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華語樂壇已死!”這樣的話每年都在說,雖然聽久了確實讓人挺煩的——這不是在製造焦慮嗎?

但事實上,說出這些話的人,也許才是真正的焦慮。試想一下,已經多久有一首歌有著“大街小巷”的傳唱度了?

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我們說的“經典”歌曲,可不是粉絲吹著:我家哥哥的專輯1分鐘銷量就多少萬就可以造就的。就算你最終銷量1億又如何?一大半都是富婆沖銷量衝出來的。

粉絲出於對偶像的喜愛,就算買下上萬張在家開個博物館都無所謂,但是然後呢?這張專輯,這首歌就成為經典了嗎?

近日蔡徐坤新專輯《迷》問世,上線1分33秒銷量破110萬,在平臺上達成了“史詩唱片”的認證,有人說這是新的“樂壇一哥”啊。

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乍一看,這簡直就是一個可以令人起身鼓掌的成績,然而拿出粉圈之外去問,裡面的歌,有幾個人聽過?

之前的鹿晗,也走過這條路,最後他的成績要麼被拿去在網友間嘲笑,要麼淪為粉圈狂歡的資本。

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可是無論是誇還是嘲,似乎都和音樂本身沒多大關係了。這次的蔡徐坤也是如此,無論是嘲諷還是誇讚,好像都很少有人說到點子上。

粉絲也很委屈,我家銷量那都是真金白銀堆砌起來的,怎麼到“路人”的嘴裡就一文不值了?也有人說“無論如何,你就是要承認,喜歡他們的粉絲裡就是富婆多”。

事實也的確如此,但這和華語樂壇有關係嗎?再說一次,經典從來都不是由“錢”堆出來的,如果粉絲覺得我家哥哥從來就沒打算創造所謂的“經典”,那麼請統一口徑,只要吹自家花錢厲害就行了,吹唱得有多好,大可不必。

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華語樂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具體時間我已經記不清了,我最近的一次聽見一首耳熟能詳的音樂,還是2008年的《北京歡迎你》。

從此之後,所謂的傳唱度高的歌曲,要麼是偏安一隅的人們自己形成小圈子後出現的錯覺,要麼是憑靠著簡單的節奏無腦的歌詞導致高度洗腦造成高傳唱度的“神曲”,前者諸如短影片平臺走紅的歌曲;後者比如《小蘋果》《學貓叫》這樣的無腦歌,迅速流行,然後被迅速淘汰。

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只可惜,這些歌曲都無法拯救華語樂壇。現在的音樂榜單早已變天,我看著榜單上一片陌生的名字陌生的歌曲,想著難道真的是90後已經被時代拋棄了?

不過當一些影片裡出現諸如“00後聽的歌”後,又會有很多人跑出來說自己從沒聽過,這確實讓我非常困惑。

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後來我才反應過來,網站是根據什麼來進行排名的?專輯銷量和迴圈次數。前者路人網友和粉圈不是一個量級,後者也是一樣。就算我很愛周杰倫,我也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就光聽他這一首歌;周杰倫的聽眾群體也沒多少人動輒會為了“沖銷量”而購入成百上千張數字專輯。

粉圈的湧入,已經讓榜單失去了公信力。以我自己而言,聽著鄧麗君的我是不會為了讓她“衝上榜單第一”而努力氪金的。

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粉絲們心心念念想讓自己哥哥的歌曲出圈,所以才努力打投,以此希望更多的人能看見他的歌,只可惜,早就對流量藝人和粉圈反感的網友們根本不吃這一套。

也許,這其中確實有唱得不錯的歌曲,不過早就身心俱疲的網友們是不會耐著性子去“試DU”的。

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新生代音樂人們需要證明自己的機會,但不是靠著粉絲打投,只可惜資本和粉絲們認不清這一點。資本用偶像的前途綁架粉絲打投,粉絲氪金希望自家偶像越來越好,這一切終究是圈子內的狂歡。華語樂壇“變天”了:周杰倫跌下神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

而圈子外的人,也只能嘆口氣,繼續尋找著十幾二十多年前的歌迴圈播放。我不想隨便就將“華語樂壇已死”這種話說出口,可是華語樂壇的未來,到底在哪裡呢?新的“樂壇一哥”?蔡徐坤新專輯上線不到兩分鐘,銷量破110萬。

華語樂壇要“變天”:周杰倫跌下壇,新的“樂壇一哥”已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