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北京人愛去哪兒消夏遊玩?高梁橋:明清即成“打卡地”

北京日報 | 作者 王洪波

早年北京人愛去哪兒消夏遊玩?高梁橋:明清即成“打卡地”

1949年以前北京城郊古今水道示意圖(《北京城的生命印記》)

炎炎夏季來臨,

早年間皇家園囿沒有向公眾開放的時候,北京人喜歡去哪裡消夏遊玩呢?高梁橋在西直門外,是北京歷史上著名的“閘橋”,明清以後高梁橋附近以江南景色著稱,是京師士人出城遊賞的重要“打卡地”。

1 “高亮趕水”的傳說

北京有一則流傳很廣的民間傳說,叫“高亮趕水”:

明永樂皇帝想把都城北遷,命劉伯溫監修北京城。要修城,就得先治水,要治水就得和龍公龍婆打交道。劉伯溫命令他們讓出北京城這塊風水寶地,龍公龍婆一聽滿心不痛快,想出一條毒計:收了北京城的水,讓人們都渴死。就這樣,龍公龍婆一大早兒帶著龍子龍女,推著一輛獨輪車混進了北京城,龍子喝光了城裡所有的甜水,龍女喝光了城裡所有的苦水,然後龍子龍女變成兩個魚鱗水簍,被放到車上推出了西直門。

劉伯溫知道了急得直跺腳,問哪位願意去追回水源。只聽一聲大喝,二十多歲的小將軍高亮站出來,說願意去追趕孽龍。劉伯溫告訴他,只要看到推車就直接把兩個魚簍扎破,但是切記馬上掉頭跑回來,一定不能回頭看,到了西直門裡就安全了。

高亮出了西直門往玉泉山方向追去,不多時就看到龍公龍婆坐在地上擦汗,旁邊停著一輛獨輪車,高亮悄悄繞到龍公龍婆背後,揮槍就刺,刺破了一個水簍。當他還要刺另一個時,只見一個凸著肚子的小夥子,嗞溜一下鑽進了玉泉山海眼裡。龍公看到後大喝一聲:“壞了我大事還想走?”高亮轉身就跑,只聽後面水聲大作,眼看就到了西直門,他忍不住回頭看了看,大水立刻就把高亮捲走了……打這兒起,北京城裡的井又有水了,可惜大部分都是苦水,而甜水則被龍子帶到玉泉山的海眼裡去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高亮,水簍衝出來的河被叫作“高亮河”,河上修了一座橋,叫“高亮橋”,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改叫了“高梁河”和“高梁橋”。

早年北京人愛去哪兒消夏遊玩?高梁橋:明清即成“打卡地”

1906年前後的高梁河 司戴德攝

2 三國時已有高梁河

作為經典的民間敘事,“高亮趕水”為高梁河與高梁橋增添了獨特的歷史意蘊,成為當地鄉土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我們刨根問底去追求史實的話,高梁河與高梁橋的由來甚至比傳說還要精彩。

三國時期,曹魏鎮北將軍劉靖鎮守薊城,為了增加軍隊糧食儲備,建造了“戾陵堨-車箱渠”水利工程,留下的碑記詳細記載了工程始末,其中提到一項重要工作是“導高梁河,造戾陵堨,開車箱渠”。可見,高梁河在漢末三國時已有其名。後來這一水利工程經過歷代重修,形成了灌田百餘萬畝的灌溉系統。

到了金代,海陵王遷都燕京以後,北京地區正式成為國家都城所在地。隨著政治中心地位的確立,金中都宮廷苑林用水和運糧河的開鑿,都對城市用水提出了新要求。當時金朝想盡辦法將漕糧經由運河輸送到中都城東的通州,每年漕糧少則數十萬石,多則百餘萬石,不由水路運輸實在難以完成。從通州到中都城這一段,則需要開鑿人工運河。可是中都城的海拔遠高於通州,潮白河水無法西引,只能在中都一帶尋找運河水源。

中都城以西的永定河,雖然可以導引,但是永定河含沙量高,水量隨季節變化大,桀驁難馴,受當時工程技術的限制,屢次嘗試後歸於失敗,只得考慮導引中都城東北的高梁河水。但高梁河水量有限,於是不得不考慮距高梁河上源西北七八公里、由玉泉山泉水等匯聚而成的湖泊——甕山泊(今昆明湖的前身)。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人們第一次鑿開了介於高梁河和甕山泊之間的分水嶺——海淀臺地,將甕山泊的水匯入高梁河,再注於運河,到達通州,這便是日後所見的長河。人們仍然把西直門外高梁橋至紫竹院的這段稱為高梁河。

