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洗腦神曲,為啥能讓人如此上頭?

這首洗腦神曲,為啥能讓人如此上頭?

文brotherkai

這首洗腦神曲,為啥能讓人如此上頭?

請說出最近在你腦海中單曲迴圈的一首歌。

一些朋友的答案,或許出自6月20日成功出圈的

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

朴樹的《那些花兒》《平凡之路》、許嵩的《有何不可》《如約而至》、周深演唱的《TryEverything》《遇見》……

這些歌曲不僅戳中了應屆畢業生的笑點與淚腺,也讓往屆畢業生回憶起多年前的校園時光。一夜之間,大家都開始單曲迴圈起自己的青春。

這首洗腦神曲,為啥能讓人如此上頭?

朴樹老師yyds!

不過,今天我們並不是要講夏日畢業歌會(畢竟這是一個沙雕欄目)。

看完這場歌會的你,很可能會在第二天迅速被另一首歌衝擊——

《蜜雪冰城》。

最近,我的朋友向我介紹了某奶茶店的主題曲

《蜜雪冰城》(中英雙語版)

,並表示這首歌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已經單曲迴圈了整整兩天。

這首歌改編自美國鄉村民謠《Oh,Susanna》,歌詞其實很簡單,只有短短兩句話:

“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Iloveyou,youloveme,MIXUEIcecream&Tea;……”

然而,簡單的表象之下必有蹊蹺——

當圓頭圓腦的雪糕人在你面前反覆橫跳,嘴裡不斷哼著重複的歌詞、簡單的旋律,並伴以富有律動感和節奏感的肢體語言……

相信在座各位一定會被它成功“洗腦”,並深深記住這首魔性的歌曲。

這首洗腦神曲,為啥能讓人如此上頭?

這首洗腦神曲,為啥能讓人如此上頭?

晉升為新一代“洗腦神曲”的《蜜雪冰城》,還引發了不少腦洞大開的二次創作。

比如蜜雪冰城主題曲的

蘇維埃分店版

B站up主@六爺516用泛黃而懷舊的濾鏡、高亢而不失深沉的男聲,再加上一點中式“大舌音”,讓壯闊寬廣的俄式風情一覽無餘,讓我懷疑它下一句就會唱出“同志們,讓我們團結起來,一同相愛吧”!

不少聽眾在彈幕中表示:“這音樂,聽得我以為蜜雪冰城是賣導彈的……”

這首洗腦神曲,為啥能讓人如此上頭?

B站up主@CYARIS按首調唱名,將歌曲中的mi和la全部下降半個音,再換上

黑白又扭曲的詭異畫面

——

獨特的

和風音樂,

為大家帶來了

“清(yīn)涼(fēng)一(zhèn)夏(zhèn)”

,相信每個人聽完都會直呼一聲“人才”。

這首洗腦神曲,為啥能讓人如此上頭?

除此之外,蜜雪冰城主題曲還衍生出了京劇版、義大利版、維也納版……

一時之間,國內的大街小巷都響起了這令人上頭的旋律。

這兩天,甚至還有人專門跑到蜜雪冰城的線下門店,在服務員面前唱起了《蜜雪冰城》,試圖換取一杯免費的奶茶

(未遂)

儘管這首歌可能不是你的菜,但一旦聽過《蜜雪冰城》,當夜深人靜、四下無人的時候,你的腦海裡還是可能忽然響起這段熟悉的旋律——

你甚至可能會無意識地哼起這首歌,同時開始對自己的音樂品味感到深深懷疑。

為什麼一首“爛大街”的《蜜雪冰城》,能在不少人的腦海中單曲迴圈一整天?

事實上,科學家們早已做過相關研究,併為此創造了一個詞:

耳蟲效應(earworm)。

神經學家奧利弗·薩克斯(OliverSacks)又將其稱為

“不自覺的音樂想象”

,用來形容腦海中忽然冒出一段熟悉的旋律、揮之不去的感覺。

當人們所處的場景和某個音樂的關聯性較強時,就會觸發耳蟲效應

——在白天路過廣場的時候,你的腦海中可能會響起夜晚廣場舞的BGM;在失戀的一個下雨天,你的腦海中可能會響起莫文蔚的《他不愛我》。

除此之外,耳蟲效應還有個“致命”的規律:

越有節奏感的歌,就越容易讓人上頭——

有一段時間,我的朋友會無意識地哼起《PlayingLove》,但這種情況只是少數。

大眾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往往是時下熱門的洗腦神曲,B站鬼畜區的二次創作,也大大加強了這種耳蟲效應:

《我在那一角落患過傷風》《江南style》《卡路里》《AreyouOK?》……

這要是放在平時,腦海中忽然響起一首歌,倒也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不定你還會覺得自己與這首歌特別有緣分。

但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大型考試、論文答辯等正式場合,那你就太慘了——

試想一下,當你正在聚精會神做聽力考試的時候,腦海中忽然響起“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又或是在公司的年終會議上,當領導向大家揮揮手準備發言,你卻無意識地哼出一句“areyouok”,那簡直是大型社會死亡現場……

幸好這類歌曲來得快,去得也快。

短短几天過去,《蜜雪冰城》的熱度開始消退,相信大家一定能趕在期末考試前,將它忘得一乾二淨。

不知道下一首讓大家“上頭”的歌曲,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