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逐漸被遺忘的惠來文化

一、民間文化娛樂

那些逐漸被遺忘的惠來文化

(一)潮 劇

惠來人喜歡潮劇。自明朝開始,民間就有皮猴班,唱的是潮劇。新中國建立後,大的農村都曾組織業餘潮劇團,逢年過節就演出。潮劇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

(一)語言重本色,又具文采,善於運用俚語、歇後語等獨特的方言,很適合惠來人的口味;

(二)唱腔低迴婉轉,優美輕柔;

(三)生、旦表演輕歌妙舞,嬌態俏麗;

(四)醜行分工細密,程式豐富;

(五)潮劇音樂和表演形式善於兼收幷蓄,博取眾長而融為一體。

關戲童 關戲童是從古代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一直流傳於惠來城鄉的一種遊藝活動,活動時間多在農曆八月,尤以中秋節前後最為普遍。一般說,農村比城鎮更為盛行。據瞭解,關戲童的活動大體可分為兩種型別:

其一是遊戲型。活動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在村邊或屋前的空地上,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圍攏一起,先由主持者往田間捧回一塊土,置於香爐之中膜拜。然後,推出一位孩子作為“腳色”,蹲於中央,拈香閉目。其餘的孩子,各人手執香火一柱,上下左右晃動。香火有如魚貫熒飛。眾人一邊揮動香火,一邊齊誦咒語。“腳色”在香火、煙霧和節奏和諧卻又十分單調的咒語所構成的特殊氛圍中,昏昏然似欲睡去。至香落,“腳色”躍起,按大家指定題目,手舞足蹈,唱歌演戲,不能自己。所唱內容,多為當時流行的民間戲曲段落和群眾所熟悉的民間民謠。時間短則三幾十分鐘,長則一兩個鐘頭。最後,大家齊喚“腳色”名字,並唱這樣的一首煞尾歌:“日落西山是黃昏,家家戶戶人關門。雞鵝鳥鴨上寮(回窩)去,勸你同身回家門。”於是,“腳色”醒來,遊戲結束。

其二是舞臺型。活動前,先在田野上搭起戲臺。活動時,在臺上置一領草蓆,燒一束紙錢。主持者手執木杖登臺,將木杖拄地,並口唸咒語。接著,“腳色”們陸續上臺,手觸木杖,他們一觸木杖,旋即倒地,如睡如醉。工作人員將他們抬進後臺,主持者宣佈即將演出劇目。臺上樂起,“腳色”們雖雙目仍然緊閉,卻能躍身而起,並走出前臺表演(但不能唱)。他們隨著後臺的伴唱和音樂節奏,閉目做戲,表演得惟妙惟肖,常常令觀眾頻頻喝采。

毋容置疑,關戲童這項民間遊藝活動是民間歌舞和民間戲風的一種載體,它對於潮劇的形成產生過不可低估的影響。由於這種活動帶有巫術的色彩,所以自然使人對它產生一種神秘感,覺得撲朔迷離。一些看過關戲童的老人,至今談論起來,還覺得餘興無窮。

(二)皮猴戲

惠來皮猴戲又稱“紙影戲”或“皮影戲”。這兩個名稱都是它的前身。因惠來的皮猴戲不僅是映影,而是有一個個立體的小戲曲人物在舞臺活動。舞臺寬2。5米,高約2米,深約0。8米,佈景道具一如潮劇,只是規模縮小了。“演員”近似小木偶,頭部是泥塑的,很精緻,身、腳多是稻草為芯,外穿繡花服飾,一如潮劇行頭。每個角色都與潮劇角色一模一樣,縮小到每個僅20釐米左右。背部與手足各系上皮猴箸,表演者操縱皮猴箸,演起來惟妙惟肖。戲文為潮劇原本,唱腔生旦醜淨,各有人在後臺司唱,很精彩,成為一門獨特的文藝形式。皮猴戲班規模小,經費少,特別適應偏僻鄉村文娛需求。因此許多民間藝人,便組織起皮猴戲班,到各村演出,很受群眾歡迎。