由於中都與通州之間高差較大,為了更好控制水流,充分利用有限的水源,金代在運河沿線修築了一系列的水閘,以至於這一段運河又有“閘河”之稱。作為運河水源的高梁河也不例外,《金史·河渠志》記載:“金都於燕,東去潞五十里,故為閘以節高良(梁)河、白蓮潭諸水,以通山東、河北之慄。”金承安三年(1198年)“命勿毀高梁河閘,從民灌溉”。可見,金代還有水閘導引高梁河水灌溉農田。

到了元代,郭守敬主持開通惠河,自甕山泊以下至通州高麗莊,

建閘24座,以節水行舟,船隻可直達積水潭,成為通惠河全盛時期

。其中西城上閘“在和義門(西直門前身)外西北一里”,後更名為“會川閘”。大約是在建閘的同時,又在閘上建造了一座石橋,把橋和閘這兩種不同功能的建築融於一體,相伴建造。橋上可通車馬行人,橋下可節流蓄水。因閘與橋都在高梁河上,人們便以“高梁閘”“高梁橋”稱呼。數百年來,高梁橋歷經多次改造修葺,現存橋為清代所建,青白石單孔式,兩側有石護欄。

上世紀80年代初拓寬道路時曾對高梁橋進行過重修。

早年北京人愛去哪兒消夏遊玩?高梁橋:明清即成“打卡地”

清末高梁橋景觀(《北京檔案》)

3 岸柳垂青 依依江南

明代中後期京師人稠地狹,又多風沙,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山水,同時經濟活躍,形成了比較濃厚的出遊之風。雖然西山諸剎“金碧輝煌,樓觀高聳,土木壯麗甲天下”,但路途遙遠,有車馬之勞。而高梁橋在西直門外,出城即至,河水急而清,堤岸柳樹垂青,依依有江南之色,於是成為京師一大出遊勝地。

明代畫家何白描繪高梁橋一帶景觀:“萬柳蔽天,空陰蓊葧,如行十里青油步障中。下有溪流數道,線碧暎(映)帶,曲折若窮,忽又無際。白鷗矯翼,黃鳥弄音……引領南望,又見佛廬朱閣點綴遠林落照間,益信輞川吳興輩畫品神妙。”顧起元的《高梁橋》描繪這裡:“路轉柳橋曲,河連杏諸長。半天分樹色,匝地起花香。”袁宏道的《遊高梁橋記》更是成為文學史上的經典名篇:“高梁橋在西直門外,京師最勝地也。兩水夾堤,垂楊十餘里,流急而清,魚之沉水底者,鱗鬣皆見。精藍棋置,丹樓珠塔,窈窕綠樹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設色以娛遊人。”

每逢春夏,高梁橋畔草色翠青,柳軟莎柔,都人競相於高梁橋處觀雜耍、看柳枝舞動,或“飲啖彈箜篌”,又入水邊寺,又登柳邊樓,成為當時遊賞潮流。縉紳士大夫、京師士女往往聯袂結伴而遊。“城中士女雲集,縉紳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明代文獻記載說,

高梁橋一帶遊人盛時以“萬”計。

“簇地三四里”,坐在地上休息的,要綿延三四里之廣,熱鬧非凡。“香風十里帝城阿,吹向春郊聲態多。嚦嚦鶯猶生短笛,飛飛蝶似試輕羅。天垂柳色雲情綠,水入花光藻影酡。到處酒茵圍藉草,正愁車馬亂笙歌。”

高梁橋附近寺廟眾多,其中一座娘娘廟內供婦人哺育嬰兒狀的塑像,“備極諸態”。

相傳農曆四月初八是娘娘神降生的日子,凡不生育者,只要在娘娘神的生日入廟祈禱,就能育子傳宗。每到四月初八這一天,全城婦女爭遊高梁橋,各帶酒果、樂器,雜坐於長河兩岸,或系柳為圍,或妝點紅綠,千姿百態,競相拜禱,至晚方休。

由於景色優美,高梁橋一帶作為風景勝地甚至成為海外使者到達北京後的一個重要“打卡地”。

清道光年間朝鮮使者徐有素進京,閒暇之餘赴高梁橋遊賞,並引前人詩描繪高梁河景色:“高梁河水碧灣環,半入春城半繞山。風柳易斜搖酒幔,岸花不斷接禪關。”

清末以後內憂外患,尤其北京兩次被攻陷,高梁河沿岸也遭到破壞,附近宏闊壯麗的琳宮梵宇被毀,樹木被砍伐,不復昔日風采。

民國年間這裡雖然仍為京師遊覽勝地,但由於城市人口增加,空閒地越來越少,加上水源不足等原因,高梁橋一帶魅力日減。