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貴族積怨已久,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自立稱帝

大明王朝從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以來,各王子都被派發各地分封為王,傭兵自衛。雖然這樣能夠讓各王子的權力被削弱,同時擁有平起平坐的地位和實力,激發了大家的野心,為後世的動盪埋下隱患。而寧王朱宸濠叛亂還有從明朝最初的“靖亂之役”開始講起。

大明王朝貴族積怨已久,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自立稱帝

明太祖朱元璋得天下之後,將諸王子分派各地分封為王,以鞏固大明王朝的安定。朱權是明太祖第17個兒子,出生於1378年,13歲就被封為寧王,傭兵八萬,有勇有謀,驍勇善戰,有很強的抱負心。

寧王朱權藩地位於大寧,地處塞北,經常有外敵想要入侵,寧王朱權多次率兵出征抵禦外敵,經驗豐富,驍勇善戰。而寧王朱權的四哥朱棣就藩於大興與朱權的封地很相近。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立長孫朱允炆為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就想要削藩收回兵權,鞏固皇權,“欲因事以次消除之。”

大明王朝貴族積怨已久,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自立稱帝

次年,建文元年三月,建文帝開始屯兵調兵,以防燕王朱棣有所動亂;4月份建文帝相繼把其他兄弟廢除、罷黜或逼迫自殺等等方式收回兵權。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燕王朱棣意識到了自己面臨的危險。寧王也收到了建文帝下詔命他進京的旨意。寧王也聞到了危險氣息,拒絕進京,反被建文帝削去護衛軍。

十月,在開始以靖難之名舉兵造反之前,“以計入其城,居七日,挾寧王權,拔大寧之眾及朵顏三衛,卒俱南”。燕王朱棣來到寧王朱權的封地上拜訪,痛哭流涕的哭訴,說自己的不易,還說了自己起兵造反是有不得已,想要讓寧王朱權當中間人,代他起草奏章謝罪。在寧王朱權放鬆警惕之時,燕王朱棣看準時機,立刻把寧王劫持到他的封地上,脅迫他一起與自己起兵造反。燕王朱棣還特意向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將與其平分天下。

大明王朝貴族積怨已久,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自立稱帝

無可奈何之下,寧王朱權只好妥協,雙手奉上八萬精兵良將給燕王統領,寧王只做草擬檄文之類的後勤保障工作。經過三年的靖難之役,燕軍成功攻下南京城,入駐主殿,燕王朱棣順理成章的當上了皇帝,改年號為永樂。

當上皇帝的朱棣卻直接忽略掉當年許下的平分天下的諾言,也忘記了寧王朱權借給他的8萬精兵良將。從此寧王成為一無兵權二無威望的閒散王爺。寧王知道自己已沒有任何的實力與燕王朱棣對抗,想要找個富庶之地做一個閒散王爺的生活,可是朱棣不同意,想要把他禁錮在自己的身邊看管,最後雙方經僵持不下,朱權選擇了南昌岳父的家鄉定居。

1403年永樂元年,寧王朱權舉家南遷,落座在南昌子城內的江西布政使司衙門,改建成為寧王府。據史料記載,王府“所居宮廷無丹彩之飾,覆殿瓴雨(磚),不請琉璃,構精廬一區”。寧王賦閒在家,心中的抱負也無法施展,只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修身言行頤養天年。

大明王朝貴族積怨已久,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自立稱帝

可惜永樂皇帝一直忌憚著他,一聽有人密報寧王朱權暗中用巫術害人,永樂帝立刻就派人前去調查,可惜沒有確鑿證據,無功而返,但也明面警告過寧王不可起不臣之心。寧王府就此沉寂,開始休養生息。沒想到120年後的兒孫卻為他完成朱權想幹又不敢幹之事。

1476年朱宸濠出世,這是寧王朱權的玄孫,1499年就承襲爵位,封為寧王。自長大懂事起,朱宸濠對於120年前的事情一直忿忿不平,當朝的天下有一半應該是屬於自己的。作為九五之尊的明成祖竟然言而無信,導致現在自己只能在這個小城裡面稱王。

有了不平,朱宸濠開始為自己的想法做準備,一邊私自屯兵打造兵器鎧甲,一邊用金錢賄賂朝中的各大官員,透過他們的擁護拿回了屬於寧王的兵權。同時還看準當今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想要藉助此由送自己的兒子進宮當太子,以便順理成章地繼承大統,奪得天下。

大明王朝貴族積怨已久,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自立稱帝

可惜朱宸濠做事過於張揚,這些蛛絲馬跡很快就被明武宗朱厚照所察覺。明武宗還為對其下手之時,寧王朱宸濠卻趁其不備起兵造反,史稱“宸濠之亂”。1519年正德十四年六月,朱宸濠假借奉太后密旨鑑國,在南昌起兵造成,自立稱帝,自改年號為順德,一路高歌猛進,拿下了九江、南康,朱宸濠還親自帶領水軍想要攻打安慶,直搗南京首都。

安慶向來是兵家要塞,地處於長江上游,如攻破此地,拿下南京是遲早的事。十萬軍隊立刻包圍安慶,圍得水洩不通,可卻久攻不下。

這時的對手贛南巡撫王守仁和吉安知府伍文定也在商討,最後決定採用聲東擊西之法反攻,贛南巡撫王守仁帶兵進軍朱宸濠的大本營——南昌,而吉安知府伍文定則帶兵吸引朱宸濠主力軍的注意。

大明王朝貴族積怨已久,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自立稱帝

最後因朱宸濠做出錯誤的決定,放棄當時優勝的局勢而收兵回師解救南昌,導致中了王守仁的埋伏,最後在潘陽湖朱宸濠大敗,跳船逃亡,之後在七月二十六日被王守仁抓獲。第二年即1521年,朱宸濠就被收回兵權,削掉寧王爵位,並被處決,從此再無寧王。

自古皇帝輪流做,不是你家就是我家。但從未有過平分天下之說。一切的一切都是藉口,為坐上那個位置尋找的藉口。如果寧王沒有叛亂,就不會有這個下場,如果寧王直搗黃龍,說不定又是一種結果。只是歷史沒有如果,歷史到處都是反轉,我們且把這叫做天意吧。

從小至中學的歷史書裡關於明朝,印象中只有朱元璋君主集權,戚繼光倭寇,李自成農民起義,東西廠特務統治,僅此而已。

大明王朝貴族積怨已久,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自立稱帝

可在《明朝那些事兒》裡,資料來源包括《明實錄》、《明通鑑》、《明史》等二十餘種明代史料和筆記雜談的明史,向我們徐徐展開,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在這裡,我們知道朱重八(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領略了王守仁的成聖之路,看見了廟堂之高處無情的權謀,也品味到無關風月的責任與溫情。

“你捧起書,讀了很長時間的興衰榮辱王侯將相風雲變幻,你的腦中上演過無數場金戈鐵馬刀光劍影你爭我鬥。

有一天,你終於讀到最後一章,讀到末尾那句“成功只有一種――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大明王朝貴族積怨已久,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自立稱帝

你突然安靜下來,看過的那些王侯將相還歷歷在目,大明王朝的風雲還在腦中翻湧,你卻在那一瞬間,覺得它們都不重要了。一切煙消雲散,你撥開雲,終於看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以及整部作品的落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