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雖不帶兵打仗 但作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觀看影視劇時,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一類人,他們從不帶兵打仗,但為國家的強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才智過人,一人可抵擋千軍萬馬,他們被我們稱為軍師。

從古至今的軍師特別多,比如曹劌、子貢、墨子、孫臏、張良、郭嘉、劉伯溫等等,都是軍師。而且古代的各種演義小說中,在某個軍隊裡,必然出現一個軍師。比如隋唐演義裡的徐茂公,《水滸傳》裡的吳用等等。

他們雖不帶兵打仗 但作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軍師吳用)

軍師在古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在作戰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劉邦在建國後,對他最重要的三大功臣有一個評價,同時也是一個排位。在這個排位中,他把張良排在第一位,把蕭何排在第二位,把韓信排在第三位。顯然,在他的心目中,作為軍師的張良就是最重要的。排在第二位的也不是親自上戰場帶兵打仗的韓信,而是負責糧草押運的蕭何。古代也說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也是把負責糧草徵集的人,排在帶兵打仗的人之前的。

實際上,中國古代的戰爭,是沒有軍師這個群體的。在奴隸社會,打仗是貴族的事情,是一種榮耀和尊嚴的象徵。而且那時候打仗,也都是擺開陣勢對沖。誰能經受住衝擊,誰就能夠取勝。

不過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有一個群體在這時候強力崛起,並且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整個世界。這一個群體,就是“士”。士這個群體,本身不是貴族,是沒有爵位的。不過他們是讀書人,是有智慧的人,是掌握了知識文化的人。他們也就依靠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識文化,改變著世界的格局。

他們對當時世界的改變,主要是三方面的:一是思想上的改變,從觀念上改變人。比如孔子、老子這樣的思想家。二是政治上的改變,這一類人是非常多的,並由此衍生出了政治家這樣一個群體,比如蘇秦、張儀等等。三是軍事上的改變,比如曹劌、墨子、孫臏等等。

他們雖不帶兵打仗 但作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孫臏)

曹劌依靠對戰場心理的判斷,懂得“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在氣勢上打時間差,用己方強大的氣勢打敗對方衰敗的氣勢。墨子利用自己對軍事器械的熟悉程度,在軍事推演中戰勝了公孫班,讓公孫班不敢再進攻宋國。孫臏則充分利用排兵佈陣打運動戰和心理戰,在這一系列複雜戰術的組合下,打敗了龐涓。

可以說,這一類人雖然並沒有帶兵上戰場,但是他們卻成為戰場勝敗的最重要的也是決定性的因素。也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士這個群體中,就分化出了“軍師”這樣一種亞群體。這個亞群體,成為戰場作戰的第一要素。

那麼,軍師有什麼樣的能力,能夠讓自己成為戰場上的第一要素呢?

一、有很強的大局觀。

這一點,是軍師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就是說,作為軍師的這個人,必須站在一個非常高的高度來看問題。首先他應該對古今歷史有深入的瞭解,知道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及古代同類事件的處理辦法。其次,他對當下形勢有一個全面的判斷。對戰爭雙方的訴求、實力、心理、性格各方面,都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因為儲備了這些知識,因此,好的軍師,一般都有一個很強的大局觀,他對天下大勢看得非常清楚,於是他就可以進行戰略佈局。

比如諸葛亮在見劉備的時候,在隆中對的時候,就給了劉備一個很好的佈局。這個佈局讓原先東奔西跑的劉備,一下就有了方向,知道朝哪個方向去努力。而最終,劉備確實也是按照這個佈局,來打造他的爭霸版圖的,而且是成功的。

他們雖不帶兵打仗 但作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諸葛亮)

二、能很好把握時機。

好的軍師,都是有敏銳的洞察力的,能夠很好地把握時機。

比如朱升和劉伯溫,一個告訴了朱元璋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一個告訴朱元璋應該順應天命“稱王”。這兩個人的話,看起來是相反的,實際上是統一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因為看清楚了天下大勢,並且看清楚了時機,並且要求君王在恰當的時機出擊,因而也就在正確的時間裡,做了正確的事情。

三、能夠進行運動作戰。

所有的軍師,之所以不帶兵,也能打仗,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會調動士兵,進行大的佈局,從而運動作戰。

尤其是孫臏這個軍師,他在和龐涓作戰的時候,先是圍魏救趙,把龐涓的軍隊調動起來回救,接著在半路上設下埋伏痛擊。然後又假裝敗退,把敵人引進埋伏圈打擊,可以說完全把敵人調動了起來。正是有這樣的調動,最終孫臏才徹底打敗龐涓。

可以說,這就是軍師,雖然不會帶兵打仗,卻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