據查證,自明泰昌年間(約1620)到1957年,300多年來,全縣各村先後辦起了30多班皮猴戲班。有鰲頭村、東隴村、靖海所、惠城、京隴、獅石、南山嶺、赤澳、寄隴、海埕、杭美、港寮、坂美、溪南、橫山、濂溪、前詹、後溪洋、東福等村,演出數百個傳統劇目。

皮猴戲班在民國初期已進入汕頭市、潮陽縣一帶演出。20世紀40年代曾到上海上演。當時在滬的潮汕同鄉會,對藝人熱情招待,在上海還學了一些傀儡戲科學原理和藝術技巧。

1958年以後,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皮猴戲這一民間藝術銷聲匿跡。1980年靖海鎮戎興利、林庭榮、曾茂章等人發起,自願投資重整旗鼓,邀請老藝人培訓新學員,辦起了3班皮猴戲。演出既保留傳統藝術特點,又有所創新的劇目。深入山區和沿海村莊演出。1986年惠來縣組織春節文娛活動時,靖海鎮兩班皮猴戲應邀到縣城參演,觀眾熱鬧異常,讚揚這古老民間藝術的復甦。

各個皮猴班透過經常活動,造就不少藝術人才。有的成為潮劇界著名藝人,如獅石皮猴班林錦六,觀眾稱為“錦六旦”。他從小隨父演皮猴戲,練成“鐵嗓子”,唱腔委婉動聽,被原汕頭市三正順潮劇班,以一千銀元的聘價招收入班。成為當年的著名演員。林啟雄在皮猴班實踐中練出一手較好的二絃和嗩吶演奏功夫,1957年惠來成立玉正潮劇團時,被邀請當頭手師傅兼副團長。

皮影戲的歷史 據稗史所載:“漢武帝因 李夫人之死,思之不置,有齊人少翁者,自稱有術能致之,帝召之入宮,乃設帳張燈,帝則坐他帳望之,彷佛見李夫人之像,由是之後,即有影戲。” 據此記載判斷:當時雖僅有“影”,尚不足以稱“戲”;但“設帳張燈”的方法,則顯然已是“影戲”之濫觴。“設帳”,即差似今日影院之銀幕;“張燈”實無異於今日之放映機。從“皮影戲”到“電影”,時代雖相距在千載以上,但淵源有別,在形式上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皮影戲”萌芽於北宋時期。據《都城紀勝》一書指出:“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簇,人物禽獸,後用彩色裝皮為之,其話本與講史書者頗同,大抵真偽參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醜貌,蓋亦寓褒貶於市俗之眼也。”

《都城紀勝》是北宋時“耐得翁”所著,他的文中有可注意者兩點:其一是“初以素紙雕簇”,大抵與走馬燈的情況相似;之後才以“彩色裝皮為之”,從紙影戲進展而為皮影戲,形式上就更為相像了。其二是提到“其話本與講史書者頗同”,可知那時候的皮影戲,不僅有人物動作,並且還有說故事的旁白;也就是皮影戲與彼時開始流行的宋人話本,實際上已經互相配合,結成一體。

皮影戲之萌芽於北宋京師,除了上述的記載之外,另有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也有較具體的敘述。他說:“崇觀以來,在京師瓦肆的技藝,計有童十五、趙七、曹寶義、朱婆兒、沒困駝、風僧哥、俎大姐、丁義、瘦吉等弄皮影戲。”《東京夢華錄》是宋室南渡後追憶汴京文物制度盛況的作品,上面一段記述,連到皮影戲演出者的姓名也斑斑可考,此一資料實在非常珍貴,它使我們知道:北宋時期的汴京,已有不少皮影戲的獨立製片家了。

