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代名畫中找靈感,李少紅用美學再造大宋風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劉雨涵

從1990年獲得第14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獎的犯罪電影《血色清晨》開始,李少紅一直以她獨特的女性視角和導演風格在影視藝術創作的道路上進行探索,從電影《紅粉》《紅西服》《生死劫》《戀愛中的寶貝》《媽閣是座城》到電視劇《雷雨》《橘子紅了》《繭鎮奇緣》,再到正在熱播的《大宋宮詞》,在影視作品的創作中,李少紅一直都保持著自己鮮明的風格,以細膩而又詩意的女性視角,在服裝道具、色彩光影、畫面鏡頭、意境風韻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美學追求與藝術主張。

透過細膩而又詩意的女性視角,她為大家呈現了“紅極深處,瘦骨闌珊”的大唐,“煙雨朦朧,似夢似幻”的江南。這一次的《大宋宮詞》,李少紅再次發揮東方風韻,在她的鏡頭之中呈現汴京城的呼吸感與韻律感。

從宋代名畫中找靈感,李少紅用美學再造大宋風華

《大宋宮詞》的出現,是李少紅一次“少有人走的路”的全新探索。這部以宋代歷史為創作背景的作品就是她在幾乎沒有前人鋪墊,沒有類似作品可參考的情況下,帶領團隊歷經三年時間的打磨,創造的一部跨度近六十年的大宋風雲,她展現了一千年前汴京城內的習俗文化、充滿自信創新的人文風貌和宋廷恪守“斂天地之殺氣,召天地之和氣”的政治哲學。

再次執導古裝劇,李少紅將眼光聚集在了宋代,因為在她的眼中,宋朝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朝代,藝術和審美堪稱是中國古代藝術史的一個巔峰,但是目前表現宋代的影視作品太少了,“我想把它拍出來,讓觀眾能感受到它,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為觀眾呈現一個不一樣的大宋世界。”

從宋代名畫中找靈感,李少紅用美學再造大宋風華

為了講好專屬於“大宋”的故事,不論是從宮殿樣式到室內柱子幔帳的顏色,還是從人物的髮型到內衣外袍,甚至到男子腰帶的樣式、系法,李少紅在拍攝過程中都儘量做到將各個細節完美呈現,最大程度吸引觀眾沉浸其中,與劇中的人物悲歡與共。

宋代的文化特徵是在向大眾和老百姓的社會化轉化過程中形成的,這就派生出大宋專有的美學體系:簡約、雅緻、高階、淳樸。這一特質體現在宋代發達的繪畫藝術中,《瑞鶴圖》《聽琴圖》等宋代名畫都成為李少紅靈感的來源,讓她有了將畫中場景真實還原為視聽畫面的創意。正如在大慶殿之前的宣德門場景中,導演將瑞鶴翱翔天際的場面創造性地搬到了熒幕之中,用鏡頭的語言得以呈現。

從宋代名畫中找靈感,李少紅用美學再造大宋風華

在拍攝秦王趙廷美(趙文瑄飾)為避奪位之嫌隱居府中,大宴賓客夜夜笙歌之時,導演李少紅隨即便想到了曾身處相同處境,被南唐後主李煜懷疑的韓熙載,再現《韓熙載夜宴圖》的想法也應運而生,她希望將古典文化與現代相結合,運用長鏡頭的排程,將名畫與劇情相融合。“所以我們按《韓熙載夜宴圖》給拍了一遍,為了融入到劇情裡,特意從左向右這樣子展開,有意識地讓秦王像韓熙載一樣串在這五個場景裡。我們是希望像臨摹一樣造成一個鏡頭下來的效果。”?

為了讓觀眾有足夠的代入感,李少紅首先還原了畫中的擺設,選取好角度,然後用大量的運動鏡頭,將鏡頭慢慢推行搖移,精準排程人物,將每個角色囊括其中,一鏡到底,充分結合了古畫的長軸特點,賦予看似平面的長軸畫以景深和透視感,終於拍出帶有“韻律感”和“呼吸感”的鏡頭。當這個“立體版《韓熙載夜宴圖》”拍攝特輯一經釋出,在網上引起了影評人的專業稱道和觀眾網友的廣泛好評。

從宋代名畫中找靈感,李少紅用美學再造大宋風華

此外,著名的《瑞鶴圖》也將在《大宋宮詞》中以鏡頭語言得以呈現。儘管逼真展示這些經典畫面需要耗費大量精力與時間,但李少紅認為非常值得,“我相信會是很震撼的,一部好的作品,應該給觀眾留下一些經典的畫面。”

劇中的大慶殿便是認真考究其歷史原型的基礎上,在橫店搭建了一個一比一的宮殿,這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北宋皇宮實景場景,被當做一個標杆永久保留下來,也為後來的攝製組提供了可直接使用的佈景。

從宋代名畫中找靈感,李少紅用美學再造大宋風華

劇中的服裝造型自開拍以來就備受矚目,不論是禕衣鳳冠、大朝服還是日常服飾,李少紅及其團隊在設計上不僅注重精緻與質感,而且突破了一般戲劇化只為造型好看的造型概念,還原出非常地道的宋朝服飾原樣,並用美學的概念加以潤色渲染。

不僅女性服飾和朝服制作精良,就連盔甲也做到了打仗時能“飄”起來的程度,這得益於“扎甲”的技術,製作過程繁雜,以金絲或麻繩將小片的盔甲穿起,突破以往戰爭場面中因盔甲束縛而表演僵硬的侷限,使其能夠隨身體律動而動,不受奔跑、揮刀舞劍的影響。

從宋代名畫中找靈感,李少紅用美學再造大宋風華

宋代女子的妝面簡潔樸素,褪去唐代的繁榮奢華,更加突出自然美。其中眉式是很講究的,這在劇中得到很好的呈現,不論皇后還是宮女,常把眉形畫成寬闊的月形,然後在月眉的一端用筆暈染,由深及淺向外散開,別有風韻。惹人注目的還有宋代的“點唇”,將主要由硃砂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唇脂”塗於唇間,相比唐朝而言唇紅的範圍更小,更加自然。造型中最讓人驚豔的還是劉娥的“珍珠妝”,真實還原了珍珠三白,珠鈿之美,並創新突破了觀眾對宋代的固有印象。

從宋代名畫中找靈感,李少紅用美學再造大宋風華

“澶淵之戰”是歷史上有名的戰役,要想真正打造出戰爭的慘烈及真實狀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為了拍好這場備受關注的戰爭戲,李少紅邀請了曾在《黃飛鴻新傳》飾演鬼腳七的熊欣欣作為動作指導,首先巧妙地利用了道具,各種軍事裝備輪番上陣,包括火藥、飛彈、箭、弩等等,更是出現了神器“床子弩”,射程之遠威力之大令人讚歎,一出場就射中了大遼第一大將,以及在挖地道、絆馬腳,以及鑿冰河等機智戰術的使用中,道具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拍攝戰爭場面時劇組全程採用運動鏡頭,在“鐵馬踏冰河”場景中更是用慢鏡頭的手法進行特寫,從遠處賓士而來的“馬群”拍到近處的“馬蹄”特寫,於兵戈鐵馬之中還原出這場波瀾壯闊的澶淵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