影,後患無窮。

為什麼會想到這些呢?因為我有一個朋友,她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遇到了一位不靠譜的語文老師,就因為她理解能力弱一些,個子又高,所以經常被老師冷嘲熱諷,說一些諸如“只長個子,不長腦子”之類侮辱性的語言,以至於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雖然家長百般勸導,最終還是輟學了。

她今年已經四十歲了,離婚獨居,日子過得很不如意;每每提起過去的事,都會對那個語文老師恨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