此外,同時代的私人筆記,還有許多提及皮影戲的。如吳自牧的《夢梁錄》卷二十,有曰:“更有弄影戲者……杭城有賈四郎、王升、王閏卿等,熟於擺佈,立講無差。”周密的《武林舊事》卷二,有曰:“二月八日,為桐川張王生辰,霍山行宮朝拜極盛,百戲竟集,如緋綠社(雜劇)、繪草社(影戲),若三月三日殿司真武會,三月十八日東嶽生辰,社會之盛,大率模擬,不暇贅述。” 前者說明宋室南渡以後,影戲已隨宋室之遷移而流行及於杭州;後者則說明了當時民間廟會舉行之時,影戲演出的普遍,並且已有“繪草社”的組織,無異今日之有影片公司的設立了。

《武林舊事》卷六,復有如下之記載曰:“諸色技藝人,計有影戲賈鎮、賈雄、尚保義、三賈(賈偉、賈儀、賈佑)、三伏(伏大、伏二、伏三)、池顯、陳松、馬俊、馬進、王三郎(升)、朱裕、蔡諮、張七、周端、郭真、李二孃(隊戲)、王潤卿(女流)、黑媽媽。” 這一份名單,記述尤為詳盡,其中王升、王潤卿之名,亦見之於《夢梁錄》。王潤卿與王閏卿,想來當是同一人。弄影戲而有女流主持,豈不就是前輩女明星?根據以上的種種記述,可以窺知南宋時期的影戲班子,其陣容已相當龐大,並且在戲劇圈子裡佔據著正統的地位,是極受一班人重視與歡迎的。

宋代以降,影戲之流行並未見減色,從下列的數則記載中,可略窺一斑。

李日華《六硯齋筆記》載:“每看影戲唱詞,私記其宮殿龍鳳之語……蓋記南宋假皇侄之故事,其情節蓋依據宋人雜記也。”

吳騫《拜經樓詩話》載:“影戲或謂仿漢武時立夫人事,吾州(按:指海寧)長安鎮多此戲。查《古鹽官曲》有:‘豔說長安佳子弟,薰衣高唱弋陽腔。’蓋影中人物皆繪革為之,且燻以闢也。”

富敦禮《燕京歲時記》載:“影戲借燈取影,情節哀怨異常,老嫗聽之,多能淚下。”

觀此可知,影戲在明、清兩代,仍保留著南宋時期的餘韻。甚至流行的地點,已愈益擴充套件。富敦禮在《燕京歲時記》中又曾敘述:京師的影戲,當時有“龍虎影”與“灤州影”兩派。流行於陝西、河南、甘肅而傳至京師的,稱為“龍虎影”,是西城派。流行於北京以東而傳至京師的,稱為“灤州影”,則是東城派。

廣東的潮州,是皮影戲特別發達的一個區域。清人筆記之述及潮州影戲者,有如下數則:

汪鼎《兩韭庵筆記》載:“潮郡之紙影亦佳,眉目畢現……潮郡城廂紙影戲,歌唱徹底曉,聽達遐邇。”

李勳《說映》卷十三載:“潮人最尚影戲,其制以牛皮刻作人形,加以藻繪,作戲者匿於紙窗內,以箸運之,乃能旋轉如意,舞蹈應節;較之傀儡,更覺幽雅可觀。說者謂此惟潮郡有之,其實非也。”

陳坤《嶺南雜事詩抄》卷五載:“怡情不覺五更寒,莫聽鐘鳴必盡歡。太息浮生原若戲,那堪戲在影中觀。(注:潮人最尚影戲,以牛皮製為人物,結臺方丈,以紙障其前隅,置燈於後,將皮影人物弄影於紙觀之。價廉工省,而人多樂從,通宵聚觀,至曉方散。嚴禁之,囂風稍息。)”潮州影迷程度似乎特別深,非要“通宵聚觀”不可,直到天亮方散去。以今視昔,現代影迷最多亦只看午夜場,未免瞠乎其後了。

古老的惠來影戲,全部影中人物俱用牛皮或驢皮、羊皮製成,先要將皮革在桐油中浸過,使其透明,然後剪作人形,加上彩色;每一個人分為身、首、四肢六部分,再連綴起來用鐵枝、絲線操縱,便能活動自如。演出之時,臺內燃燈,檯面裝一竹框架子,糊上半透明的素紙,一如今日之銀幕,作為投影之用。所以在惠來文人的筆下,又有“竹窗紙影”的美名。弄影者藏匿於竹窗之內,往往以一身兼任編、導、配樂等工作,還要連唱帶說一腳踢,每一齣戲都是一手包辦。惠來人形容忙得不可開交的俗諺,有“腳打鑼,手打鼓,口唱曲,頭撞鐘”之語,即是以弄皮影戲作譬喻,當影戲開演之時,鼓樂聲中,粉墨登場,腳色雜出,生旦淨醜次第說唱,場面正是熱鬧萬分;此時如有觀眾撕破竹窗紙,往裡一望,則僅是老藝人一名,在內玩其獨腳戲而已。

(三)民間舞蹈

(一)虎獅舞

舞獅,大約始於漢代以後。中國原不產獅子,《後漢書》記載漢章帝時月氏國(西域一個小國)進貢獅子,當時叫“狻猊”,從那時人們便把雄健、威武的獅子視為吉祥、勇敢的象徵,又模擬獅子的形象和動作,逐漸形成獅舞。開始時盛行於宮廷之中,後來才逐漸發展到民間,成為節日和社戲中的主要娛樂節日。據史料記載,在唐玄宗時,有一種規模很大的表現勇士戲獅的“五方獅子舞”,被列入部伎八部之一。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西涼伎》中寫了這樣的詩句:“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把當時盛行的獅子舞的形象和舞姿刻劃得細膩詼諧、栩栩如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不斷的變革,舞獅逐漸形成了許多流派,主要以北派和南派為主。北派舞獅形式(也稱北獅)表演者一人或二人全身被獅被遮蓋,下身著與獅同樣顏色褲子,雙腳穿花靴,引獅者扮武士,手拿繡球,在京鼓、京鑼的打擊樂中表演。而南派的舞獅形式(也稱南獅,也就是惠來常見的舞獅)卻沒有全身遮,舞獅時,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頭尾互相配合。常見的南獅,分為獅人、獅被、獅尾、獅頭造型,外殼是竹蔑編織後糊上紗紙,畫上五顏六色的圖案,額頭吊鏡子再掛上四隻繡花球,眼睛安上玻璃珠,更顯威武兇厲。獅被是一匹染上圖案的布,布邊綴滿珠線。獅足以竹架糊成面,畫上與頭類似的圖案。

新中國建立後,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藝術,在惠來有了發展。在重要節日和一些主要慶典,都有舞虎獅。農曆正月初一至元宵,各鄉鎮都有虎獅班到各地表演。

舞虎獅可分矮腳和高蹺兩種,但造型是一樣的。獅頭是一件精緻的工藝品,用薄紙在模上多次貼製成坯;上繪各種花紋,眼睛、耳朵能活動,木製大嘴巴開合自如。並繞上一條獸皮在額頭上。獅身為黃布繪製,獅尾是一束大紅絲。一人執頭,一人執尾,配合默契,演出千姿百態。高蹺虎獅,一般有5尺高。高蹺虎獅還有一個獅童,俗稱“虎獅娘”,套上一個寬闊的人頭套子,笑容可掬,執一把破葵扇逗引著虎獅。舞獅是整個舞蹈的第一場,以後是武術表演。第二場為徒手散打,及兩人對打,第三場是器械表演,有棍、雙刀及棍械對打,第四場為特技表演,主要是鑽火圈,用一張方桌,系一鐵圈,上繫帶油厚紙,點燃後,健兒們一個個騰空躍過火圈,這時觀眾歡呼鼓掌,場面熱烈。

舞獅班每到一處必先拜鄉門,然後依次參拜當地土地伯公、井神、鄉中長老、當地拳館,接著挨家挨戶地參拜。虎獅無論走到哪裡,哪裡就要放鞭炮表示歡迎,但此時獅子不能隨意進門,應高舉獅頭不斷起舞,直至鞭炮放完才進門參拜。參拜時必須在灶君前左、中、右做三叩首動作,共做三輪。參拜完要離去時,獅頭必須面對主人舞動,倒退著出門,並呈送賀年紅紙,全部參拜完畢後,便在當地找一寬闊場地表演。

青獅和紅獅 “青獅”和“紅獅”是體現舞獅者拳術高低的標誌。青獅屬武藝高強班,也叫“青獅白目眉”;紅獅俗稱“獅母”或“老實獅”,自認為拳術一般,外出時循規蹈矩,如果遇到青獅班,還要上前參拜表示尊重。

(二)鰲舞

與珠三角等地一樣,惠來自古也有舞鰲魚燈的文藝活動。據《辭源》記載,鰲魚是龍的第九子,龍頭魚身,善於吞火吐水,為民造福。故民間視為吉祥物。在新春期間,以鰲魚燈編成舞蹈的形式演出,祈求新年吉祥。20世紀50年代以前,惠城西聯常有舞鰲活動。鰲魚燈身長5尺,龍頭魚身,先用竹篾紮成形,用絲紙糊上去,最後繪彩,配上飾物就成鰲魚燈了。再在腹部用木板固定,嵌在木棍上,這樣鰲魚燈就成可以舞動的道具了。還在鰲魚肚內點上燈,或用乾電池裝電泡,夜間的鰲魚燈就更好看了。舞時,由9個壯漢各執鰲魚燈,表演舞蹈。有打四角、對破、穿花、回翻、跳徑和躍龍門等舞段,表演時由執尾燈的演員指揮,並由敲擊樂、銅管樂伴奏,樂器有鼓、鑼、鈸和嗩吶等,成為一項很受群眾歡迎的文娛節目。在惠來,“鰲”字常被誤讀為其他音節,如分明是鰲頭塔,人們都稱“葛頭塔”,鰲魚也被人誤稱為嶽魚,由其音似,說成鱷魚。到80年代重新組織表演時,確定為鱷魚,到20世紀90年代後正式定名為“舞九鱷”。還編出一些舞段:嬉戲、作惡、驕恣、被驅、懺悔、從善、躍龍門、成正果等。

(三)英歌舞

起源 關於英歌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莫衷一是,但這些說法並不矛盾。也許所有說法合起來,則能反映歷史的真實。即:英歌舞源於古代中原民間的儺舞與儺儀,隨著潮人祖先沿海南下,特別是南宋小朝廷的沿海南遷,作為官廷禮儀的重要內容之一的《周禮》大儺,也與所有禮教文化一樣,沉澱在潮汕沿海地區。元代統治時,因“蒙古主政,八十餘年間,中國舊風俗為其蹂躪,因以滅亡者,不知凡幾。”(尚秉和著《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為了反抗元朝蒙古貴族的統治,在遠離政治中心潮州的沿海鄉村以英歌舞為名,演練武藝,仿照水滸梁山108條好漢的樣子,演練陣法。元朝統治很快滅亡。明朝統一後,政治中心北移。這種涉嫌武裝反抗的藝術形式逐漸式微,而在有“楚人好淫祀”傳統的南方農村,它們則依附於民間的遊神賽會而獲得了新的活力。明末清初的滿族政權南下,使它又獲得了新的反抗動力。現在遺存的儺文化地區,多在鄭成功反清復明,以及吳三桂等“三藩作亂”地區,與此不無關係。英歌舞與遊神賽會的密切關係格外明顯。

特點 是一種最熱烈、最具陽剛氣派的民間舞蹈。節奏鮮明,動作矯健,充分展現男子漢的英雄氣慨。

英歌舞自明朝中期流傳至今,20世紀末更有了發展與提高。這項舞蹈源於梁山泊好漢為救宋江而攻打大名府,化裝成賣藝隊伍進城鬧元宵演變而來。舞蹈隊伍的序列一般是:由一彩軸前導,上寫××村英歌隊。接著是一小丑,執著一條布做的蛇在舞動,有開路的作用。以後是一對戴著大頭面具的男女,手執破葵扇,做逗笑動作。後面就是英歌前棚了,36人(或72人,或108人)繪上梁山泊好漢的臉譜,頭系英雄巾,身穿武士服,雙手各提40釐米長的短棍,不斷敲擊,動作劃一,節奏整齊。在後面的鑼鼓指揮下,變化著動作,變化著隊形,交錯穿梭,令人眼花繚亂。擊鼓的是總指揮,坐在高高的鼓亭上,由4人扛著,敲鑼的旁邊隨走。英歌后棚是一出一出的摺子戲(獨幕劇)或某齣戲的小片斷。有時多達幾十組。在廣場上,各自表演起來,氣勢雄渾豪放,是民間舞蹈的精華。

惠來的英歌舞比較普遍,各圩鎮都流傳。新中國建立後,在春節、元宵各地綜合文藝大遊行中,一定有英歌舞。

(四)潮 樂

潮樂包括鑼鼓樂、弦詩樂、笛套樂、細樂等,是一種既有獨特藝術風格和濃郁地方色彩,又有深厚群眾基礎和高度藝術價值的古老樂種。

潮樂古樸、典雅,其源可以追溯至唐、宋時代,至明代中葉成為一種曲目豐富、形式多樣、自成體系的民間音樂藝術。演奏方式和樂器組合種類多樣,是一種雅俗共賞的群眾性民間藝術,主要有:

鑼鼓樂 是一種廣泛流行民間的吹打樂。分大鑼鼓和白字鑼鼓,大鑼鼓是演奏正字劇團劇目的配樂。樂器有一大鼓,兩面大鑼,4面小鑼,大小鈸各2對,兩號4把嗩吶,還加上一長號。遊行時,鼓放在鼓亭裡,兩邊是大鑼,由4人抬著,樂曲雄渾豪放,動人心魄,常在遊神、喜慶婚喪中演奏。白字鑼鼓以潮劇樂譜為演奏曲目。遊行時,以一長軸為導,上寫××樂社。接著是兩個擔炮囊的男女童,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男的英姿勃勃,各用一薄薄的扁擔,挑著兩個裝飾精美的花籃,走起路來,扁擔顫悠悠,很富情趣。後面是鑼鼓亭,由一人挑著兩面鑼,前邊是一個欽仔,直徑約30釐米,鑼的周圍有一深溝,中央是一個圓凸。用一繞帶的槌敲擊,聲音尖脆。後邊是一個深波(大鑼),聲音深沉渾厚。接著是鼓亭,由兩人抬著,一人司鼓,鼓亭四面都由木雕構成,非常精美。還有8面或16面酥鑼緊隨鼓亭。再後就是絃樂隊。開頭一對橫笛,以後二絃、二胡、椰胡、秦琴、月琴等,有時還有一枝大冇(大椰胡),作用相當於大提琴,還有一個用小關刀敲小云鑼和一個拿著小銅棒敲擊小銅鈴的。他們穿著長衫,搖頭擺腦,怡然自得,十分風趣。整個樂隊奏出悠揚悅耳、委婉動人的音樂,給觀眾以極大的藝術享受。

弦詩樂 是民間最古老又最普及的音樂品種,東隴還出名“八音班”,由八種樂器演奏。有特傳的“二四譜”及其主要樂器三絃,與唐宋箏譜有承傳變革的關係。

細樂 是以三絃、琵琶、古箏為主體的小組合樂隊。有時也伴以椰胡、橫笛、洞簫等。承襲儒家樂派的演奏方法,具有室內樂的演奏特點,形成了潮樂的主要特色。

曲班 即潮曲清唱隊。樂器一如白字鑼鼓,但規模較小。由生、旦、醜、淨、末清唱潮劇曲文。一行20人左右。每當正月頭,常常到各祖門、富貴人家、單位獻藝。

20世紀90年代,成立惠來縣潮樂學會,會址在惠城大池東邊水上,建2層樓房。薈萃擅長潮樂人才,研究發展潮樂。參加市級會演得過獎。

(五)文娛遊行隊伍

縣城與主要圩鎮,每年春節期間,都舉行一次綜合民間藝術表演大遊行。它是將潮劇、潮州音樂、民間舞蹈、拳術、工藝美術和新型彩車各大門類集中起來的迎春遊藝隊伍。主要包括大鑼鼓、扛大旗、英歌舞、花籃擔、景屏、中小學生的銅鼓洋號、彩旗、舞蹈等,遊行隊伍長約2公里,在縣城主要街道遊行一週,約4個小時,大街兩旁,站滿觀看的人群。春節一連3天,呈現祥和、安寧景象,群眾喜聞樂見,百看不厭,成為節日萬民齊樂的主要內容。

標旗鑼鼓隊 惠來標旗鑼鼓隊遊行,源遠流長。早在清代、民國時期,以祈豐年、避邪趨吉的意識演繹而來的大鑼鼓春遊,十分盛行。

標旗鑼鼓遊行隊伍以大標旗作前導,標旗一般橫寬達4、5米,直高約2米,均用綢緞作底,綴以紋飾,並分別嵌上“四海昇平”、“年豐人樂”等佳句,旗邊還飾以五彩花邊,繽紛耀眼。扛標旗者,均是經過挑選的妙齡少女或俏俊男士。有穿長衫的、有穿旗袍的,加上濃妝豔抹,男的瀟灑俊逸,女的花枝招展,令人眼花繚亂。這種標旗稱“文標”,有的多至一百六十枝。“文標”中間有的還間插了三角形的“蜈蚣旗”,這類旗的邊緣由無數稜角組成,以大竹竿串之,獨成一格,俗稱“武標”或叫“五豐旗”,由壯漢扛著。扛“武標”者,人人腳扎綁帶,穿芒鞋,身著武士裝,頭戴尖頂竹笠,顯得威武雄壯,無論“文標”、“武標”,標前均繫有網兜或花籃,內中放有大吉(柑)、香菸、名酒等。

標旗後面是“爆竹擔”和“花籃擔”,由32名乖巧伶俐的男女,精裝打扮成“八仙慶壽”、“江萬里封相”、“五福圖”等八屏戲。戲屏之後是鑼鼓隊,由16名衣著一色的俏俊女郎敲鑼開道,銅鑼後面是指揮全套鼓樂的景鍾大鼓,運載大鼓的鼓亭由兩人一前一後扛著,大鼓聲如雷鳴,鼓槌也扎紅綢,擂起來更添雄偉氣氛。大鼓兩側是大鈸、小鈸各兩副,加上小鑼、欽仔成為一隊指揮中心。大鼓之後是深波和“馬頭鑼”(俗稱蘇鑼),總稱“武畔”。“武畔”之後是“文畔”,包括二絃、椰胡、揚琴、古箏、琵琶、月琴、大椰弦、嗩吶、橫笛、直簫等近30件樂器。隊伍最末,專設一人挑精巧玲瓏的“箴擔”,裡面放大吉、賀年卡,以示祝願。各鄉村也須回禮於“箴擔”,表示互相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